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族的掣肘。”
“袁氏天下,必将永世长存!”
袁绍面色一喜:“若真能如此,子远当为首功。”
许攸“谦逊”而道:“皆是明公英明神武,非我功劳。”
袁绍心情大悦:“子远莫要谦虚,孤与你相识多年,你的才能孤又岂会不知?”
“孤若提议南征,田丰、沮授等人必会反对,今日耿苞因孤而死,孤不得不小心谨慎。”
“刘备已领徐州四年有余,又勾连吕布连退袁术和曹操之兵,如今在徐州已然成势。”
“若能以刘备吕布为援,同讨曹操,料想田丰、沮授等人也不能反对。”
“孤有意遣使去徐州结盟,子远以为如何?”
许攸摇头:“刘备能坐稳徐州四战之地,麾下定然有能谋大势的智士。”
“如今明公坐拥河北四州,俨然成了方今天下最强的势力,刘备未必会助明公去攻曹操。”
“冒然遣使结盟,恐遭刘备算计。”
“倘若刘备假意结盟,暗中又助曹操,明公胜则无忧,败则丢了大势。”
“不如先令青州的长公子去徐州拜访刘备的长子刘标,以作试探。”
袁绍低头沉思。
能坐稳一方的豪杰,都不是傻子。
明知道袁绍势大还去帮袁绍打曹操,若无利益傍身,跟找死没什么区别。
刘备想要什么利益傍身,袁绍也不清楚,让青州的袁谭去徐州试探,倒也不是坏事。
想到这里,袁绍同意了许攸的提议:“既如此,孤这就派人去青州,让显思去拜访刘标。”
“若刘备有意,可让显思趁机迎公路那可怜虫来邺城,以示刘备结盟的诚意。”
提到袁谭。
袁绍脸上又多了几分愁容:“孤有三子。”
“长子显思聪慧温和、能谋善战,次子显庸气度不凡、宽裕有度,三子显甫勇力过人、姿容不俗。”
“三子都似孤,令孤难以抉择。”
袁绍这潜台词就是:
孤的聪慧温和、能谋善战被长子显思继承了。
孤的气度不凡、宽裕有度被次子显庸继承了。
孤的勇力过人、姿容不俗被三子显甫继承了。
孤,实在是太优秀了。
孤的三子,竟然都只继承了孤的一部分优秀。
子不类父,孤烦忧啊。
饶是许攸,也忍不住嘴角抽了抽。
夸儿子也不是这么夸的!
许攸简单附和夸了几句,就借故离开了。
袁绍则是愁容不减。
次子袁熙最近提了个令袁绍很不满的要求,袁熙要娶故上蔡令甄逸的幼女甄宓。
中山甄家虽然是名门之后,但传到甄逸的时候就没落了。
甄逸只是个小小的上蔡令,死得还早。
甄逸的长子也死得早。
甄逸的次子虽然年少举孝廉又被辟为大将军椽、曲梁令,但也在前年病逝。
甄逸的幼子甄尧虽然还在,但才能平平也未及冠。
换而言之,袁绍看不上甄家了。
世家联姻,联的就是底蕴。
甄家的男人都要死完了,更别提有才能的男人了。
若甄尧也早逝,联姻甄家对袁绍几乎无利可图。
就因为甄宓貌美贤惠?
世家大族从不缺貌美贤惠的女子,缺的是这女子能不能附带几个能人。
汉武帝纳妃卫子夫,就得了卫青、霍去病和霍光。
袁绍也希望袁熙能向刘标看齐,娶个对袁氏有帮助的能人女。
即便不能附赠如吕布、张辽、高顺等一批猛将,也附赠几个内政大才。
密令传到青州。
袁谭见令大喜:“若能办成此事,我在袁家的地位定能再高三分。”
虽然袁谭名义上被过继给了袁绍的亡兄袁基,但袁谭实际上依旧是袁家的长公子,袁家的基业袁谭也是有继承的机会的。
能不能继承袁家的基业,就看谁的本事更胜一筹了。
带上心腹华彦和孔顺,袁谭兴致勃勃的来到彭城。
刘备的长子刘标,袁谭也早有耳闻。
能以农术获得“稷子”之名,在这个儒学为尊的时代,也称得上“凤毛麟角”了。
马车在彭城门口被拦下。
孔顺蹙眉喝道:“这是青州刺史的车驾,尔等走卒,竟也敢阻拦?”
几个走卒闻言顿时起了精神。
哟呵?
来了!
“青州刺史的车驾跑徐州来作甚?可有文书?”
“没文书,给钱也行。”
“若不给钱,你们是入不了城的。”
“瞧你穿的都是绫罗绸缎,想必也不缺钱。”
几个走卒你一言我一语,气得孔顺怒火直冒:“竟敢当众拦驾收受贿赂,这是你们的意思还是刘标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