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那就去。”斯扎拉克说得很平静,“这次我不带队。”
所有人都愣住了。
“你要留下?”艾拉问。
“对。”他点头,“学校要开工了。总得有人教第一批学生认字、算数、学会提问。而且……”他顿了顿,“你们需要一个新的领航者。”
他的目光落在艾拉身上。
女孩怔住,随即摇头:“我还太年轻,也没经验……”
“但你承载着四百多位教师的记忆。”斯扎拉克打断她,“更重要的是,你不怕犯错。你知道什么叫‘我不知道’并不可耻。”
人群寂静。然后,一位老人缓缓举起手:“我支持艾拉。”
接着是第二个,第三个……到最后,所有人都举起了手。
第七日清晨,新队伍出发。艾拉穿着改制过的防寒服,肩上背着防水知识包,胸前挂着那枚从档案馆带回的教师徽章??一枚锈蚀的铜片,刻着一句话:“以无知为起点,方能走向真理。”
临行前,斯扎拉克交给她一本小册子。
“这是我写的《反赞美手册》。”他笑着说,“第一条:当你想说‘这都是神的旨意’时,请改成‘我觉得可能是这样’。第二条:当别人告诉你‘从来如此’,请回问‘那第一次是谁决定的?’”
艾拉郑重收下。
队伍消失在地平线后,斯扎拉克转身走向工地。第一堂课,今天就要开始。
二十个孩子围坐在临时搭起的遮阳棚下,眼神好奇而紧张。他们中最大的不过十二岁,最小的才五岁,大多只会写自己的名字,有些人甚至连拼音都没学全。
斯扎拉克没有发课本,也没有拿粉笔。
他蹲在地上,用一根树枝划出一道直线。
“这是什么?”他问。
“线!”一个男孩抢答。
“对。”斯扎拉克点头,“但它也可以是一条路、一道伤口、一次选择。你们觉得呢?”
孩子们面面相觑,有人小声说:“它可以是裂缝……墙上的那种。”
“很好。”斯扎拉克微笑,“那么问题来了:如果一条线能把世界分成两边,你怎么知道自己站在哪一边?”
没有人回答。但这回,沉默不再是恐惧,而是思索。
下午三点,第一块黑板安装完毕。是用报废的金属板打磨而成,表面坑洼不平,但刷上了自制chalk(石灰混合蛋清)。斯扎拉克写下今日课题:
>**今天我们学习:如何提出一个问题**
他转过身,面对学生们:“你们每个人,都要在纸上写下一个你想知道的事。不能写‘神为什么创造世界’这种标准答案题,要写让你晚上睡不着的问题。”
一个小女孩怯生生举手:“要是问题太傻怎么办?”
“没有傻问题。”斯扎拉克说,“只有还没被理解的好奇心。”
那天傍晚,他收集了十九张纸条。有一张画了个圆圈,旁边写着:“太阳会不会累?”另一张则问:“如果我说谎,但没人发现,我还是坏人吗?”
最后一张字迹稚嫩,却让他久久凝视:
>“妈妈走之前说她是去上班。可我知道她在哭。大人为什么要骗小孩?”
他把这张纸折好,放进笔记本夹层。
夜深时,他又翻开那本梦中带回的册子,在空白页写下:
>“教育不是灌输答案,而是保护疑问的火苗。
>当一个孩子敢于问出‘你不该问的事’,
>那便是自由真正降临的时刻。”
几天后,南方传来消息。
通过加密频段,无线电少年发回一段简短录音:“我们找到了‘沙之心’。门开了。里面……全是书。”
紧接着是一段颤抖的声音:“还有人活着。一个女人,说自己是‘守钥人’。她说……她等了三十八年。”
斯扎拉克听完录音,走出房间。校园已初具雏形。屋顶铺好了隔热层,窗户装上了回收玻璃,操场上用白漆画出了跳房子格子。艾拉的《关于世界的十个问题》被抄成大字报贴在墙上,每天都有孩子在下面添上新的追问。
他走到窗台前,看那株“新芽”。
它已长出第三片叶子,茎秆挺直,顶端微微泛青。更令人惊讶的是,泥土中竟钻出第二株幼苗,紧挨着主干生长,像是某种无声的陪伴。
他忽然想起梦中那片田野,人们种下的句子正破土而出。
此刻,远方的沙漠深处,艾拉正站在一座巨大穹顶之下。
面前是无尽书架,一直延伸至视线尽头。空气中漂浮着微尘般的光点,每一点都储存着一段被遗忘的知识。那位守钥人??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牵起她的手,带她走向中央祭坛般的位置。
“你不是第一个来的人。”老人说,“但你是第一个带着问题来的。”
她按下机关。地面缓缓开启,露出一台沉眠已久的机器。外壳铭文清晰可见:
>**“记忆播种装置”
>功能:将集体智慧转化为可植入神经的认知种子
>警告:使用者将承受全部知识带来的痛苦与孤独**
艾拉看着它,没有退缩。
“我想试试。”她说,“只要能让更多人学会思考,我愿意痛。”
老人凝视她良久,终于点头:“那么,请说出你的第一个教学主题。”
艾拉深吸一口气,清晰说道:
“我要教他们??**如何拒绝成为神**。”
机器启动的瞬间,蓝光冲天而起,穿透沙暴,直射星空。
同一时刻,避难所的所有孩子同时抬头。
他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感觉心头一震,仿佛听见了遥远的钟声。
斯扎拉克站在讲台上,正准备讲解“比喻”的用法。忽然,他胸口一热??那是藏在内衣口袋里的教师徽章,正在发烫。
他掏出来一看,原本锈迹斑斑的铜片,此刻竟浮现出一行新刻的文字:
>**“传承已完成。火炬已点燃。”**
他笑了,转向学生们:“今天我们不写字了。我们来讲故事吧。”
“讲什么故事?”
“讲一个关于种子的故事。”他说,“关于一株不起眼的新芽,如何让整个世界重新学会怀疑、追问,以及……抬头看天。”
窗外,春风拂过大地,掀动一页飘落的纸张。上面写着某个孩子的作业:
>“老师问我什么是希望。
>我说,是明知可能失败,
>还愿意写下第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