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章 装傻的权,烦恼的瑁,破碎的荆州,抑郁的表,我不帮他谁帮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暗暗松了一口气。
    好险!
    差点就要肩负所有,去江夏硬吃苦了。
    刘表心中抑郁,又召来诸葛玄:“胤谊,你侄儿孔明,如今在何处?”
    诸葛玄如实道:“孔明去襄阳以西的隆中读书耕地去了。”
    刘表冷哼:“孔明这是宁可种地,也不肯为老夫效力吗?”
    诸葛玄不知道刘表为什么忽然发火,连忙替诸葛亮辩解:“使君误会了,孔明只是感觉近几年才学不足,这才寻了个清净地读书。”
    “待孔明温习几年,补足了才学,定可以学以致用,替使君效力。”
    刘表的语气不乐:“只怕是读书是假,想去徐州是真。”
    “孔明跟刘标是结义兄弟,怕不是也想跟庞士元一样,出仕徐州。”
    诸葛玄心中有些慌,连忙赔礼:“不知孔明如何得罪了使君,还请使君看我薄面,宽恕孔明年幼无知。”
    刘表盯着诸葛玄:“刘标挑动孙权进犯荆州,又假惺惺的在皖城设宴,想邀老夫和孙权同去皖城,解斗罢兵。”
    “这事,孔明可知?”
    诸葛玄“啊”了一声:“孔明最近都在隆中,肯定是不知道的。”
    刘表冷哼:“不知道最好!你亲自去趟隆中,征辟孔明为行军军师,跟文聘、霍峻同往偃月城抵御孙权。”
    诸葛玄吃了一惊,忙道:“使君,孔明未曾习过兵法韬略,怎能让他去当行军军师?”
    “倘若有了赵括之祸,不仅为诸葛家招来祸事,还会让使君基业受损。”
    “还请使君收回成命!”
    刘表见诸葛玄不似作伪,道:“胤谊,你对你的侄儿,不是很了解啊。”
    “水镜曾言:卧龙凤雏,得一者可安天下。卧龙者,诸葛孔明也;凤雏者,庞士元也。”
    “如今庞士元在徐州,担任天策府军师中郎将,专司参掌军师,为吕布打造了缜密的对曹防线。”
    “孔明跟庞士元其名,又岂会不懂兵法韬略?”
    “胤谊,莫非连你也不想为老夫效力了?”
    诸葛玄大惊失色,拱手再拜:“使君误会了,我从无背弃之意。”
    刘表取出印绶和任命书:“既无此意,那就走一趟隆中,替老夫征辟诸葛亮为行军军师。”
    “兵贵神速,军法严苛。文聘和霍峻明日就会去偃月城,莫要耽误了!”
    诸葛玄暗叹,只能接了印绶和任命书,来隆中寻诸葛亮。
    见到诸葛亮时,诸葛亮正在田间跟乡民一起割稻。
    “叔父何时来的隆中?”
    诸葛亮见到诸葛玄在岸边等候,连忙放下镰刀上前问礼。
    诸葛玄取出印绶和任命书:“奉使君命,征辟你为行军军师,明日一早就跟文聘和霍峻前往偃月城。”
    诸葛亮一愣:“能拒绝吗?”
    诸葛玄叹道:“若能拒绝,我又何必亲自带着印绶和任命书来隆中。”
    “孔明,你的那位义弟,对荆州有图谋之心,惹恼了使君。”
    “你若不去偃月城,今后诸葛家在荆州,恐难立足了。”
    诸葛亮擦了擦手,摊开任命书扫了一眼,又问:“叔父,具体说说,现在是个什么情况?”
    诸葛玄言简意赅的将前后诸因陈述。
    诸葛亮的脑子也在快速的分析诸葛玄陈述的前后诸因。
    良久。
    诸葛亮的嘴角泛起笑意:“我明白了。稍后我就跟叔父一同返回襄阳。”
    诸葛玄心有担忧:“孔明,我知道你跟刘标是结义兄弟。你若真想去徐州,我不会阻拦。”
    “可你若当了这行军军师,就得恪守本分,莫要让外人误以为诸葛家都是无义之人。”
    诸葛亮摇头:“叔父多虑了。我是去偃月城抵御孙权,又不是去偃月城抵御义兄。”
    “正好,我也想印证下这些年学的兵法韬略,是否是纸上谈兵。”
    诸葛玄紧蹙眉头:“孔明,你到底在想什么?使君为什么让你去偃月城,以你的智慧不可能看不明白。”
    诸葛亮笑道:“我自然看得明白。”
    “装傻的孙权,想打荆州立威,让孙策的旧将故吏及宗族子弟相信孙权能保住江东基业。”
    “烦恼的蔡瑁,不想放弃在襄阳的安逸生活,定是向使君夸大了曹操的威胁,不肯引兵去江夏。”
    “抑郁的镇南将军,只能退而求其次,让我跟着文聘和霍峻去偃月城;如此一来,义兄若真有图谋荆州的想法,也会因为我在偃月城心生顾虑。”
    “荆州如今看似强盛,实则内忧外患,北面得罪了曹操,西面得罪了刘璋,南面张津及张羡旧部一直在生事,如今东面又有孙权犯境。”
    “我不帮镇南将军,谁还能帮镇南将军?”
    见诸葛亮对荆州的局势看得清晰,诸葛玄心中更愁了:“孔明,倘若刘标真的要图谋荆州,你会帮谁?”
    诸葛亮眨了眨眼睛:“叔父,你认为镇南将军能匡扶汉室,再现光武中兴吗?”
    诸葛玄眉头再蹙:“镇南将军又岂会有僭越之心?”
    诸葛亮轻笑:“叔父何必欺我?”
    “镇南将军若没有僭越之心,去年就应该趁着曹操虚弱时举兵许都,勤王清君侧。”
    诸葛玄哼哼:“刘标不也没去勤王清君侧吗?”
    诸葛亮眨了眨眼:“我也没说义兄就没有僭越之心啊。”
    诸葛玄不服:“若刘标有僭越之心,你会帮谁?”
    诸葛亮大笑:“叔父,若义兄能匡扶汉室,再现光武中兴,有僭越之心才是汉室之幸,士民之福!”
    “更何况:光武帝称帝时,更始帝尚在,史书也没指责光武帝的僭越之心是错的。”
    诸葛玄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孔明的意思,这是要帮刘标了?如此施为,岂不是陷诸葛家于不义?”
    诸葛亮见诸葛玄还在执著于不义,正色道:“叔父,乱世之中,权变之时,我等不能死守小义而忽视大义。”
    “兼并弱国攻打失去民心者,这是古时候五伯所为,并不失大义。”
    “虽然我愧对了镇南将军,但只要助义兄取得荆州后用心治理百姓,再封给镇南将军大片土地,报之以义,又岂会陷诸葛家于不义?”
    “更何况,不让义兄取,难道要让曹操或者袁绍所取吗?”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