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陈国惊变,曹操三路奇袭徐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标的许诺,让韩胤大喜。
    若淮北能设立义舍,让逃往淮北的淮南民沿途能取谷米充饥,这能活命不少。
    “韩某必在淮南传颂刘公子仁义之名。”韩胤拜谢。
    刘标轻轻摇头:“传颂仁义就不必了。”
    “虽有义舍,但义舍的谷米不会太多;为了防止饥民抢粮,地方吏役也会有非常手段。”
    “既是救民,亦是伤民。”
    韩胤凛然:“非常时期,当行非常手段。刘公子肯立义舍,便是大仁。”
    送走韩胤后,刘标再次拿出了诸葛亮的回书,仔细思考诸葛亮信中良言。
    那句“徐州四战之地,亮居徐州,于事无益”,让刘标的心情也变得凝重。
    不是遗憾诸葛亮不愿意来徐州。
    而是深思诸葛亮对徐州的担忧。
    陈大和张丑组建的情报组织,最近也给刘标传回了不少关键的信息。
    河北的袁绍,亲引大军围攻易京。
    许县的曹操,正挥军战张绣刘表。
    又有消息称,中郎将段煨征讨李傕,夷其三族。
    袁绍和曹操,都在积极的扫灭毗邻的豪杰,以求最终一战。
    袁绍何时南下尚不能确定。
    曹操东征的时间或在今年。
    如诸葛亮信中所言:列国伐交,强则强,弱则亡。
    刘标想积粮筑城以待天时,始终得正面跟曹操打一场。
    赢了,才能以强立足。
    输了,只能以弱衰亡。
    “是时候准备了。”
    “兵役徭役虽然伤民,但不得不为。”
    “聚徐、沛、梁、鲁,七国一郡之力,打一场真正的立足之战。”
    刘标目光灼灼。
    既然决定要打,那就要尽全力。
    .....
    许县。
    曹操班师回朝。
    在南阳大败刘表和张绣,曹操意气风发,走路都有六亲不认的风范了。
    西边的李傕郭汜二贼死了,南边的刘表张绣败了。
    僭越称帝的袁术衰萎了,北边的袁绍还在跟公孙瓒斗。
    黄河以南。
    舍孤其谁?
    “传文若、奉孝来见孤。”
    荀彧是尚书令,曹操呼之即来。
    天子?
    不过是皇位上的泥人,曹操想怎么揉捏就怎么揉捏。
    不多时,荀彧和郭嘉联袂而来。
    “司空!”
    “司空!”
    曹操挥手,示意两人不必拘礼。
    “昔日在长安祸害天子公卿的董贼余孽,除张绣外,皆被荡平。”
    “张绣虽然侥幸活命,但经此大败,难以再在宛城为患。”
    “袁术这个冢中枯骨,在淮南苟延残喘,也不足为虑。”
    “唯有徐、沛的刘备和吕布,是孤的心腹大患。”
    “孤欲再论吕布擅杀梁国国相杨奉之罪,兴兵讨伐。”
    “文若、奉孝,你二人以为可否出兵?”
    曹操小眼犀利凶悍,仿若饿狼。
    徐、沛之地,曹操早就想夺取了。
    若不是顾忌许县周边不稳,曹操也不会等到现在。
    年初杨奉被杀,曹操以“尚需查证”为由,暂时压下了这事。
    倒不是曹操真的想要查证,而是曹操没想到杨奉死得太快,快到还没来得及解决张绣。
    荀彧开口,言简意赅:“许县粮草不足。”
    曹操笑而不语。
    粮草不足?
    那算个事儿吗?
    郭嘉也笑:“文若这是在哭穷啊。”
    “自古善用兵者,役不再籍,粮不三载,取用于国,因粮于敌。”
    “许县粮草不足,徐、沛有,就足够了。”
    曹操捻髯:“奉孝知孤心也。”
    荀彧又道:“虽可因粮于敌,但许县到最近的沛国,也有四百余里。”
    “明公刚征张绣而回,粮草本就紧缺;若要强征粮草,必会令士民嗟怨。”
    “后方若不稳,明公前方征战,也难以安心。”
    见荀彧还在哭穷,郭嘉看了一眼曹操的表情,献策道:“许县粮草皆由文若调度,文若说缺粮那定然是缺粮。”
    “我有一计,可助明公得粮数十万石。”
    荀彧眯眼:“奉孝这是想取陈国之粮?”
    郭嘉讶然:“文若你早有良策在胸,竟不早说?”
    荀彧含笑:“适才相戏,奉孝勿怪。”
    曹操拊掌:“文若和奉孝,跟孤心中所想相同。”
    “陈国多粮,又多劲弩。若能取得陈国的粮弩,来日征讨吕布,定将势如破竹!”
    “孤听闻陈王刘宠和陈相骆俊,跟吕布交好,若是强取,刘宠和骆俊必会倒向吕布。”
    “不妨再说说,如何能让孤兵不血刃就得到陈国的粮弩?”
    郭嘉看向荀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