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孙权攻城,花里胡哨。这是来自卧龙的凝视和蔑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若真让攻城车一直冲撞,这城墙也得被桩塌。
    文聘安排了大量的弓箭手去射推攻城车的军士,孙权又派了大量的盾牌手掩护。
    诸葛亮闻言,只是哂笑了一声,号召城内百姓捐出破旧衣物,缝布为缦,直接往城头悬挂。
    布缦遮挡吴兵的视野,随风飘动的布缦又扰乱了攻城车的节奏,间接抵消了攻城车的冲击力。
    孙权想点火烧布焚楼,不曾想这些布缦竟然还能往城头上拉。
    冲城车来就降布,火把一来就升布。
    气得孙权抓狂不已。
    这些攻城的招式,一部分是孙坚留下来的,一部分是昔日孙策这些年征战琢磨出来的。
    属于家传!
    孙权敢留周瑜在柴桑,又亲自来攻城,也是自恃“熟读兵法”“有家传兵法”。
    不曾想。
    竟然被如此轻易的就破解了!
    来来回回攻了半个月,战绩最好的竟然是攻城的第一天!
    孙权技穷。
    众将又向孙权诉苦,军中士卒太疲惫。
    无奈下。
    孙权只能高挂免战牌,召回众将士。
    为了避免又被文聘奇袭中军,孙权这次学乖了,让诸营都护卫在中军大帐的外围。
    文聘若想奇袭,就必须先穿过诸营!
    “终于停了。”
    “孙权这厮,倒也有几分本事。”
    文聘见孙权不再围城,也暗暗松了一口气,又向诸葛亮拱手致谢。
    “能守住偃月城,多亏有诸葛军师在。”
    “若无诸葛军师调动城内百姓,我也难以破孙权诡计。”
    诸葛亮摇头轻笑:“文将军切莫妄自菲薄。”
    “此战让孙权顺利用计,只因偃月城的护城河尚未挖好,城内百姓又是新近依附。”
    “攻城半月,徒废军力,称不上巧妙。”
    “文将军还得感谢孙权,倘若孙权以四倍之兵轮番攻城,不用这些花里胡哨的巧计,我们纵是能守住,死伤也不会少。”
    “哪像现在,虽然看似守得艰难,但军力死伤不多。”
    “用义兄的话来讲: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只要人在,一切皆有可能。”
    诸葛亮对孙权的攻城方式是很鄙夷的。
    这偃月城又不是什么易守难攻的险城,不老老实实的强攻,尽想着用花里胡哨的巧计来用奇。
    还天真的以为别人就不知道这些奇计。
    自太公兵法问世,后又有孙子兵法、司马法、吴子兵法、尉缭子、孙膑兵法、黄石公三略等等诸家兵法。
    又有各类兵书巧计的运用案例流传于世。
    在读书少的眼中或许觉得这些奇计很巧妙很厉害,可在诸葛亮这等涉猎诸子百家书籍还能有独到见解的读书人而言。
    孙权这是在班门弄斧。
    文聘更是钦佩:“原本以为诸葛军师的卧龙只是旁人吹捧,如今看来,传言不虚啊。”
    “接下来,诸葛军师准备如何做?”
    “若有差遣,我必全力以赴。”
    文聘准备好好借用诸葛亮这个外置大脑。
    虽然文聘自己也有想法,但多个行军军师商讨对策自然也多几分获胜的机会。
    诸葛亮不假思索:“孙权技穷,暂时不会来攻城了。”
    “打了个半个月不退兵,孙权对偃月城是势在必得;若我料得不差,周瑜也该来了。”
    文聘一凛:“周瑜跟着孙策征战多年,善于战阵,不是易与之辈,诸葛军师可有良策应对。”
    人的名,树的影。
    在文聘眼中,周瑜比孙权强太多了,若不是周瑜主动撤兵,巴丘也夺不回来。
    诸葛亮算了算时间:“按理说,镇南将军得知黄祖兵败,也应该派遣援兵来江夏了。”
    “如今过去半个月,汉沔江上应该能探得消息;文将军可趁着孙权暂时退兵,多派斥候沿江打探。”
    “以寡敌众,以如今偃月城的军力和战具对付周瑜,很难。”
    战争打的就是消耗。
    虽然偃月城的军力消耗不多,但战具消耗极大。
    尤其是箭矢。
    顿了顿。
    文聘又道:“倘若镇南将军的援兵没来,又当如何?”
    “诸葛军师跟伏波将军是义兄弟,不如再派人去庐江求援。”
    “若周瑜来了偃月城,庐江兵就可以去攻打柴桑。”
    “腹背受敌的局面,即便是周瑜也难应付。”
    诸葛亮摇头:“文将军,义兄是不会派兵的。”
    “原本义兄就有意解斗,奈何镇南将军不愿,执意要跟孙权开战。”
    文聘沉默。
    刘表的抉择,文聘其实也看不明白。
    能解斗为什么非得跟孙权打?
    默默的偷拿好处不香吗?
    非得跟孙权争一口恶气?
    文聘不知道的是。
    刘表现在已经不是跟孙权争口恶气的问题了。
    在孙权围攻偃月城的这半个月以来,平定了赵韪叛乱的刘璋,派大将严颜入江州,攻打荆州西部。
    交州张津受曹操蛊惑,联合了长沙四郡张羡旧部,攻打攸县的刘磐和黄忠。
    一时之间。
    除了北面的曹操尚未出兵,刘表三面皆敌!
    这直接将刘表给整懵了。
    曹操一面图汉中,一面跟刘标打,刚好腾出手去教训孙权,怎么忽然变成荆州三面挨打了?
    而黄祖被孙权一日破夏口,兵败入偃月城的情报,也气得刘表怒火中烧。
    沙羡兵败,可以辩解是天时地利人和都在孙策一份,非战之罪。
    夏口兵败,还有什么理由可言?
    刘表气得当场将蔡瑁痛骂了一顿,然后让蔡瑁又引了一万水陆步骑去抵挡孙权。
    蔡瑁无奈。
    即便再想呆在襄阳享福,蔡瑁也不得不引兵去江夏。
    丢了江夏,想再夺回来就不容易了。
    上次能夺回来,还是因为刘备吕布打江东,荆州当了回渔翁。
    这回就没这好运了。
    刘表恶了刘标,不肯去皖城“解斗”,想再当渔翁是不可能的。
    不被当鹬蚌就不错了!
    与此同时。
    柴桑的周瑜,也接到了孙权的召令。
    仔细看了孙权的信,周瑜的眼神也变得凝重:“没想到小小的偃月城,竟然如此难破?”
    “吴侯虽然不似伯符善战,但所习兵法都是孙氏家传,纵然取了巧,也不是寻常人能破的。”
    “这偃月城中,定有不逊色我的智士在!”
    “子敬,你是留在柴桑,还是跟我一起去偃月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