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登高望远多伤怀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是千年之前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描写了作者登上山西永济市鹳雀楼时所见的壮阔景色。
    鹳雀楼,我来了!
    1940年,正值夏秋之际,金振国一行静静地站在鹳雀楼上,极目远眺,目光穿越了辽阔的黄土大地,落在了那奔腾不息的黄河之上。
    夕阳西下,如同一幅金色的画卷铺展在天边,将整个河面染成了一片金黄。金色的河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粼粼波光,仿佛千万颗明珠在跳动。
    远处的山峦在余晖的映衬下显得格外壮观,山影倒映在河水中,形成了一幅浓墨重彩的水墨画。
    一阵微风拂过,黄河水特有的泥腥气息扑面而来,让人感到一种莫名的振奋和豪迈。
    日落的余辉渐渐散去,天空被染上了一层淡淡的红晕,宛如羞涩的少女脸庞。
    此刻的黄河,如同一条沉睡的金色巨龙,静静地蜿蜒流淌,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变迁。
    站在这高高的鹳雀楼上,他仿佛能够听到历史的回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和无穷魅力。
    山河表里潼关路,壮美山河在我胸!
    金振国站在黄河岸边,极目远眺,心中感慨万千。
    他眼前的黄河如同一幅宏伟壮丽的画卷,夕阳西下,余晖斜照,水鸟低飞、金光粼粼,熠熠生辉......
    那雄浑壮观的景象让人不禁为之震撼,而静宜之美又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
    然而,就在这时,鹳雀楼下传来了一阵震耳欲聋、不和谐的声音。
    金振国定睛一看,只见一排排日军的坦克、装甲车正隆隆向中条山南边集结、行进。
    大地在这些钢铁巨兽的重压下发颤!一时之间,鸡飞狗跳、嘈杂一片、百姓们惊慌失措地四处逃避。
    战车过后,扬起的黄色烟尘弥漫在街道两边,久久不能散去……
    这就是当下的中国!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曾经壮丽的山河变得满目疮痍,饱受摧残和蹂躏。
    祖国的土地被侵略者肆意践踏,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生命悬于一线。
    今日之中华大地,壮丽山河皆已沦陷于敌寇之手!
    遥想大唐盛世之时,王之涣若能重生至此,不知会有何等感慨?是否会对吾等不孝子孙心生悲悯,慷慨悲叹,涕泪纵横?
    金振国双手握拳,紧攥不放,其眼眸之中闪烁着熊熊怒火以及坚定不移的决心!
    他深深明白,国家兴衰荣辱,匹夫亦有责焉。
    值此外敌入侵之际,他岂能袖手旁观,必须奋不顾身地站出来,为守护祖国的大好河山而奋勇战斗!
    多半年之后,在千里之遥的峨眉山金顶之上,也有一个人与金振国一样,北望中原,忧国忧民,喟然长叹:“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他也在为即将到来的“中条山战役”而忧心如焚!
    他就是被蒋介石临阵换将的“第一战区”司令官卫立煌。
    同样的夕阳西下,余晖映照在峨眉金顶之上。
    古老的四大佛教圣地----峨眉金顶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晚霞如火焰般绚烂夺目,染红了整个天空。
    远处的山峦在晚霞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仿佛是一群屹立不倒的巨人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土地。
    金顶上方的四面普贤菩萨佛像在晚霞的照耀下散发出一种神秘而庄严的气息,让人不禁心生敬畏之情。
    斜阳普照金顶,佛光万点!似乎将世间万物都笼罩在一片宁静与祥和之中。
    山间的云雾渐渐升起,宛如仙境一般,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
    晚霞的色彩不断变幻,时而红似火,时而橙如金,时而紫若罗兰,美不胜收......
    这样的美景让人陶醉其中无法自拔,仿佛时间都停止了流淌。
    卫立煌将军站在金顶之上俯瞰四周:山下的城市和村庄尽收眼底,随着光线逐渐暗淡,眼前的竟然世界变得如此渺小和虚无起来。
    卫立煌,是“五虎上将”中唯一的非黄埔系领,完全靠着在中原大战等战斗中成长起来的。
    抗战爆发后,先任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统一率领中央军、晋绥军和八路军在山西抗日。
    卫立煌转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恰逢晋冀豫地区的政治军事局面最混乱之时。
    中央军、晋绥军、杂牌军、八路军各方势力如犬牙般交错在一起!敌人、伪军、日寇、顽固派、土匪也在山西横行霸道。
    局势变得异常错综复杂!为了尽可能地争取抗日武装力量的支持,卫立煌将军与八路军抗日力量交往密切,经常有电报往来。
    当他注意到八路军的武器装备和军需物资极度匮乏时,便竭尽全力提供了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