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庞统打造三道防线,刘标再启战略粮仓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了?
    “是,是魏续放的。”吕布被刘标“忿忿”的目光盯得不自在,下意识的推给了魏续。
    魏续一听,立即叫苦:“温侯,不是我放的。你只说了将曹操的女儿绑了喂鱼,没说杀刘艾啊。”
    吕布瞪眼:“本侯没说,你就要放吗?若你杀了刘艾,刘艾会当殿控诉本侯吗?”
    “罚你半年俸禄!”
    侯成暗笑:魏续啊魏续,你这个时候找什么存在啊,半年的俸禄没了吧,哎,想想都觉得开心啊。
    刘标没兴趣争论,打了个哈欠继续拽瞌睡。
    见状。
    吕布打了个哈哈:“贤婿啊,你先别急着睡。给本侯说说,都商讨了什么对策?”
    刘标抬起眼皮:“迁民。”
    “迁民?”吕布蹙眉:“挺耳熟,好像在哪里听过。”
    想了许久,吕布都没想起在何时听过,干脆不想了:“孟临仔细说说,怎么迁民?。”
    吕布的反应,刘标早有所料,能记得住就怪了。
    “迁民令早在半个月前就传往诸县,沿途的义舍,袁相也准备了多日。”
    “原本诸县百姓眷恋故土,响应者很少;如今温侯被贬庶人,睢阳、谯县等前方城池都会撤兵。”
    “是留在故土等着被曹操强迁,还是主动迁徙到彭城及丰、沛、萧、相等县,就看诸县百姓自己的选择了。”
    虽说要迁民,但刘标没有采用曹操强迁的方式。
    依旧是愿者响应。
    这半个月以来,众吏的主要精力其实都在迁民宣传上。
    按庞统的要求,务必要将迁民告示传到鲁、梁诸县以及沛国的谯县等县乡亭里。
    有没有百姓响应不重要,百姓知道最重要。
    只不过吕布的关注重心一向不在民生内政,故而只是觉得耳熟想不起再哪里听过。
    曹操强行让刘协罢黜吕布的左将军以及将吕布贬为庶人,看似让吕布吃了憋,实际上刘标也是在借此机会让诸县百姓选择立场。
    是跟着曹操,还是跟着吕布。
    待刘标详细说了迁民之事后,吕布这心中的焦躁才少了许多。
    吕布被贬的消息,很快传到了诸县。
    接到命令的高顺、张辽、舒邵等人,也开始撤兵。
    这一撤兵,原本静观其变的百姓就慌了。
    尤其是受曹操兵祸影响最重的梁国,得知曹操可能会再次出兵东征,再也忍不住了。
    曹操要去东征彭城,沿途必然劫掠。
    本就缺衣少食了,再被劫掠,还能活命吗?
    惊慌的梁国百姓,也相继响应迁民令。
    留在梁国极有可能会饿死,去了彭城能安身立命,这个选择题很好选择。
    其余诸县,亦是如此。
    曹操的名声太凶残,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相对于百姓,诸县的世家豪族相对就没那么积极了。
    世家豪族家大业大,不是轻易能割舍的。
    大部分都留在了原籍,还趁机强征了不少流民,接纳被人遗弃的田宅。
    刘标也不强求。
    人各有志,撞了墙后自然就会明白了。
    曹操可不是良善,抢不到百姓的钱粮,世家豪族的钱粮难道就不会去抢了?
    这些县,平日里该纳税得纳税,曹操来了刘标不保证会救。
    这次大规模的迁徙。
    根据诸县的初步统计,预计会让彭城及其周围增加八万户,三十余万人。
    虽然不多,但豫州本就是战乱重灾区,能将梁、鲁、沛的百姓迁徙八万户到彭城及其附近,已经是远超预计了。
    庞统跟刘标商讨的时候,都只预计了五万户。
    这其中,刘标的“稷子”名声功劳不小。
    对百姓而言,最重要的是衣食无忧且能苟全性命于乱世。
    在迁民的同时。
    庞统又制定了以彭城为中心,在芒砀山、泗水、获水、睢水一带打造战略防线。
    高顺驻兵小沛,校尉曹性驻兵丰县,校尉侯谐驻兵广戚,都尉毛晖驻兵留县,打造泗水北部防线。
    张辽驻兵砀县,校尉宋宪驻兵萧县,校尉侯成驻兵芒砀山,都尉徐翕驻兵杼秋,打造芒砀山、获水西部防线。
    舒邵驻兵相县,中郎将许眈驻兵竹邑,都尉章诳驻兵梧县,都尉吕由驻兵符离,打造睢水南部防线。
    吕布则引刘标、庞统、魏续、成廉、秦宜禄等将坐镇彭城,琅琊国臧霸等众,暂留原城不动。
    三道防线之外,鲁、梁、沛的其余诸县,吕布不留亲信不驻兵,只纳税。
    庞统的战略防线,让吕布惊喜不已。
    在这之前,吕布只想多打下城池分兵驻守,从没想过还能用这样的方式打造核心防线。
    等迁民完成,彭城以及北、西、南三道防线,可聚民十三万余户,五十余万人。
    诸城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