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离间计的最高境界:这不是离间计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军同刃曹贼。”
    杨奉心中惊叹刘标的大志,又被刘标一阵“共情”,对刘标生出不少好感。
    杨奉拱手盛赞:“我在淮南时,就曾听闻徐州刘玄德之子有惊世才志,今日一见,方知传言不虚啊。”
    刘标谦逊回礼:“将军过誉了。我自小愚钝,唯对种田有些心得。虽然有些急智,但也称不上惊世。”
    “我已在城中设宴,请将军入城一叙。将军可乘此车,我为将军驾车。”
    杨奉连忙拒绝:“这可使不得!我岂能让刘公子你来驾车!”
    刘标更是恭敬:“将军乃汉室功臣,理当受到尊重。我虽非宗室,但也是汉室后裔。”
    “若不能为将军驾车,岂不是让外人以为汉室后裔皆是凉薄之人?”
    “将军,请上车。”
    刘标再次作揖一礼。
    杨奉的情绪价值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在刘标的再三“恳请”下,登上了马车。
    刘标一路驾车来到衙署,又恭敬的邀请杨奉下车:“将军,请随我入席。”
    刚入衙署。
    左右两排军士忽然齐齐的行了个军礼,齐喊:“恭迎杨将军!”
    杨奉吓了一跳,下意识的按住刀柄。
    又见军士皆未携带武器,又将手从刀柄上移开。
    到了门口。
    杨奉犹疑了片刻,取下佩刀放置在刀架上。
    “杨将军,请。”
    “刘公子,请。”
    寒暄一阵。
    刘标又令侍从端上酒肉。
    杨奉扫了一眼,又闻了闻。
    酒一般,肉却别有特色。
    “这是什么肉?”闻其香味,杨奉不由食欲大增。
    刘标轻笑介绍:“相县太小,这衙署中能用于宴请的酒肉也简陋。”
    “我就令人以秘法干蒸了一只肥鸭、又秘制了烧鹅,让将军见笑了。”
    杨奉下意识的吞了口唾沫:“刘公子客气了,我观这庖厨厨艺,即便长安宫中的庖厨也比不上啊。”
    刘标一边跟杨奉叙着家常,一边向杨奉敬酒。
    酒至半酣。
    杨奉将叙话引入正题:“我本以为袁术曾发兵讨董,应该是个拥天子的忠臣。”
    “不曾想袁术竟然僭越称帝,我身陷囹吾不得不奉袁术为尊。”
    “这次奉袁术令取小沛,我本不想去又怕袁术疑我,只能被迫前往。”
    “可我杨奉虽然身在伪仲,但心始终在大汉。”
    “故而。”
    “我擅自更改了去小沛的路线,故意去了谯县,又当着谯县文武的面泄密了去奇袭小沛的意图。”
    “希望刘使君和温侯能得到情报提前部署。”
    杨奉拍案而起,声情并茂。
    “幸好天不绝大汉,让我在芒砀山遇到了温侯的埋伏。”
    “我故意向张辽示弱,又借张辽之手除掉了袁术安插在我身边的刺奸。”
    “之后,我又返回谯县生擒了舒仲应。”
    “本想出兵助温侯在相县共击张勋,又见温侯骁勇,张勋未入相县就败走。”
    “我怕温侯误会,就一直驻兵在相县外,又竖起了前车骑将军的旗号。”
    杨奉又叹。
    “幸有刘公子派人送请简,否则我都不知道该如何向温侯表明立场。”
    杨奉也是个演技派。
    这阵慷慨陈词,声情并茂。
    不知情的或逻辑差的都得误以为真有其事。
    刘标拊掌盛赞:“难怪沛相陈珪忽然遣人告知温侯,说张勋是明取颍川、暗图徐州。”
    “我还奇怪陈珪是如何得知的这个情报,定是谯县有陈珪的门生故吏,告知此事。”
    “能退张勋之兵,杨将军当属首功!”
    杨奉故作一叹:“我本罪臣,又岂能贪功?”
    “只想以此向天子表明心迹:我杨奉,未曾负汉!”
    刘标离席,举樽向杨奉一敬:“将军高义,当满饮此樽!”
    杨奉见刘标面无疑虑又情真意切,暗喜:都言这刘标是个奇才,今日一见,不过如此。
    刘标回席,又问:“杨将军,方才我一直不敢问。这韩将军怎不一同来赴宴。”
    杨奉有些醉态,眯眼问道:“刘公子以为,韩将军为人如何?”
    刘标沉吟一阵:“我对韩将军不是很了解。陈元龙在提及韩将军的时候常有鄙夷之心,我也不知为何。”
    “杨将军不要多心。陈元龙乃下邳名仕,这评价人时常会有个人喜恶在其中。”
    “这韩将军会跟杨将军一起,我想定也是忠义之人。”
    杨奉冷哼一声:“忠义?呵!”
    “当初是我派使者去河东,招韩暹、李乐、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前来勤王。”
    “不论怎么看,我的功劳也应该比韩暹大。”
    “可最终,韩暹自恃兵多,自领了大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