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四合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大董烤鸭店,原名“BJ大董烤鸭店”,由董振祥(董师傅)创办,最初是以烤鸭为主打的餐厅。
    而且这会儿的店名还不叫大董烤鸭,而叫BJ鸭王。
    中午十分,烤鸭店已经是座无虚席了,郝强他们等了快两刻钟,才被服务员引到一处座位上。
    和其他烤鸭店不同,大董有着它独特的韵味。
    他们家在技艺上追求“酥不腻”的境界,每一只鸭子经过精心腌制,外皮被火焰烘烤得酥脆无比,而内里却保持着肉质的鲜嫩多汁。
    刀锋划过鸭皮的瞬间,那一抹金黄的酥脆仿佛在唤醒味蕾,每一口都轻盈如羽,不似其他烤鸭那般油润丰腴,而是带着一种清新的优雅,仿佛在舌尖上跳跃,留下久久不散的美味记忆。
    也正是因为这份独特的轻盈感,哪怕是过了几十年,他们家也依旧是四九城的烤鸭天花板。
    有的饭店容纳百家之长,口味众多任君选择,而有的则是深耕一道,将其做到极致,大董便是这后者。
    不过她家的烤鸭也有个小小的弊端,那就是只能在店里吃好吃,如果带走再加热,味道就会少一半。
    烤鸭这东西吧,你要说特别难其实也不难。
    但想做好,那还是得下功夫的。
    而且食材和食材之间那也是有区别的,有的人觉得路边那种便宜的烤鸭不是鸭,或者是病鸭,不然凭啥那么便宜。
    其实不是的,这羊肉造假,用鸭肉和碎肉合成,撒上各种重口调料,可能不容易吃出来,但烤鸭是个整体,有那本事用别的肉拼接出一个鸭子,那也不会只挣那几块钱了。
    价格差异其实是在鸭子的品种上,鸭店,尤其是像大董这样高端的烤鸭店,通常选用的是经过精心培育的BJ填鸭。
    这种鸭子以体型丰满、肉质细腻、脂肪分布均匀著称,是专门为烤鸭制作而养殖的。
    BJ填鸭在成长过程中会被精细喂养,包括定量的谷物和水,以确保它们的脂肪和肌肉比例适中,从而达到最佳的烤制效果。
    鸭子的养殖环境也十分讲究,通常在清洁、无污染的环境中进行,以保证鸭肉的质量。
    与之相比,路边摊使用的便宜鸭子可能是一般的肉鸭品种,例如麻鸭或本地土鸭。
    这些鸭子通常生长周期较短,喂养成本低,体型较小,肉质较为粗糙,脂肪分布不均匀。
    它们的饲养环境和喂养标准通常不如烤鸭店使用的鸭子严格,可能导致肉质不如BJ填鸭细腻,烤制后也无法达到高端烤鸭所需的外脆内嫩的效果。
    但是吃是肯定是没问题的!
    不至于说什么吃了人就会生病之类的,而且干净不干净这点...怎么说呢,这考验的是厨子的良心。
    吃完烤鸭,三人便回了宾馆。
    虽说有墨镜挡着,但这眼睛手术之后一个星期都是不能看强光的。
    回到宾馆后,闲不住的老太太就开始收拾起东西。
    可以说这一路上,郝强除了煲汤就没干过活。
    经过几天的深思熟虑,许如年决定成为林老汉榨菜在四九城这边的总代理。
    而且是一次性就要进货10000瓶。
    考虑到金额巨大,他准备和姐姐一起去实地考察一下。
    郝强自然是举双手欢迎的,说再多都不如实地看到让人放心。
    不过因为要带姐姐,许如年也不和他们一起走了。
    就在郝强准备回家时,李三那边忽然来了消息,房子有信了。
    虽然这房子目前是以投资为目的的,但没准以后也会自己住,郝强决定带着妻子一起去看看。
    李三说那房子旁边还有个庙,正好老太太也能去烧个香。
    翌日,郝强一家在包子吃了包子,来到了和李三约定的地点。
    这到了地方才发现,李三口中的庙不是别的,正是雍和宫。
    不过比后世不同,这会儿的雍和宫没那么多人,也不用天亮就去排队。
    初秋的晨光透过淡薄的云层,洒在红墙金瓦的雍和宫上,给这座古老的建筑披上一层温柔的光辉。香火的烟雾在空中袅袅升腾,伴随着清幽的钟声,让人的心都跟着静了下来。
    庭院中的绿树参天,树影斑驳,阳光透过枝叶洒在青砖地面上,仿佛是一幅静谧的画卷。偶有微风拂过,树叶轻轻摇曳,带来一丝凉意。
    郝强陪着林老太烧了香,还买了庙里卖的手串,什么材质他看不出来,但媳妇喜欢就成。
    从雍和宫出来,拐了几个胡同,几人来到了李三说的四合院。
    放眼望去,一排老旧的砖瓦房静静伫立,屋顶上的青瓦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黯淡无光,透出一种沉稳的历史感。墙角处,几盆被细心照料的绿植静静生长,给这个古老的院子增添了一丝生机。
    一条晾衣绳横在院子中间,几件衣物在微风中轻轻摇曳,散发着洗衣粉的清香。
    靠墙的一侧堆放着些许杂物,有些已经斑驳的木桶和几只老旧的水缸,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繁忙与琐碎。院子的中央,几张低矮的木凳子围着一张旧桌子。
    听到敲门声,屋里走出两个老人。
    “王叔,这位就是想买房子的郝老板。”看到老人,李三主动打招呼道。
    说完,他又给郝强介绍起这房子的历史来,这是老王家祖上留下来的,如今是因为她们的孩子去南边定居了,不肯回来,要在那边买新房。
    老人打量了郝强一眼,又看看他身边的林美珍,引着他们了进了屋。
    这房子是一直都住着人的,屋里也都是生活的气息,家具什么都一应俱全。
    不能说保养的特别好,但只要稍微翻新一下,就能是个很不错的小院子。
    “三娃应该和你说了,俺们卖完这房就要去南边了,以后也不回来了,所以这家具也都给你了。”
    郝强点头。
    家具什么的他其实不在意,如果真的自己要住,那还是得从新买新的,但对方要是送的,那不要白不要。
    只是如今为了买楼房而卖雍和宫门口的四合院,郝强很难想等过二十年后,他们一家会不会气得睡不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