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过路费,近些年从中获取了大量的利益。
要知道,大汉的瓷器和丝绸出玉门关和阳关的时候,其实并不算贵。
但经过了安息国再转运到大秦,那价格直接就得翻上百倍,其中除了行商自己需要承担的成本,其中很大一部分都用来安息国的过路费,如此行商才能获利。
也是因此,现在大汉的瓷器和丝绸,在大秦国就是绝对的奢侈品。
不少大秦国的王公贵族,手中能够几件大汉的瓷器和丝绸,便已经国内响当当的富豪。
并且这些瓷器和丝绸还不是用来使用的。
他们会将一小块丝绸裱起来,还会将陶瓷盘子和器皿放在精美的储物架上,极为小心的保存,只有真正的贵宾来了才会拿出来展览和炫耀,用以彰显自己的身份和财富。
也是因此。
安息国并不想与东边的邻居交恶,也不在乎东边的邻居究竟是大月氏人,还是匈奴人……
除了安息国。
最受震撼的自然还是大月氏附庸的大夏国。
如今大夏国其实已经有些后悔当年收留大月氏,因为现在大月氏已经出现了尾大不掉的情况,令其无法再像以前一样随意发号施令,甚至很多时候还得对大月氏做出妥协。
然后比大月氏更加强大的匈奴人就杀进来了。
起初大夏国还有些幸灾乐祸,但当他们立刻派出使者前去与匈奴人交涉之后,才发现匈奴人不仅更加强大,也更加难以控制,简直就是桀骜不驯。
臣服?
不可能臣服!
匈奴人不但不因大夏国有借花献佛,将当年送给大月氏生活的领土转赠匈奴的意思而表示感谢,甚至要求大夏国向匈奴臣服。
这不是倒反天罡么这不是?
大夏国见驱虎吞狼不成,自己终归还是那只羔羊,于是立刻又联系了安息国,打算一同对抗匈奴的侵犯。
然后他们就收到了消息:
匈奴人南逃了,大月氏得救了!
什么原因?
自然是大月氏加入了“西约”,由大汉领导的“西约”组织发动联军进入大月氏境内驰援,匈奴人只是与联军短暂接触之后,便望风而逃。
再仔细一打听。
好嘛!
原来是大汉将匈奴人赶到西边来的!
大汉先是以一家之力在漠北大败匈奴,逼的匈奴人险些亡国灭种,不得不离开漠北向西逃窜。
接着又在西域建立了“西约”共同抵抗匈奴,匈奴这一路西迁过来,所过之处只要是“西约”成员国,基本都是绕道走的。
而若是没有加入“西约”的国家,则全部惨遭劫掠杀戮,有些小国甚至直接被灭,只剩下了一座群龙无首的破败之城,然后被大汉顺势接管。
原来,大汉才是真正的大佬。
连大月氏都毫无抵抗之力的匈奴,在大汉面前只不过是一只丧家之犬?
那我们……要不要也加入“西约”?
安息国已经重新开始考虑这个问题了……
当初张骞来的时候,已经与安息国建立了正式的贸易关系,也是因此这条商道才逐渐繁荣起来,令安息国受益颇多。
但对于张骞提出的建立军事同盟抵抗匈奴的提议。
安息国则选择了拒绝,因为他们也认为匈奴距离他们太远,并且还有狭义上的西域诸国,以及大夏国和大月氏作为战略缓冲,根本就波及不到他们。
另外,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便是。
那时的安息国认为大汉虽然物产丰盛,但是国力不行,尤其是军事实力不行,不是匈奴的对手,因此才会希望联合他们抵抗匈奴。
正如这次拒绝大月氏的求援和庇护请求一样。
那时的安息国瞧不上大汉,甚至觉得大汉不配与他们结成军事同盟。
但现在的情况。
已经令他们改变了想法。
大夏国其实也有类似的心思……
然而就当他们还在为此事犹豫,并且听说匈奴已经南逃去祸害身毒国,心中略微松了口气的时候。
他们却又收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消息:
大汉领导的“西约”联军忽然停止了攻势!
“西约”联军只帮大月氏收复了一半领土,也就是东边靠近葱岭和西域的那一半领土,接着就忽然不再进攻匈奴,只是坚壁清野,着重于防守!
“这……”
安息国和大夏国完全看不懂“西约”联军的操作,他们完全可以乘胜追击,一举将匈奴人赶出大月氏。
“这……”
匈奴的乌维单于也表示完全看不懂“西约”联军的操作。
或者说是刘据的操作,他心里很清楚,现在“西约”的实际掌控者就是这个年轻的大汉皇子,而他代表就是大汉的意志。
然后最近已经被麾下部族的怨声载道吵的焦头烂额的乌维单于就又收到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