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没想到吧,我真有前车之鉴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无意,这七子按照“忠勇义仁礼智信”来取名的。
    寻常人自然是不会觉得这名字有什么怪异处,吕布则不同。
    吕布犹还记得,昔日陈珪那句“同时具备忠勇义仁礼智信七德,堪称大德之士。”
    一想到刘备有九个儿子,除了刘标和刘棣外,还按照“忠勇义仁礼智信”来取名,吕布就感觉火气直冒。
    最令吕布不爽的是。
    自长子吕方出世后,吕布不论怎么耕耘都没能生出第二个儿子来。
    反而又生了六个女儿!
    “玄德,你故意的吧!”吕布瞪着眼。
    刘备装傻:“什么故意?”
    吕布想点破刘备的用意,又发现没证据。
    总不能因为陈珪吹捧了吕布,刘备就不能用“忠勇义仁礼智信”给儿子取名了吧?
    哼了哼。
    吕布转移话题:“不提这个。我总觉得曹操没安好心,这种人怎么会忽然要迎孟临登基称帝?”
    刘备笑了笑:“孟临不会同意的。”
    吕布“咦”了一声:“玄德怎会如此肯定?莫非孟临私下里给玄德说了什么?”
    刘备摇头:“不用说,猜都能猜到。孟临做人做事最不喜欢的就是受到约束。”
    “故而,孟临宁可选择受人诟病父为将,子为帝,也要登基称帝。”
    “孟临连我的约束都不想受,又岂会再给自己找一堆的皇帝祖宗?”
    “至于是否顺位,孟临压根就不在意,若不是孟临姓刘,孟临都不一定会用汉这个国号。”
    “用孟临的话来讲就是:我的规矩,就是规矩!”
    “也不知道是谁给曹操出的馊主意,竟然会想出让迎孟临登基这种愚蠢的手段。”
    “呵,这注定是一场失败的谋算。”
    都说知子莫若父。
    刘备对刘标也不缺乏了解。
    毕竟。
    自小带大的长子是什么个性,刘备又岂会不清楚。
    一个能在几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且实践农术的人,又岂会是个受寻常思维束缚的?
    吕布一听,顿觉刘备说得有道理,道:“如此说来,孟临让我等会师许县,是为了将计就计,趁机夺了许县。”
    “只是如此一来,孟临岂不是在孔融等人面前就失了信了?”
    “如今许县可都在传:孟临同意了曹操的条件,会亲自来许县接受百官及名仕的拥护,顺位登基。”
    刘备笑道:“传遍了也没用。只要孟临没亲口对许县的士民说,那一切都可以归之为流言。”
    “想这些也无用,孟临的想法一向出人意料,等孟临到了许县,一切都能明朗了。”
    到了第九日。
    刘标尚未来。
    弘农王妃唐姬则是先来到了许县。
    唐姬来到城门下,表明了身份,直呼太后伏寿出城一见。
    城头守将忙去曹操府邸请命。
    “弘农王妃要见太后?文和,你有何想法?”曹操心中泛起了疑虑。
    如今荀彧被软禁且郭嘉又在荀彧身边盯着,曹操能谋划的也只有贾诩了。
    贾诩不假思索:“刘标性谨慎,应该是想利用唐姬来探太后的口风,好确认这许县城中是否有陷阱埋伏。”
    曹操冷笑:“果然是个小狐狸,孤都伪装重病了,还是对孤放不下戒心。”
    “既然刘标想让唐姬见太后,那就让太后出城,孤到要看看,刘标又能探到什么口风。”
    知道曹操密计的人极少。
    太后伏寿能知道的,也是曹操想让外人知道的。
    故而。
    曹操也不怕让伏寿去见唐姬。
    半个时辰后。
    伏寿出城来到唐姬的马车中。
    两人一个是刘辩的王妃,一个是刘协的皇后,相见泪泣。
    述了衷肠后,唐姬敛容道:“太子刘敦,可是太后亲子?”
    伏寿点头:“是亲子,妹妹为何忽然问起这个?”
    唐姬道:“我来见太后,其实是奉了新帝之命。”
    “新帝有言:若太后想保伏氏和太子周全,就断不可让曹操与百官名仕再迎新帝。”
    伏寿愕然:“这是为何?楚王虽然自立为帝,但毕竟名不正言不顺,若有百官名仕迎接,我母子又甘愿退让,楚王就可名正言顺的继位称帝,岂不是皆大欢喜?”
    唐姬叹道:“太后,你岂能有如此愚蠢的想法?你现在退让了,太子长大之后也会退让吗?”
    “他会不会想,当初年幼不知事,受新帝胁迫才被迫让出皇位?”
    “即便太子不这样想,难保不会有野心之辈假借太子之名想要篡权夺位。”
    “毕竟,太子可比新帝更有顺位资格!”
    “亦或者,支持新帝的百官会不会担心太子今后成为祸乱的根源,提前让太子死于非命?”
    “太后,你可要想清楚了。”
    伏寿久居深宫,哪里想过这么复杂的关系。
    听唐姬这一分析,伏寿冷汗都流出来了。
    想到刘标顺位后太子刘敦的安危,伏寿就感觉心脏突突突的直跳。
    “如今我又该当如何?”伏寿慌了。
    倘若刘敦死于非命,伏寿也没脸再去见刘协了。
    唐姬凝声道:“太后勿慌。只要太后请出一道先帝密旨就行。”
    伏寿一愣:“什么密旨?先帝并未留下密旨。”
    唐姬自怀中取出密旨递给伏寿:“密旨早已经准备。”
    伏寿疑惑的扫了一眼密旨,大惊失色:“先帝死于曹操之手?这,这,这是真的?”
    唐姬冷哼:“先帝正是青壮之年,又岂会暴毙途中?必是曹操暗中所为。”
    “虽然曹操做得很隐秘,但太后并不需要拿出证据,只需要请出这道密旨,让天下人评判即可。”
    “明日新帝抵达许县,太后可当着百官名仕之面,控诉曹操杀害先帝。”
    伏寿看着圣旨,心中忐忑:“倘若这密旨被人搜了去,我母子如何能保命。”
    唐姬笑道:“这密旨是太后今日出城带给我的,至于太后,我这有一件亵衣,请太后换上。”
    伏寿见亵衣上,血书大字:列祖列宗在上,不孝子孙刘协,将以一死,诛曹贼之心。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