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既然决定要打,那就要狠狠的打,袁神启动(为抄评论加更)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臣服也只是权宜之计。”
    “若见曹操势弱,马腾韩遂亦可再投明公。”
    袁绍听沮授说的精妙,不由拊掌:“监军之策甚善,若战场在河内和关中,刘标就无法直接介入战场。”
    “最多是骚扰孤或曹操的后方谋取小利。”
    田丰则道:“话虽如此,但也不得不提防曹操跟刘标暗中结盟。”
    “曹操将兖州兵马都调入东郡,也可能是将兖州东部的任城、泰山和东平划给了刘标。”
    “倘若明公大军调往河内,刘标又趁虚取青州,对明公也颇为不利。”
    袁绍蹙眉:“许都有消息传回,董承奉衣带诏讨贼时曾与刘标约定,刘标在元宵前举兵,董承为内应。”
    “只因董承谋事不密被曹操诛杀,刘标才未能诛灭曹操。”
    “曹操又岂会再跟刘标结盟?”
    田丰道:“如今董承等人都死了,许都传回的消息也真假难辨。”
    “不可不防。”
    袁绍又看向审配逄纪郭图等人。
    郭图欲言又止。
    逄纪则是直言开口:“明公,谭公子跟刘标是义兄弟。”
    “虽然如今立场不同不能因私废公,但有谭公子守青州,我料刘标也会用兵迟疑。”
    “谭公子在邺城,待的时间太久了。”
    “若是南北无战事,谭公子在邺城长待也可以;只是如今战事将起,若再让谭公子待在邺城,不合时宜。”
    袁绍沉默。
    袁谭和袁尚的嗣子之争,已经几个月了。
    袁绍没有明确表态立谁为嗣子,一直都在纵容袁谭和袁尚相争。
    若没有人支持袁谭,以袁谭过继给袁基的身份是没资格参与嗣子之争的。
    奈何支持袁谭的将吏不少,袁绍又不能强立袁尚。
    否在内乱必生。
    袁绍现在也理解为什么灵帝昔日迟迟不肯立太子了。
    在对待子嗣上,袁绍跟灵帝一样。
    既偏爱幼子,又顾忌废长立幼会引发内乱。
    因此。
    袁绍也跟灵帝采取了一样的方式,不立嗣子,纵容相争。
    就看谁能争得过谁。
    若袁谭争赢了,袁绍也认了。
    若袁尚争赢了,就皆大欢喜。
    然而。
    这样相争的风险也不小,嗣子相争需要时间。
    若是时间不足,刘辩和刘协就是下场。
    见袁绍沉默,逄纪又给审配使了个眼色。
    两人都是支持袁尚的,这想法也是类似。
    审配出言劝道:“我知明公有考校谭公子和尚公子之意,不如给谭公子和尚公子立下赌约。”
    “谭公子守青州,尚公子攻河内。”
    “若谭公子守住了青州,就由谭公子当嗣子;若尚公子攻破了河内,就由尚公子当嗣子。”
    “如此,谭公子不会觉得明公偏袒,尚公子也能显现本事。”
    “且又能应对当前局势,既可以将战场定在河内和关中,又不担心刘标谋取青州。”
    袁绍眼前一亮。
    就连沮授和田丰都忍不住投去了惊讶的目光。
    审配这招颇为高明。
    袁谭一直不服袁绍偏袒袁尚,觉得袁尚只会待在邺城坐享其成。
    因为青州是袁谭攻下来的。
    若袁尚能攻下河内,不仅能让袁谭闭口,还能让袁尚树立军中威望。
    让袁谭守青州就更妙了。
    刘标虽然占了荆徐扬三州,但短期内能调动的兵马只有徐州兵。
    袁谭以一州之兵守一州之兵,不会比袁尚攻河内艰难。
    这比试也就相对公平。
    袁谭为了争嗣子,又必然会死守青州。
    袁绍又看向郭图。
    嗣子之争,沮授和田丰虽然有劝袁绍“废长立幼取祸之道”,但实际上是保持了中立。
    审配和逄纪是挑明了要支持袁尚,郭图虽然没有挑明但跟袁尚不和。
    实则已经是偏向了袁谭。
    既然审配和逄纪开了口,那袁绍也得问问郭图的想法。
    郭图沉吟片刻,道:“虽说这是让谭公子和尚公子对赌,但明公的重心在河内,此战是必胜的。”
    郭图是个会说话的。
    先断言此战必胜,让袁绍的心情变得很不错。
    很快。
    郭图话锋一转:“刘标在徐州兵精将勇,吕布、赵云、张辽、太史慈,皆是骁勇善战之辈。”
    “其义兄庞统号称凤雏,又有神鬼莫测之能。”
    “若让谭公子独自对阵刘标,我认为是难以守住青州的。”
    “谭公子当不了嗣子事小,坏了明公部署事大,倘若青州丢了,明公即便在河内赢了也只能退兵。”
    “故而我以为,可让沮监军暂回幽州,与熙公子引幽州兵入渤海。”
    “若沮监军认为谭公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