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儿女朕会管,有那闲工夫管好你们自己的儿女不好吗?若真闲的没事干了就去田间种地去。
仔细思考了一阵。
刘标对张辽道:“这次征讨鲜卑,并州是主战场。”
“朕已令凉州的神威将军马超将兵攻从上谷以西至敦煌的西部鲜卑;朕三叔将兵攻右北平以东至辽东的东部鲜卑;朕的二叔将兵攻右北平以西至上谷的中部鲜卑。”
“雁门关外的鲜卑王庭步度根等人,就交给左将军你了。”
“朕的四叔以及右将军和后将军也会受你节制,听你指挥。”
张辽吓了一跳:“黄老将军都年过七十了吧?他也要去?陛下,这北地艰苦,臣怕黄老将军受不,倘若有个闪失,臣如何向陛下复命啊。”
刘标摇头:“文远不必忧虑。昔日廉颇七十尚能饭斗,右将军又岂会弱于廉颇。”
“总之,右将军朕是调给你了,且现在也应该抵达雁门关了,你若有本事劝右将军回去,朕也是支持的。”
黄忠的请命,刘标是无奈的。
当时鲜卑犯境的战报传到洛阳时,黄忠也正好在洛阳述职。
黄忠一听就兴奋了。
原本黄忠来洛阳述职,是准备卸任右将军养老的。
毕竟都七十了,机会也得让给年轻人。
不曾想黄忠还没卸任的请命还没说出口,战报就先来了。
黄忠那个兴奋啊。
当殿就乐呵“没想到上天眷顾老头子我,这给了老头子我一个马革裹尸的机会啊。”
刘标理解黄忠这等老将不愿死在床榻上的心愿,于是给了黄忠上去雁门关的机会。
由于黄忠没有成建制的骑兵,刘标又调拨桃源军骑兵给黄忠,更是让赵云给黄忠当副将。
虽然论官职赵云更高,但选谁当主将不是非得按官职来定的。
赵云知道刘标不仅是为了满足黄忠的请愿,还有意提升军中士气。
也不介意给黄忠当副将。
毕竟。
黄忠一个七旬老将都要主动请命去雁门关杀敌,年轻的将校难道还要怯战怕死吗?
面对刘标放权的姿态,张辽也知道劝黄忠回去是不可能了。
若张辽真要将黄忠劝回去,性格刚烈的黄忠估计会直接撞死在雁门关上。
将心比心。
若张辽到了黄忠这个年龄,忽然听闻鲜卑犯境,也会主动请命的。
七旬高龄,不知道哪天死亡就会来临。
偏偏在这个时候,保家卫国杀敌立功青史留名的机会来了。
这要是错过了,那就真愚蠢了。
想到此。
张辽遂不再多言,抱拳领命:“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刘标让张飞关羽马超拖住鲜卑东中西三路,又让赵云黄忠太史慈听自己号令。
除了相信张辽的指挥能力外,也有张辽久在并州的原因。
至于为什么没让吕布来?
主要原因是这些年吕布都在洛阳不了解并州外鲜卑的具体情况,且又是大将军、刘标的岳父,即便立了功劳也没法再升。
机会自然得让给更年轻且更懂并州外鲜卑具体情况的张辽。
最重要的是:吕布觉得打鲜卑没意思。
虽然这话有些狂妄,但事实也的确如此。
檀石槐时期的鲜卑还能打一打,檀石槐之后的鲜卑吕布是真提不起兴趣。
若不是步度根这次联合了轲比能、扶罗韩和东中西三部的鲜卑,几乎是举鲜卑全族之兵寇犯大汉,刘标都不会兴师动众。
毕竟。
在雁门历练且尚未及冠的刘坤就差点将步度根给宰了。
鲜卑也就仗着人多马多,才敢在大汉边陲嚣张。
若是平日里,鲜卑没有聚兵,部落又分散,刘标是真没心思去理会苦寒之地的一群野蛮人。
有那心思,不如研究下科技树,提高下国民的生活水平。
吃饱穿暖只是基本要求,不等于是没有其他要求。
这次出兵也是见鲜卑聚在一起,可以一战就解决掉鲜卑的边患。
再加上大汉也得露露爪牙了,不然是个胡人蛮夷都以为大汉是病猫了。
时不时的南下劫掠,也听遭人烦的。
刘标没有跟着张辽去雁门,而是留在了太原。
除了分配诸将任务不需要刘标操心后,还有匈奴送回了大儒蔡邕之女蔡琰的原因。
刘标倒不是贪图美色。
好寡妇那是曹操的脾性不是刘标的脾性。
一来让蔡琰回归是曾经对蔡琰弟子顾雍的承诺,二来蔡琰脑子里藏书过万卷。
刘标需要这万卷书的内容。
于是乎。
刘标将蔡琰留在了太原,又调了些女吏临时听蔡琰调遣。
同时。
刘标又让蔡琰给如今的扬州刺史顾雍去信,让顾雍举荐蔡琰参加今年的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