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顾雍平乱,陈宫释怀,刘标的人主器量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我许久没饮顾太守府中的美酒了,今日定要不醉不归。”
    顾雍淡笑摇头:“进屋细聊可以,可我得先确认陈公台是否愿意为楚公效力。”
    “若陈公台不愿意,我这府邸中的美酒就只能给叔弼你一人饮了。”
    孙翊面色一僵:“顾太守,公台是我带来的,我又怎能一人留下饮酒?”
    “更何况,即便要让公台出仕,也不用如此直接就问吧?”
    顾雍看向陈宫,笑容不改:“公台不是俗士儒生,不会介意这些虚礼的,还是问直接点比较好。”
    孙翊顿感不妙,警惕的看向左右,右手也按住了剑柄。
    陈宫看向顾雍的眼神,也变得复杂。
    孙翊听不懂。
    陈宫是听懂了。
    若不愿为刘标效力,那今日就得跟孙翊同罪了。
    “孙将军,我等中计了,速退!”陈宫忽然拔剑大喝。
    孙翊受惊,也下意识的拔剑喝道:“不用退,先杀了顾雍!”
    顾雍的脸色明显有了惊讶。
    本以为孙翊只是想阴谋生事,最多是劫持自己;没想到孙翊竟然想要自己的命。
    瞬间。
    顾雍的眼神也变得阴沉。
    原本顾雍还想着在擒了孙翊后留孙翊一命,现在已经彻底没这想法了。
    就在孙翊冲向顾雍的瞬间,几支弩箭直接射中了孙翊。
    看着胸腹的弩箭,孙翊踉跄几步,满脸都是不甘心和难以置信。
    再回头看陈宫时,陈宫的剑早就扔地上了。
    显然。
    陈宫刚才是故意拔剑的,就为了给顾雍一个杀孙翊的理由。
    “你......”孙翊只来得及说出一个“你”字,就重重的倒地。
    凌操自顾雍身后出现,手中依旧端着弩。
    作为护山越校尉,凌操军中的弩可不少。
    比起刀枪弓箭,弩才是大杀器。
    任你孙翊多骁勇,没觉察到弩手的位置时是绝对躲不开弩的。
    凌操又自孙翊怀中取出响箭,向空中一抛。
    只听得一声刺耳的金鸣声,孙翊的死士纷纷杀入府内。
    只是看到早已死去的孙翊,以及院中出现的弓手和弩手,这群死士的脸色也变得惊恐。
    凌操冷哼下令:“一个不留!”
    片刻间。
    孙翊的两百死士一个不剩,或是死在院中,或是死在院外。
    唯独陈宫还立着!
    “公台,你还没告诉我,你是否愿意为楚公效力。”顾雍全程面色不改,仿佛这院中没有任何的厮杀一般。
    如此气度,即便是陈宫也不由暗暗钦佩。
    陈宫沉默。
    顾雍也不催促。
    直到院内的尸体都被搬走后,陈宫这才徐徐开口:“若我不愿意,我会如何?”
    顾雍直言不讳:“若孙翊未死时,你说你不愿意,凌校尉会将你射杀。”
    “如今孙翊死了,你若依旧不愿意,可当今日的事没发生过。”
    陈宫愕然:“你不杀我?”
    顾雍笑道:“我为什么要杀你?你可是楚公专门嘱咐要善待的俊彦,若是杀了你,楚公定会误以为我顾雍是个嫉贤妒能的小人。”
    见陈宫满脸惊讶。
    顾雍又自怀中取出书信,让军士送到陈宫手中。
    “这是楚公在征讨袁绍前派人送来的,让我寻个合适的机会转交给你。”
    “信中所言,便是楚公的诚意。”
    陈宫接过书信一看。
    苍劲有力的隶书《赠兖州名仕陈公台书》。
    内容一如既往的是刘标的行文风格。
    先是夸了陈宫“刚直壮烈,少与海内知名之士皆相连接”,又赞陈宫召集兖州义士反曹的义举。
    对陈宫在徐州及其之后的事,也只谈了立场不同。
    又用了罗贯中的那句“亚父忠言逢霸主,子胥剜目遇夫差。”来评价陈宫一生。
    最后更是许诺,若陈宫愿意归附,可任鲁相。
    鲁国虽然隶属豫州,但地理位置却跟兖州的泰山、东平、任城、山阳相邻。
    是攻略兖州的极佳位置。
    也是最适合安排陈宫的位置。
    信中言辞,诚恳而真切,未有半句嘲讽之意。
    就连陈宫先后换主,刘标都用了范增和伍子胥举例:不是你陈宫才能不足,只是没人愿意听你的,你只是跟错了人!
    良久。
    陈宫长叹:“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我该当一死啊!”
    顾雍闻言,遂又引圣人言道:“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世事纷乱,乾坤难测,选错了不可怕,怕的是不能迷而知反。”
    “公台,你有大才,也知大义。虽与楚公有私怨,但我以为这私怨不足以跟天下归正相提并论。”
    “楚公以一介寒身,以微弱之势横扫天下群雄,如今更是击败了河北的袁绍。”
    “其志不弱于高祖,其力不弱于光武。”
    “若楚公能平定天下,再兴汉室,不正是我辈儒生义士殷殷期盼的吗?”
    “天下苦乱已久,而方今能定天下者,唯有楚公。”
    “当此之时,我辈儒生义士更应该齐心协力,助楚公击败曹操,还天下一个朗朗乾坤。”
    说完。
    顾雍又上前几步,整顿衣襟后,向陈宫作揖一礼:“还请公台暂留有用之身,以国家大义为重。”
    陈宫在看了刘标的书信,本就有触动。
    在听了顾雍的话后,原本的固执也消失了大半。
    如今又见顾雍作揖行大礼,心神更是大振。
    陈宫连忙扶起顾雍:“顾太守,我只是个愚昧之人,当不起如此大礼。”
    顾雍正色道:“公台兄能得楚公如此礼遇,岂能妄自菲薄?公台兄去了彭城,还请替我向楚公带句话。”
    “我受恩师伯喈公厚恩,却只能坐视恩师之女被胡人掳掠,每每念及,我都深恨自己的无能。”
    “若楚公怜我有些政绩,我愿用我的政绩换恩师之女归来。”
    陈宫深深的呼了一口气,将心中最后的一丝固执放下,拱手承诺:“顾太守解惑之恩,我没齿难忘。”
    “请顾太守放心,我定会将此话带到!”
    这些年看不清、拎不清,事事都不如心意,让陈宫也颇为痛苦。
    方才那句“为臣不忠,为子不孝,我该当一死啊”是陈宫的内心真实写照。
    如今心中迷茫一消。
    陈宫也只觉得浑身上下变得轻松。
    昔日东郡反曹义士陈宫,兜兜转转再次回到了原点。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