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一万水陆步骑在手,这就是震慑!
张允挠了挠头:“我们总得做点什么吧?不然襄阳那群跟军师不对付的小人,恐怕又得在使君面前谗言了。”
蔡瑁想了想。
张允的话糙理不糙。
若真什么都不做,还真有可能被小人谗言。
虽然最善于谗言的是蔡瑁,但蔡瑁是不会承认的。
“嗯,就给孙权去信,劝其退兵。”
“否则大军一到,必将孙权碎尸万段。”
“记住:措辞不能坠了威风。”
蔡瑁叮嘱了张允一阵,又回到了船舱。
船舱中有蔡瑁带来的歌姬侍妾。
军中不能带女人?
普通的将校能跟镇南将军军师比吗?
蔡瑁才是规矩的制定者!
张允得了军令,派人给孙权送了一封极其嚣张的劝退书。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欺人太甚!”
孙权感觉肺部都快炸裂了。
一个个的,都嚣张至极,丝毫不将他这个新任吴侯当回事!
孤,一日破夏口,败黄祖!
竟敢小觑孤!
若不是周瑜、黄盖、程普等人苦劝拦着,孙权都要直接分兵去打蔡瑁了。
孙权的兵相对文聘有优势,可要分兵去打蔡瑁就没优势了。
胜了一切都好,败了一切皆休。
想到这里。
孙权决定对江夏增兵!
“传孤令,令豫章太守孙贲、庐陵太守孙辅、定武中郎将孙暠、丹阳太守孙翊、威寇中郎将孙河,引兵速来。”
听得孙权要调豫章、庐陵、丹阳三郡兵马来江夏,众将皆是心惊。
周瑜急忙劝阻:“吴侯不可!三郡兵马若是调走,后方城池空虚,久必生乱。”
孙权冷哼:“些许地方豪帅,又能生什么乱?敢生乱,孤回去就一一清算。”
“孤意已决,不必再劝!”
“若不肯奉令,就休怪孤不念同族情谊!”
周瑜欲言又止。
孙权这调兵的用意,周瑜也看明白了。
孙贲孙辅孙暠孙翊孙河,都是孙策留下的同族大将。
这几人久随孙坚孙策,自恃功高,表面承认孙权继任吴侯,暗地里都有不屑之意。
孙权这次来打江夏,其实也征调过五人。
只是这五人都以孙策刚死人心不稳为由,拒绝了孙权的征调。
五人不奉令,孙权心中虽然恼恨,但也不敢真的对五人用强。
只要在江夏证明了才能、立下了军威,就不怕五人有异心。
可惜。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残酷。
孙权在偃月城受挫,分兵又兵力不足,又不肯退兵,只有强行征调五人来江夏,才有赢的可能!
想到孙权不能立威,孙贲五人在地方上更容易生乱,周瑜又放弃了劝谏。
一方面增了兵可以增加胜利的机会,一方面将孙贲五人带着身边也容易制约。
至于后方城池空虚,这已经不是周瑜能考虑和阻止的了。
拆东墙补西墙的时候,不是不知道有风险,而是不得不为!
.....
颍水。
刘标再次收到了贾诩送来的鱼。
将鱼鳞一刮、去掉内脏、塞入去腥佐料、再抹上豚油,柴火一生,刘标兴致勃勃的烤着肥鱼。
关羽忍不住道:“孟临,你就不担心贾诩在鱼中下毒吗?”
刘标笑道:“贾诩虽然被称为毒士,但也是有底线的。只要我不对贾诩构成威胁,贾诩会很乐意的跟我相处融洽的。”
赵云问道:“孟临,你似乎对贾诩很了解?”
刘标点头:“天策府刺探了不少有关于贾诩的情报。”
“昔日董卓伏诛,贾诩原本是准备为天子效力的,不曾想王允想将董卓余孽全部诛灭。”
“贾诩见王允不给活路,就劝阻了想逃跑的李傕,沿途散布流言聚拢兵马,一举反杀了王允。”
“等李傕掌权后,贾诩又跟李傕分道扬镳,尊敬天子、举荐贤臣,怎么看都是忠臣贤臣。”
“后来关中大乱,贾诩去了宛城,原本贾诩带着诚意说服了张绣投降曹操,不曾想曹操贪了张绣的婶婶,让贾诩又没了活路。”
“贾诩一狠心,助张绣布计,差点让曹操死在宛城。”
“即便如此,贾诩如今依旧在曹操麾下,活得好好的。”
“此人见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本事,堪称一绝。”
“除非我想杀贾诩,否则贾诩是不会闲得没事来招惹我的。”
“更何况,用毒这种烂招,瞒不住我的。”
混游侠出生,跟着刘备走南闯北十几年。
刘标什么烂招没见过?
想到这里,刘标忽然反问关羽:“二叔,你见过秦宜禄的妻吗?”
关羽一愣:“孟临这是何意?关某跟秦宜禄不熟。”
“那就好。”刘标松了一口气。
见刘标这反应,关羽反应过来,丹凤眼猛地睁开:“孟临,关某岂会是惦记他人之妻的人?”
“你从哪里听来的谣言,竟敢败坏关某的名声!”
刘标打了个哈哈:“二叔,你误会了,我没这么说!”
关羽瞪着虎目:“你方才分明就这个意思!曹操贪张绣的婶婶,跟关某何干?”
刘标向赵云的位置挪了挪:“二叔,你真的误会了。”
关羽跟秦宜禄的妻有什么渊源刘标不知道,只知道有记载的都有好几处。
虽然关羽的性格怎么看都不像是饥色的,但刘标也怕今后关羽真的跟秦宜禄的妻有了渊源。
到时候刘标就难做了。
一边是自小相伴的二叔,一边是岳丈最信任的亲卫。
手心手背都是肉,打谁都不行。
关羽哼哼:“关某自有妻,也有子,又岂会惦记他人妻。今后再敢乱传谣言,关某就跟翼德一起将你吊起来。”
顿了顿。
关羽又道:“子龙也护不住你!”
赵云看着挨着自己的刘标,无奈扶额。
果然: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孟临的个性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就有变化。
闲聊间。
韩胤到来。
“伏波将军,有江夏书信送达,来人自称是受荆州书佐郎诸葛亮的委托。”韩胤将书信递给刘标,又补充了一句:“我听那人,有江东口音。”
江东口音?
刘标将还没烤好的鱼递给赵云。
扫了一眼书信,看到署名处,刘标不由乐了。
诸葛亮对刘标一向很敬重,是不会用这种一长串的署名的。
用这种署名是在暗示刘标:信的内容不保真,看个乐乎就行。
周瑜不了解其中的门道,误以为这个署名是诸葛亮给刘标写信时的惯例,故而不敢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