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建安三年,西楚烽烟起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苦的流民。”
    “你竟然说这谷粮是镇东将军运来的,岂不知羞?”
    “来人,将这个卑劣小吏绑了,押往许县。本相要奏明天子,参镇东将军贪功之罪。”
    彼其娘也!
    魏续气得肺都快炸了。
    见过无耻的,没见过这么无耻的。
    袁涣借的?
    我怎么不知道!
    见魏续就要拔刀,侯成连忙拉住魏续:“魏校尉,我等只有十余亲兵,打不过的。好汉不吃眼前亏,撤!”
    魏续看向杨奉身后的弓箭手,强忍怒气,调转马头:“杨奉,你给等着,你连镇东将军的粮都敢抢,这事没完!”
    杨奉不屑冷哼,也不派人追,招呼军士入城清点谷粮。
    得知城中竟有谷粮五千石,杨奉的眼都直了。
    当即就强征了砀城外的流民,要将谷粮都运回附近的下邑城。
    赈济流民?
    杨奉要赈济早赈济了,又岂会等到现在。
    拿谷粮养军才是最重要的。
    乱世有军,才有地位。
    这是杨奉认定的道理!
    至于流民的生死,杨奉压根不在意:都流民了,早就该死了,活着也是浪费粮食。
    魏续和侯成一路冒着寒风跑回彭城,脸和手脚都冻伤了。
    “温侯,杨奉那厮不仅抢了砀城的谷粮,还要擒我等去许县问罪参温侯之罪。”
    “若非我等跑得快,都见不到温侯了。”
    魏续一把泪一把心酸。
    自来了徐州后,魏续还没受过这么大的委屈。
    差点命都没了!
    若不能报这仇,魏续念头难以通达。
    侯成也是气恼不已,本想着这次去抚民能立些功劳多赚点赏赐,不用再守城门艰苦度日了,没想到杨奉会无耻到这种地步。
    吕布在仔细听了魏续和侯成的描述后,没有发怒,只是淡淡的开口:“本侯知道了,下去养伤吧。”
    魏续和侯成对视一眼,虽然疑惑,但也停下了哭诉,自去寻医养伤。
    待两人一走,吕布的眼神也变得犀利和森寒。
    “杨奉这厮,竟然真的敢来抢粮!还想擒魏续和侯成去许县,这是有恃无恐啊。”
    “孟临猜得没错。曹操这黑瞒见袁术势弱,就想寻机治本侯的罪。”
    “呵呵,本侯又岂会是坐以待毙的。”
    “这就拿了梁国,这黑瞒又能奈我何?”
    吕布眼中凶光闪烁。
    杨奉频频不敬,早让吕布不耐烦了,卧榻之侧,又岂容贼寇酣睡!
    “秦宜禄,去将孟临找来。”
    ......
    城中西市。
    寒风虽然刺骨,但聚拢的百姓不少。
    刘标架起了三足空心的圆口鬲器,鬲中倒水,下生火将水烧沸。
    又将底部有许多小孔的甑器放在鬲器上,用麻绳制作的笼子装着刚出生一夜的幼豚放在甑器上,用小火将幼豚蒸出汗。
    看得众百姓惊讶不已。
    “刘都尉,这样蒸了,幼豚就不会死了吗?”一个壮妇问出了众人的疑惑。
    刘标笑容和煦:“刚出生的幼豚,脑少,太冷的时候自身不够暖,所以要用热气助其取暖。”
    “若是不蒸,豚脑受了冻就长不严,十天就得死。”
    “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用此法只是能让这冬季出生的小豚,更容易活下来。”
    “这其中的火候,蒸的时间,都得注意。”
    “我们只是让幼豚能更容易活下来,不是去吃幼豚肉,别真的给蒸熟了。这幼豚也没撒肉可吃。”
    众人大笑。
    刘标懂得多为人风趣又随和,众百姓都愿跟刘标攀谈,不似以前见某些官吏时还得唯唯诺诺生怕说错了话。
    刘标身后,依旧跟着一群自称“稷子门生”的士子在学习和记录刘标的言行。
    众士子都没想到,刘标连如何让冬天产的幼豚更容易活下来都知道,这让众士子对农术更痴迷了。
    农术涉及之广,让众士子只觉这涉及日常耕养的知识都浩如烟海,难以穷尽。
    正说间。
    秦宜禄到来,传达了吕布的召令。
    刘标遂向众人致了声歉,又嘱咐众士子给百姓继续普及农术。
    这群士子平日里记录和整理了不少刘标涉及农术的语录,向百姓普及农术也是日常的事务。
    既是为民办事,也是印证所学。
    农术不是一两日就能学完,也不是一两日就能普及完。
    刘标印证前世所学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尚且只印证了一部分,这是一项长久甚至得耗费一生以及数代人数十代人的精力。
    虽然艰难,但刘标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只要去做,就一定会有收获,哪怕这个收获还很小。
    就如荀子的《劝学》:不积跬步,无以至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