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徐州士人归来,欢迎来到实力至上主义徐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袁术去年和今年两度攻取徐州失败,想必在短时间内不会再有图谋徐州之举。”
    “自陶恭祖去世,我领徐州已近三年。”
    “虽然每日勤勉施政,但时常感到心有余力不足。”
    “徐州本是人杰地灵之地,却因久经战乱,让不少贤士人杰都避难他乡。”
    “我有意请众贤士归乡,又恐名望不足以令贤士归附。”
    “每日愁思,难觅良策。”
    刘备眉头紧锁,愁容满眼,仿佛有泰山压在肩头,看得刘标下意识的退了一步。
    “老爹,你有话就直说,什么时候也学会了说话藏一半的坏毛病?”刘标眼神狐疑,看得刘备一阵不自在。
    咳咳。
    刘备轻咳两声,正色道:“孟临,你如今既行了冠礼又娶了妻,我自然不能再当你是孟浪少年。”
    “这是在尊重你的才学,让你有机会大展宏图,巧施良计;名闻于州郡,声扬于庙堂。”
    “我也是在为你今后的仕途铺路。”
    “这辈子我就吃亏吃在即无显赫家世也不是当世名仕,厮混了三十多年才侥幸有了如今的地位。”
    “即便如此,这名门士子、远近名仕也少有能瞧得起我的。”
    “可你不一样!”
    “你年方十七就有了“稷子”之名,又是陈郡名仕袁曜卿的门生,也算是小有名气。”
    “若你能再献良策,让徐州众贤士归乡。来日这大汉州郡,必会传颂涿郡刘孟临之名。”
    “今后再举孝廉或举茂才入仕,治县理郡,相国牧州,有朝一日亦可位列九卿,让涿郡刘氏也能出一个三公之子。”
    “岂不美哉?”
    张飞拊掌大赞:“大兄说得妙极了!以贤侄之才,又岂会比朝廷的那群尸位素餐的公卿差了?”
    见刘备和张飞一唱一和,刘标不由打了个哈欠。
    我不PUA旁人就不错了,竟然还来PUA我,自古善鸡汤者最不怕的就是被鸡汤蛊惑。
    “孟临,你这是何意?”刘备又蹙紧了眉头,难道是我方才说得不够妙极?
    张飞附和:“贤侄,大兄为你计深远,用心良苦。你怎能如此懈怠?”
    刘标寻了个胡凳坐下,耸拉着眼皮:“昨夜没睡好。”
    张飞瞪眼:“贤侄,你还年少,不可沉迷于女色。”
    刘标抬了抬眼皮:“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老爹方才都说了,小侄今后是要举孝廉入仕的。若无子,又如何举孝廉?”
    张飞愕然:“你欺负俺没读过孟子?”
    刘标一本正经:“三叔,没读过孟子不要紧。你也是涿郡人,想必也知道小侄的曾祖和祖父都是孝廉。”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儿子生得早!”
    “老爹为什么没能举孝廉呢?他都二十了才有了小侄,刚要轮到举他为孝廉时又遇到了黄巾作乱。”
    “若是老爹提前几年有了小侄,早举孝廉了。”
    “涿郡刘氏,自曾祖父起,本可四世孝廉,就因老爹没举成,这才让家道中落。”
    张飞挠了挠头,扭头看向刘备:“大兄,真的是这样吗?”
    刘备猛地一拍桌子:“翼德,你竟也信孟临在这瞎吹的鬼话?”
    张飞缩了缩脖子,小声嘀咕:“俺只是好奇。”
    刘标又悄悄的移了移胡凳。
    刘备抚了抚胸口,瞪了刘标一眼:“孟临,别在这鬼话连篇。现在我问你,如何能让徐州的贤士归乡附我?”
    刘标咧嘴一笑:“老爹你早这么问,我又岂会胡编鬼话?”
    眼见刘备的血压在飙升,刘标赶紧又换了副口吻:“其实这也不难,古有千金市马骨,老爹你何不效仿?”
    刘备蹙眉:“我也发布招贤令,然而效果甚微。”
    刘标嘁了一声:“你那也能称招贤令?又要问德行又要问才能,还要问家世、问出身、问名望。”
    刘备眉头更紧:“不问德行,如何能施仁政于民?不问才能,如何能解民生疾苦?”
    “不问家世、出身、名望,又如何能判断这人的德行和才能?”
    “难道我召来的贤才,要跟我一样厮混十几年才知道如何施政助民?”
    “徐州百姓又岂能等上十几年?倘若有贪官恶吏为祸百姓,岂不是成了我之过?”
    刘标拊掌:“话虽有理,但德才兼备的贤才又有多少来投效?”
    刘备沉默。
    若来投的贤才多,也不用烦恼了。
    刘标起身踱步:“孟子曰。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鱼而求熊掌也。”
    “世间贤士。有才而无德者,有德而无才者,比比皆是,唯有德才兼备者最是罕见。”
    “徐州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是苛求德才又问家世出身名望,就如大海捞鱼,在种类繁多的鱼中想捞到美味少刺又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