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决漳河之水?可以啊,曹操你来决,名声我来得,合作要愉快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
    “韩公为了大汉,竟愿意折寿用此计!韩公真乃大汉忠臣也!”
    “请奉孝兄转告韩公,我一定会备齐粮草,只等破了城池后就亲自去救助邺城士民。”
    “绝不会再让韩公背了骂名后,还要耗费粮草。”
    “徐州虽然不够富裕,但只是救个急,还是可以支撑的。”
    看着刘标信誓旦旦的起誓,郭嘉只感觉胸口一阵起伏。
    果然!
    跟明公预料中的一样。
    刘标压根就不可能同意一起决漳河之水这样的战术。
    “楚公,这好处不能你一个人拿了啊。”郭嘉语气幽幽,似有怨念。
    刘标故作不懂,“豪迈”道:“这我懂!”
    “破城之后,我只负责出粮草救助邺城士民。”
    “等大水退后,这邺城还是归韩公,我不占魏郡一城,也不带走魏郡一人。”
    “只需将冀州的渤海、清河、河间、安平,以及幽州的涿和右北平给我就行。”
    “并州也尽数归韩公!”
    郭嘉咬了咬牙:“楚公,粮草你出,救助邺城士民需要以韩公的名义。”
    刘标的表情多了几分怪异:“奉孝兄,你这是在跟我戏言呢。”
    “我出粮草,还得以韩公的名义,我甚至不能分到魏郡一城一民。”
    “那我来邺城作甚?韩公一个人打就行了。”
    “不如这样,我现在就撤回徐州,韩公想要的名和利,都不用担心我去抢。”
    “如何?”
    刘标现在,颇有高祖之风。
    反正青州到手了,冀州和幽州能要则要,要不到就算了。
    今后再以青州为跳板,去攻略冀州和幽州就行。
    最多是。
    在江陵、南郡,以及彭城部署重兵,用于防范曹操。
    虽然比起直接灭袁绍花的时间更久,但不用给曹操让利太多。
    曹操想得邺城?
    可以!
    黑锅自己背!
    别想着让刘标来背锅。
    郭嘉听得气闷:“楚公,你当真要如此?”
    “倘若现在撤了兵,今后想再灭袁绍机会就不多了。”
    “你就不担心,韩公跟袁绍暂弃前嫌,联手攻略楚地?”
    刘标轻笑:“袁绍接连败阵,又还能活几年?”
    “袁绍的确可以跟韩公结盟,可袁绍的儿子会不会跟韩公结盟呢?”
    “三国鼎立,本就是我生你死的局面,不可能有长久的同盟,也不可能有长久的敌人。”
    “我其实是无所谓的。”
    “毕竟。”
    “不论是荆州扬州,还是徐州青州,都称不上中原的腹地。”
    “这袁绍若是不死,第一个要打的是韩公。”
    “这袁绍若是死了,袁尚要打的还是韩公。”
    “我只需要守住关津隘口,坐观韩魏争锋,就足够了。”
    “又何必劳民伤财,让军士百姓怨恨我呢?”
    “奉孝兄,其实还有个更好的办法,你想不想听听?”
    刘标的“无所谓”态度,让郭嘉心中更是烦闷。
    倘若刘标真的撤兵了,还真拿刘标没办法。
    打江陵南郡?
    且不说北方军士去了南方水土不服。
    这荆徐犄角之势已经形成,去的兵少了打不过刘备,去的兵多了又得提防刘标来攻。
    打急了眼,袁绍肯定会优先打曹操。
    倒不是袁绍偏爱刘标,单纯因为:离得近!
    自古以来。
    远交近攻。
    只有打近的,才能将防线向前推进。
    若是打远的,打下来也没办法守住。
    打徐州,同样是这个道理。
    在有袁绍势力存在的情况下,曹操在军事上威胁不到刘标半分。
    想到这里。
    郭嘉只能附和问道:“什么办法?”
    刘标笑了笑:“其实很简单,分兵!”
    “我知道韩公已经调动了凉州兵马去打并州,可再派人去黑山招降张燕,借黑山军军势将并州和冀州分割。”
    “我再兵向渤海、清河、安平、河间。”
    “袁绍见状,必不敢再死守邺城。”
    “待其分兵,就可在城外克敌。”
    “岂不是比决漳河之水灌城,更为有效?”
    郭嘉眉头蹙得更紧:“既如此,为何你当初要邀请韩公在魏郡会师?岂不是多此一举?”
    刘标摇头:“这可不是多此一举!”
    “若韩公不来,又如何能让河北士民相信我与韩公有灭袁绍的决心?”
    “袁绍本就深得河北士民的民望,有这民望在,袁绍如虎添翼。”
    “要灭袁绍,就得先折断袁绍的虎翼,让河北士民畏惧韩楚兵威,只敢自保方为上策。”
    “除此外。”
    “这也是我和韩公,相互表达同分魏国的诚意!”
    郭嘉不死心再问:“楚公真不愿意跟韩公一起,决漳河之水?”
    “我知道楚公爱惜士民,可淹一城士民,就可将整个冀州幽州并州传檄而定,岂不是更能减少杀戮?”
    “分兵之计固然好,却要令河北诸郡县都饱受战祸之苦,造成的杀戮又岂能是邺城一城能相提并论的?”
    刘标心意不改:“奉孝兄,你的道理,我都懂。我也不是迂腐的人。”
    “战争自古以来都是跟天灾并列的人祸,想不死人是不可能的。”
    “可我刚才也说了。韩公若要决漳河之水,我肯定是双手赞成的,不仅如此,我还会提供粮草救助受难的士民。”
    “奉孝兄想减少杀戮,不应该来劝我跟韩公一起决漳河之水,而应该回去劝韩公决漳河之水。”
    “我,只负责提供粮草!”
    郭嘉见刘标油盐不进,知道再怎么劝也不可能让刘标改变主意,只能离去。
    待郭嘉离开。
    庞统自帘后转出,淡淡开口:“孟临,决漳河之水破邺城,的确是个好计策。”
    刘标摇头:“我知道,水淹邺城,如有十万大军相助。”
    “我也知道,若不淹邺城,受战祸波及的士民也更多。”
    “然而我带来的兵马,大抵都遭受过曹操水淹彭城之苦,对水淹城有很强的抵触。”
    “若我跟曹操同淹邺城,军心士气必然受挫,今后回了彭城也会令士民惊惧。”
    “为了个邺城,折损军心又坏我名声,不值得。”
    “更何况,河北士民又不是我罩着的,若是肯开城投降,我自然会秋毫无犯。”
    “若要执意助袁绍,那也不能怪我不仁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