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杀曹操,立《汉宪》,刘标立祖宗法制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事得去处理,但至少在名义上,刘标要统一诸地。
    在吕布离开后,刘标又兵往洛阳。
    同时下令各州郡运送粮草入洛阳。
    彭城虽然是刘标的立都之地,但不适合作为国都。
    灭了曹操后,刘标的敌人就不在中原,而在边地了。
    以天下之中的洛阳为都城,才能方便策应四方,也能方便号令四方。
    刘标干净利落的解决了曹操,这个消息传到许县后,侥幸活下来的许县百官和士民,又是惊骇又是快意。
    惊骇的是刘标的狠辣和果断,快意的是曹操焚烧许县时将百官士民都当成了诱饵、如今曹操死了自然快意。
    惊骇和快意之余,百官士民又都变得忐忑不安。
    刘标没有如预期一般顺位继承,自然也就不会给许县的百官士民予以优待了。
    十月。
    关中的钟繇率众投降。
    十一月。
    右扶风的马超韩遂也率众归降。
    十二月。
    西川的刘璋惊恐的送上降书,希望能回江夏故居养老。
    章武四年(210)年,正月。
    刘标正式定都洛阳,昭告天下,复汉正统,改元建兴元年。
    又论诸将功劳。
    以吕布为大将军,封九原侯。
    以关羽为骠骑将军,封解侯。
    以张飞为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封涿侯。
    以赵云为卫将军,封真定侯。
    以周瑜为前将军,封舒侯。
    以张辽为左将军,封马邑侯。
    以黄忠为右将军,封新野侯。
    以太史慈为后将军,封黄侯。
    又复中山国,以刘备为中山王,督青冀幽并四州军政,赐节。
    废三公,立丞相。
    以诸葛亮为丞相,掌丞皇帝,助理万机。
    以庞统为天策令,司职天策府诸事且独立于丞相之外。
    其余文武,大抵沿用汉旧制,或是封侯拜将,或是封官加吏。
    建兴元年(210),四月。
    刘标颁布了《汉宪》。
    《汉宪》总纲第一条,就规定了大汉帝国“农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
    且再次明确了“尊神农,定炎汉,炎汉以农为立国根本,供奉天地农君,万民农为根,君亲师在后。”
    总纲第二条,又规定了“稷学”为大汉帝国的国学。
    历代君王,每年皆要下地耕田,识农时,晓农术。
    对士子的选拔和官吏的考核,也对应增加了农政一科。
    同时。
    又制定了对虚报农业产量的惩罚规定。
    《汉宪》总纲三十六条,皆是涉及士政、农业、工业、商业、文学、军队、外交等新规定。
    总纲之下,又有细纲六百四十条。
    这套《汉宪》,刘标在立了称帝之心后就已经在着手准备了。
    用了几年的时间,才完成总纲和细纲的编写。
    刘标要单开族谱立祖宗制度,不是说着完的。
    因为刘标很清楚。
    这些制度只有自己能制定。
    哪怕是聪慧的太子刘乾都没这个资格。
    刘标制定了《汉宪》,有任何反对的势力都能被刘标镇压。
    皇权本质上就是个暴力组织。
    我跟你讲道理的时候你如果不想听,我也可以跟你讲拳头。
    颁布了《汉宪》后,刘标又让稷门学子将《汉宪》抄录了数万份,前往各州郡宣传。
    其实刘标可以利用印刷术和造纸术来完成《汉宪》的刊印。
    不过想到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俗语,如果稷门学子都没抄录过《汉宪》,又怎么能理解《汉宪》的内容,然后去前往各州宣传?
    刘标轰轰烈烈的大改制,也的确引起了各州郡世家豪族的恐慌。
    不过刘标暂时没有大规模的改革土地制度,虽然引起了恐慌但也没引起大的动乱。
    刘标很清楚。
    如果不能先启民智,不能先让《汉宪》深入人心,土地改革毫无意义。
    建兴二年(211)年,刘标委任了大量的稷门学子为“汉师”。
    在各州郡县乡设立学校,将“汉师”纳入行政编制,最低享受亭长俸禄待遇,高的可以享受跟县令同等的俸禄待遇。
    教学以学以致用为核心,主要目的为扫盲、传授农术和宣传《汉宪》,不与现行的士子选拔考核冲突。
    刘标依旧没动土地根本。
    到了建兴四年(213)年,刘标忽然下达了“查户令”和“度田令”。
    普查各州郡县乡户籍人口,丈量土地。
    在刘标温水养青蛙以及大量“汉师”的扫盲和宣传下,虽然有不少世家好强想要滋生事端,但从众者极少。
    再加上刘标只是普查户口和丈量土地,依旧没有动土地根本,很快就镇压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