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上铺凤雏,下铺卧龙,如今又多了个室友:老四陆四郎来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绝天下,不愧稷子之名啊!”
    刘标大笑。
    这样的夸赞,刘标是很受用的。
    能在乱世中开辟“桃源”之地,刘标自问无愧于心。
    徐州的强,不仅仅是军事上的强,还是民生的强。
    城门口到衙署沿途,那一个个热情的呼喊“稷子”的士民百姓,以及“敢”跑到刘标身边送小饰品的孩童,更让陆议惊叹。
    士民百姓呼喊“稷子”,不是刻意的呼喊,更像是日常的招呼;孩童也不是刻意的要给刘标送礼,更像是有了好东西后忽然看见了刘标就想去分享。
    就如同出门碰上邻居,随口问了一句“吃了吗”一样,简单而朴素,没有过度的心思。
    能得民心如此,陆议平生仅见!
    刚到衙署。
    吕布满脸红光到来。
    “孟临,本侯有儿子了!”
    “啊哈哈哈——”
    吕布笑得跟个小孩似的,抱着襁褓中的幼子就来向刘标炫耀。
    中年得子,这其中的快乐寻常人是难以理解的。
    “恭喜温侯,可有取名?”
    刘标上前接过襁褓中的婴儿,逗了几下,就惹得婴儿咯咯大笑。
    吕布更乐:“这小子一见到孟临就笑,不如孟临你替本侯想一个。”
    刘标不假思索:“不如叫吕方吧。”
    “方,即正直。《至言》有云:使皆务其方,以高其节,则群臣莫敢不正身修行尽心,以称大礼。”
    “《管子》亦云:夫王者之心,方而不最。”
    刘标这引经据典的。
    吕布虽然听不懂,但感觉很厉害。
    只不过。
    吕布不知道的是,刘标单纯的只是想到了水浒传的小温侯吕方。
    引经据典不过是掩盖刘标内心的小趣味罢了。
    总不能告诉吕布:某水浒传的小说中,有个叫吕方的自称小温侯吧?
    “那以后就叫这小子为吕方了。”
    “啊哈哈哈哈——”
    吕布乐不可支。
    等将吕方交给侍女后,吕布这才看向陆议:“你就是吴郡陆议?听孟临说,你有丞相之才。”
    陆议没想到刘标对自己的评价竟然这么高,连忙道:“是伏波将军过誉了。我才能平平,也就一县之才。”
    吕布大笑:“丞相之才和一县之才,这差得可就远了。”
    “年轻人的个性要张扬一些,你又不是那群腐儒老头,学什么谦逊。”
    “你瞧孟临,在本侯面前就从来不谦逊。”
    刘标笑道:“温侯,你这话就不对了。小婿在你面前,一向温文尔雅,谦逊守礼。”
    吕布鄙视道:“孟临,你说这话你自己信吗?温文尔雅谦逊守礼的人会自诩温文尔雅谦逊守礼吗?”
    庞统则道:“孟临的确温文尔雅谦逊守礼,只不过不会在温侯面前。”
    刘标惊呼:“士元兄,你可是我义兄,你这胳膊肘不能拐向温侯啊。”
    吕布瞪着眼:“本侯还是你岳丈呢!”
    陆议还是第一次见到这等“没规矩”的聊天,一时间有些愣,又有些羡慕。
    不用顾忌尊卑,不用在乎俗礼,这才能真正的心安。
    聊了一阵。
    陆议又言及正事,将孙静的书信递给吕布。
    吕布对这些杂事没兴趣,又直接将信给了刘标,又交代了几句,就急急的跑去看幼子吕方了。
    扫了一眼信中的内容,刘标也知道了孙静的想法,轻叹道:“孙昭义品行,令人钦佩。”
    “伯言,你回去告诉孙昭义,我既然答应了让他当这南部九郡之主,就不会疑他。”
    “以孙昭义的才能,足以当好这南部九郡之主。”
    陆议欲言又止。
    刘标笑道:“伯言有话,不妨直言。”
    陆议凝声道:“恕我直言。孙昭义如今不太适合当这南部九郡之主。”
    “如今孙昭义是以扬州刺史严象的名义号令五郡,既是向伏波将军表明态度,也是希望这南部九郡能分属荆扬。”
    “荆南四郡属于荆州,又岂能不听刘荆州的号令?”
    “扬州本有六郡,九江、庐江皆在江北,会稽、吴、丹阳、豫章都在江南,孙策又分豫章部分县置庐陵。”
    “如今严象有虚名无实权,何不以九江太守关羽总督扬州,配合严象治理扬州?”
    “如此,朝廷得了名义,伏波将军得了实利,暂时不会因为扬州事而跟朝廷起冲突。”
    “我观扬州刺史严象此人,文武兼备,德行甚佳,虽然是荀彧举荐给曹操的,但严象也是心存汉室的忠义之人。”
    “以伏波将军如今的名望,若能与严象结交,且将农术也分授严象,助严象在扬州安抚流民,严象未必会偏向曹操。”
    “扬州士民,亦会感念伏波将军的仁德,而令民心依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