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名震清风,五叔中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生之道,对他们也是好事一桩哪。
    一行人吃过了饭,江云漪和吴夫人送吴玉书、叶欢、吴玉蓉等人出了门,江云漪命人带吴夫人的丫头了解一下小楼的情况,以便她们近日照顾吴夫人。
    次日一早江云漪给吴夫人熬了薏苡仁梗米粥,配南瓜小炒肉和溜香菇,如此就算是吴夫人的早点。
    吴夫人吃完早点就由丫头陪着出去小逛,江云漪则忙调配药粥坊开业时所需的粥品,这些粥品即要有特色,还要有口味。
    中饭时,吴大人过来陪吴夫人,江云漪配了全新的药膳招待他们。
    饭后,江云漪给吴夫人泡了瓜蒌根饮,是用天花粉、麦冬、芦根、白茅根各六钱,生姜一钱二,将五味药一起放入锅中加水煎汤,取汁去渣,代茶饮。
    瓜蒌根饮清热生津,润燥止渴,可做为消渴症患者的必备茶方。
    晚间江云漪同样备了不同的全席药膳,用过之后各自休息。
    如此为吴夫人调养了近五日,明日百味药粥坊清风店就要开业了,江云漪没时间再给吴夫人做调理餐,吴夫人也是明理人,提前跟江云漪道别,表示明日一定会来捧场。
    江云漪为吴夫人写了整个季度的调理药膳,命人亲自护送吴夫人回家,开始整理明日开业的一切事宜。
    这几日间江云漪已经命张元做好了宣传,很多清风县的富户本来是没将这样一家小店放在心上的,收了请贴直接就扔在了一边。
    然当他们听说百味药粥坊开业当天将由县令大人吴玉书亲自剪彩,又听说吴县令夫妇经常上百味药粥坊用餐,就全坐不住了,纷纷打听这百味药粥坊的东家是何许人也。
    打听过后才知道这江云漪就是圣上亲封的食医,还赐了一个民间药膳师的匾额。
    除了这些外,自然就知道江云漪在平县,在安云那是数一数二的人物。自然的,这些人就不敢再怠慢。
    因此百味药粥坊开业当天座无虚席,若非江云漪把整个东面的二楼同南面铺子的二楼打通改成雅间,这楼上楼下可接待不了这么多人。
    百姓粥坊那边也极为热闹,因为清风县的百姓还没见过有什么店会以这种方式开张。
    他们都有一种心理,那就是进了百味药粥坊就等同于与清风县的那些贵人坐在同一家店中吃饭,这可是他们平日求也求不来的殊荣。
    吴县令剪彩,吴夫人带了她在清风县的一些好姐妹包了几间雅斋,这些贵妇多半是看在吴夫人的面上才来的,可尝过百味粥坊的粥后却纷纷夸赞,决定以后多多来捧场,还有很多贵妇都留下住址,希望他们送餐。
    总得来说江云漪的清风县算得上开业大吉,极为红火,而且这种情况还越来越好。
    一开始这些清风人还是因为吴县令夫妇的面子,慢慢的就觉得百味药粥坊不愧是在安云那边出名的。
    如此一传十,十传百,不到十天,清风县百味药粥坊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名粥坊,极受清风人的喜爱。
    江云漪看生意趋于稳定,决定好好逛一逛这座清风古城。她最先逛的是清风县最出名的水产养殖场。
    古代的养殖场自然不能跟现代的相比,但清风县的水产养殖却是极为出名的。
    江云漪早前就想在丰泽屯养鱼,可惜当时初来这个世界,一直都没寻到哪里有出售鱼苗。
    这个时侯发现了清风县,自然得好好看看人家是怎么养的。而且现在正值春季,刚好是养殖的好时期。
    她自己先好好看看,观察观察,再让张元派几个人过来学习,或者她直接到牙行问问有没有养殖方面的人才,如果有的话她可以直接买回去替她看顾养殖塘。
    经过了几日的考察,江云漪跟当地的养殖户定了几款销路比较好,又较容易养殖的鱼苗,让养殖户派专人同张元一起送这些鱼苗回丰泽屯的荷花塘放养。
    她自己则到牙行买了几个卖了身又懂得养殖的养殖户同她一起回安云,又同清风店的人打了招呼,就踏上了回乡的路。
    自此才结束了江云漪近半个月的清风之行。回到丰泽屯正是三月春播,随处可见村民在自家的田间耕种劳作,挥汗如雨。
    “姐,姐,你回来了?我给你介绍一下我的朋友!”
    江小高一听江云漪回来,从清漪园飞奔了出来,面上带着兴奋,眸子亮晶晶的,极为好看。
    “小心点,都上学这么久了,咋还没学会一点规矩哪。”
    江云漪看着江小高一下就飞跑到她面前,嘴上虽这么说,但面上却带着笑。她元宵过后就没见过高子,怪想他的。
    “姐,人家是看见你太高兴了,一时忘了。”
    江小高拉住江云漪的手,撒着娇,他知道姐姐疼他,是不会怪他的。主要是他好久没见到姐姐了,真的很想念她嘛。
    “你啊,看看你,这是上哪玩去了,怎么衣裳这么脏?”
    江云漪笑得很宽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