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沛国事定,风波再起,曹操欲诏令讨吕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望的名仕牵头,想让诸县的县令、县城、县尉、县吏、官役等心悦诚服的效命,那几乎是不肯能的。
    自古山高皇帝远,别说一个县了,一个亭长都可以阳奉阴违。
    沛国如今求的是稳。
    官吏不慌不惧,百姓才有活路。
    虽然很舍不得,但吕布还是如约将十万石谷交由舒仲应支配,用于赈济受战祸影响的流民和受值青黄不接季节的饥民等。
    吕布又将沛国政务和部分县的军权调动都移交给了舒仲应,又派使者前往许县报功。
    诸事既定后,吕布遂收兵回彭城,只留了张辽引千人驻扎谯县协助舒仲应。
    ......
    许县。
    刘吕袁间的战事情报如雨点般的飘向司空府。
    曹操的案桌上已经积压了厚厚的竹简和帛书,都是跟刘吕袁间战事有关的。
    清风袭来。
    一华服青年走近,将手中的竹简放到案桌上:“明公,有沛国最新消息传来。”
    曹操眉头一蹙。
    又是沛国的!
    又有什么变故吗?
    曹操拆开竹简上的细绳,快速一扫,瞳孔也伴随入眼的消息急剧变化。
    “啪”的一声。
    曹操拍案而起:“不可能!这绝对不可能!”
    竹简上的内容正是吕布以舒仲应为沛相、又拿出十万石谷给舒仲应用于抚民。
    这是吕布会做的事?
    曹操跟吕布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了。
    在曹操眼中:吕布最重私利,若有十万石谷在手必不会想着去抚民,更可能的是招兵买马以图大事。
    抚民?
    真当自己是什么仁德之徒?
    更令曹操不能理解的是:吕布竟用袁术所置的沛相舒仲应为沛相!
    舒仲应归附吕布了?
    吕布竟也有令名仕归附的本事?
    曹操今年挺不顺的。
    年初在宛城战败,丧子丧侄丧大将。
    袁绍听闻消息后,不仅不安慰,还派使者来见曹操说:许县低洼、洛阳残破,应当将帝都迁徙到兖州鄄城。
    简而言之:阿瞒,你不行啊,张绣都打不过,你忒菜了。继续来当哥的小弟吧,哥罩着你。
    本就兵败气闷的曹操,当场就将使者轰走了,更想以袁绍不敬为由攻打袁绍。
    而得知曹操驱赶使者的田丰,也提议兵取许都、奉迎天子。
    若非荀彧力劝再加有袁绍的优柔寡断,曹操就跟袁绍先干起来了。
    刚缓和跟袁绍的冲突,袁术又遣张勋来打许县,将曹操气得不轻。
    袁氏兄弟这是穿一条裤子的吗?
    都想趁虚而入?
    就在曹操积极备战准备死守许县的时候,愕然惊觉张勋跑去打吕布了,只留了一个偏将虚设旗帜。
    没高兴多久。
    曹操又得知张勋被吕布击败,沛国几乎都落入吕布之手。
    眼见吕布势大,曹操这觉都睡不安稳了。
    接连骂了好几天“废物袁术”,好歹跟吕布拼个两败俱伤啊!
    这前气还没消,又得到了吕布以舒仲应为相、拿十万石谷抚民的消息。
    曹操感觉这头也变得生疼。
    “舒仲应莫非是诈降?亦或者,吕布跟袁术又暗中达成了某种约定?”
    “倘若吕布又跟袁术勾结,许县就危险了。”
    想到去年下邳城下由郑玄见证的刘吕袁三方罢兵言和,曹操有理由怀疑这其中必有阴谋。
    “不会有这种可能。”
    华服青年轻轻摇头。
    “若袁术尚未僭越称帝,吕布或会再跟袁术勾结。”
    “如今袁术僭越称帝,惹来众怒。就连袁氏的门生故吏都有不少人离弃袁术,生怕受到波及。”
    “刘备有子刘标,对天下大势知之甚深,如今又是吕布的准女婿。”
    “有刘标在,吕布是不会冒天下之大不韪去跟袁术勾结的。”
    曹操沉吟道:“奉孝初时就曾对孤言,刘备的长子刘标,有惊世之才。”
    “只是孤曾听陈元龙提及:刘标只是泛泛之才,真正有大才的是康成公的门生孙乾孙公祐。”
    “孤亦派人打探,刘标对农术有些心得又好种地,在徐州大部分的时间都在田间。”
    “出身寒微之家,时常吃不饱饭,好种地有些心得不足为奇;至于天下大势,应是常与孙公祐作伴,耳熟能详。”
    “奉孝你对刘标,过于高看了。”
    “再者,吕布跟刘备都是豪杰猛虎。这一山不容二虎,不论是吕布还是刘备都不会臣服对方。”
    “孤以为吕布和刘备之间,尚未达到不可以离间的程度。”
    虽然对郭嘉的才能很看重,但曹操有极强的自我想法。
    决定和相信的事不会轻易改变,问策也更侧重于印证猜想。
    不会因为郭嘉认为刘标有惊世之才就真的相信刘标有经世之才。
    顿了顿。
    曹操又道:“孤有意请天子降诏,责吕布私以伪仲逆臣舒仲应为沛相。”
    “诏令吕布见诏之日,就押送舒仲应入许县交由天子定罪。”
    “吕布若是奉诏,那便是跟袁术没有勾结;吕布若是不奉诏,必是跟袁术有勾结。”
    “孤正好趁此机会举兵沛国,再诏令刘备同讨吕布,除掉吕布这个祸患。”
    “吕布若死,刘备在徐州孤掌难鸣,要么臣服,要么死。”
    “奉孝意下如何?”
    郭嘉不答反问:“明公是有意先灭吕布刘备,还是先灭袁术”
    “嘉以为。若先灭吕布刘备,不论吕布刘备是否跟袁术有勾结,都会促使三方勾结同盟,这对明公不利。”
    曹操低头沉吟:“奉孝之意,是要诏令吕布刘备讨伐袁术。若二人奉诏,便是与袁术没有勾结。”
    “然而袁术看似势大,实则如冢中枯骨,虚有其表,不足为虑。”
    “若令吕布刘备讨伐袁术,不仅会让这二人获得大功,还会让二人在江淮获得极大的名望。”
    “届时。即便孤有天子在手也难以定罪二人,反会让二人如本初一般生出让天子迁都的想法。”
    “要灭吕布刘备,就不能让袁术先灭。”
    郭嘉闻言一笑:“明公以为,故破虏将军孙坚之子孙策,其人如何?”
    曹操回想片刻,赞道:“虎父无犬子,孙策之勇不弱于昔日孙坚。”
    “如今盘踞吴郡、会稽,其势颇大。”
    “奉孝之意,莫非是想让孤结好孙策,借孙策之力牵制吕布刘备和袁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