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传国玉玺、城池、人,你敢给,我就敢拿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出兵除非刘标傻了。
    想卖了袁绍还让袁绍数钱,就得在袁术和孙策身上想办法。
    刘标回城,将心中的想法告诉庞统:“我虽然答应袁谭让袁术北上,但我不想让寿春落入旁人之手。我欲得寿春,士元兄以为可否?”
    庞统沉吟良久:“以彭城为中心的对曹防线,尚未打造完成,若此时再得寿春,分兵乏力。”
    刘标摇头:“不用分兵,用袁术旧部守寿春就足够了。袁术麾下的韩胤和桥蕤,跟我有旧。”
    “可用韩胤为寿春令、桥蕤驻兵寿春,控寿春、下蔡、钟离等县,与家父在盱眙、淮陵等地的部署相互呼应。”
    “我再派稷门学子入寿春协助韩胤招募流民、组织耕织,足可保住寿春城。”
    “保住了寿春,整个淮水都在掌控。”
    以前不抢寿春,是用兵艰难且夺了也难守。
    如今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寿春,刘标不想将寿春这座淮水重城拱手让人。
    尤其不能让给江东的孙策。
    等时机到了,刘标就将张辽部署到寿春,让江东的豪杰领略何为“八百虎贲踏江去,十万吴兵丧胆还。”
    诚然。
    徐州四战之地,很难防守。
    可若在徐州外,将西面的豫州、北面的兖州、南面的扬州,部分险城重城控制在手中。
    徐州的千里沃野,就会成为最安全的粮仓、盐场、矿场,成为最繁华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庞统蹙眉沉思。
    刘标虽然提出了战略构想,但具体如何实施庞统得仔细的推敲。
    良久。
    庞统徐徐开口:
    “袁术是伪帝,若只用袁术旧部守寿春,曹操部署的扬州刺史严象或会勾结孙策攻打寿春。”
    “寿春名义上得由我们的人坐镇,才能震慑严象和孙策。”
    “淮南水路交错,扬州多船,倘若孙策引舟船沿肥水北上淮河,即便寿春依靠城池挡住了,周围县乡也会被兵祸肆虐。”
    “故而在寿春以南,还得再建一座城池拱卫寿春。”
    “这对镇守寿春的大将要求极高,既要懂水战和陆战,又要懂筑城。”
    “温侯和刘徐州麾下,又都是北方将领,统虽能谋,但无大将可用啊。”
    刘标低头寻思一阵,道:“既要懂水战和陆战又要懂筑城,我倒是有个合适的人选。”
    庞统微微惊讶:“孟临想用谁?”
    刘标笃信而笑:“我二叔关羽乃是河东人,既会水也会船,后又跟着家父征伐多年,通晓陆战。”
    “这两年在广陵跟着广陵太守陈登在邗沟旁修建匡琦城,对筑城也有些心得。”
    “如今下邳陈家举族依附家父,有陈登在广陵,足以应付。”
    “有二叔坐镇寿春总督诸县,定可满足士元兄的谋划。”
    庞统更惊:“关将军竟有如此神威?”
    刘标大笑:“我会将士元兄的夸赞一并转告给二叔的,二叔平日里虽然不苟言笑,但心底其实最喜被夸赞。”
    有庞统的擘画,刘标对淮南的防守阵容更清晰了。
    关羽坐镇寿春总督诸县,修建合肥新城,然后再将张辽派往合肥新城。
    等寿春合肥防务打造成功。
    别说孙权了,哪怕孙策亲上也得折戟沉沙。
    跟庞统仔细商议了细节后,刘标又去寻了吕布,然后派许汜火速前往寿春。
    袁术如今在寿春度日艰难。
    甚至于还想过主动去投奔以前的部曲雷薄陈兰,结果雷薄陈兰拒绝了!
    昔日的四世三公嫡子、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第一个称帝的袁家贵子,竟也沦落到连山贼都嫌弃的地步。
    当许汜来到寿春时,袁术设的宴都显得极为寒酸。
    “这是温侯之婿、刘徐州之子、彭城农都尉刘标给袁公的信,请袁公过目。”
    听到许汜只称“袁公”不称“明上”,袁术颓废的内心又多了几分挫败。
    信的开头,是《赠后将军书》。
    刘标的信,还是一如既往的风格。
    后将军是袁术讨董时的官职,也是袁术最高光的时期,差点就将董卓给灭了。
    刘标以后将军相称,让袁术不由又多了几分感慨。
    【将军乃豪门贵胄,若北投袁绍必受其辱,若南投孙策必遭猜忌。
    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当以三尺剑立不世功名,是王是寇,是对是错,自有后人评。
    以将军身份,即便势穷也当有不屈之心,纵是身死也当有豪雄之气。
    我虽然与将军有仇,但也不想见将军受辱而亡。
    若将军肯让出寿春且献上传国玉玺,我可对洛水起誓,庇护将军的家眷以及追随将军的忠吏及其家眷。
    ......】
    袁术看着许汜,眼神瞬间变得森寒:“许汜,你可知这信中内容?”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