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我三叔能武也能文,传国玉玺一砸,袁绍头都晕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袁绍低头沉吟。
    片刻。
    袁绍又问:“公则,你觉得以显甫之才,能否跟刘标媲美?”
    郭图一愣。
    明公你这话,问得我很不好回答啊。
    就袁尚那水平,十个袁尚也抵不过一个刘标啊。
    只是考虑到袁尚是袁绍最疼爱的儿子,郭图又不好明言。
    毕竟。
    郭图不是田丰,不会直愣愣的就跑去跟袁绍说:明公,你在跟我戏言吗?
    斟酌了语句,郭图违心道:“若论才干,尚公子跟刘标是不分上下的。”
    “若论地位,尚公子是不如刘标的。”
    “毕竟刘标是刘备的嫡长子,且刘备的次子还只是个襁褓中婴儿。”
    郭图是会说话的。
    先肯定了袁尚的才能可以跟刘标不分上下,又论述了袁尚的地位不如刘标。
    潜意思就是:现在让袁尚去跟刘标对抗,袁尚虽然会败,但非战之罪。
    袁绍听到舒坦,笑道:“显甫是孤几个儿子中,最像孤的。虽然手段还很稚嫩,但假以时日必也能独挡一面。”
    夸了最疼爱的儿子,袁绍又问道:“公则以为,显思的才能比起刘标如何?”
    郭图感到头疼不已。
    都违心的夸了袁尚了,还要违心的夸袁谭吗?
    明公你是真的一点数都没有吗?
    暗暗叹了口气,郭图再次违心:“谭公子是刘标的义兄,岂有兄不如弟的道理?”
    “昔日袁公路自恃其才,不也要向明公低头吗?”
    “只是谭公子跟尚公子一样,虽然才能跟刘标不相上下,但地位不如刘标。”
    说到这里。
    郭图又起了试探之意。
    在对袁谭和袁尚的态度上,郭图是偏向于袁谭的。
    倒不是认为袁谭就一定比袁尚强,而是因为审配和逄纪如今是袁尚的左膀右臂。
    若郭图支持袁尚,今后必然在审配和逄纪之下。
    反之。
    若郭图支持袁谭,以大将军府主事第一人的身份,足以成为袁谭麾下第一人。
    至于辛评,论名望论地位都不如郭图,如何能争?
    “我知道尚公子最像明公,只是这兄弟之争是争天下的大忌。”
    “孙权被孙静流放,根本的原因就是孙权跟孙贲孙辅等孙家兄弟相争,让刘标觅到了机会。”
    “昔日大将军何进会死于宦官之手,也是因为兄弟相争引起的。”
    “依我之见,大将军未定天下前,切不可对谭公子和尚公子有任何的偏袒。”
    “尤其是谭公子,他毕竟是刘标的义兄。”
    “若刘标先被灭,谭公子可助大将军拉拢刘标麾下文武;若曹操先被灭,谭公子也可助大将军怀柔刘标。”
    “当然,我个人是认为尚公子更优秀的,只是天下未定前,我只想为明公考虑,不想提前为尚公子和谭公子考虑。”
    郭图循循善诱,既表达了试探之意,又很好的把握了袁绍的心理。
    毕竟。
    袁绍还没死呢,支持袁谭或者支持袁尚,都是对袁绍的背叛!
    袁绍认真听了郭图的分析。
    顿觉郭图说的很有道理。
    袁绍点头道:“公则勿忧,孤不是先帝,又岂会轻易偏袒显思和显甫?”
    “且让二人再治理州郡几年,再看两人优劣。”
    跟郭图商议了细节后,袁绍又加派了人手去许都和徐州方向,打探曹操和刘标的反应。
    果如郭图预料。
    曹操和刘标,都派了使者来河北。
    袁绍对郭图的判断更信任了。
    在袁绍的刻意安排下。
    郭嘉曹丕,跟孙乾张飞,几乎在同一时间抵达了邺城门口。
    “郭奉孝,你怎么也来邺城了?”
    张飞瞪着环眼,热情的打着招呼。
    “俺来邺城前,孟临三番五次的叮嘱俺:说跟你一见如故惺惺相惜,本欲跟你结义为兄弟,不曾想落花有意流水无情。”
    “哎,曹操有什么好的,你非得跟着曹操?”
    “是彭城的水土你不服吗?”
    “若真是水土不服,等来日俺打破许都,你也可以呆在许都。”
    “俺跟你讲啊,这人生在世,知己难逢,弃暗投明,才是正途啊!”
    孙乾在张飞身后,正襟而立。
    看着张飞“标里标气”的模样儿,忍不住嘴角一勾。
    没想到来的竟然是郭奉孝!
    我可算是解脱了。
    这一路上,孙乾可遭罪了。
    时不时的向孙乾打听,是否认识如诸葛亮庞统陆议一般年龄且又才智不凡的俊彦。
    这让孙乾头疼不已。
    世间奇士俊彦,本就难寻,竟然还要限制年龄!
    诸葛亮是徐州人,庞统是荆州人,陆议是扬州人,刘标是幽州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