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备的祖父刘雄、生父刘弘,皆是举孝廉出身。”
“更何况,这北中郎将的门生,又岂会冒充汉室后裔的身份?”
刘协恍然:“大将军言之有理。这刘备的祖父和生父都是举孝廉出身,又是北中郎将的门生,想必是不会有差的。”
“可宣刘备的使者入殿。”
片刻。
陈登迈步而入,向刘协行了个标准的大礼:“臣,徐州典农校尉陈登,叩拜陛下!”
“徐州士民听闻陛下东归无不高呼欢庆,皆言汉室虽因董贼劫掠陛下西去而衰,但必能因陛下负重东归而兴。”
“故,假徐州牧刘备以及徐州万千士民,共举我为使者千里觐见,只为助陛下再立汉家威严。”
“汉室当兴,陛下千古。”
陈登这吹捧的水平是一日更胜一日,刘协听得心花怒放。
瞧!
这才是汉室忠臣啊!
那一句“汉室虽因董贼劫掠陛下西去而衰,但必能因陛下负重东归而兴。”,直接说到了刘协的心坎。
既将汉室衰败的责任推到了董卓身上,又将汉室兴盛的期望寄托到了刘协身上。
就差没直接吹嘘刘协是光武帝第二了。
只是刘协听得高兴,部分公卿大臣就不乐意了,谄臣媚臣奸臣等称呼在众人心中此起彼伏。
曹操见刘协高兴,又趁机道:“陛下,这刘备还给臣送了一封信。”
“只因这信中多有夸赞之言,臣怕有旁人说闲话,说臣跟刘备有营私之举。”
“故而,臣将此信呈与陛下,以证臣的初心。”
刘协饶有兴趣:“这夸赞之言,实属正常。大将军又何必如此?”
曹操遂将《赠司隶校尉书》呈上:“请陛下过目。”
刘协定睛一看,不由身体前倾,惊呼:“好字体、好布局、好文采。”
“没想到这刘备,竟能写出如此斐然的文章。”
将《赠司隶校尉书》放下,刘协又看向曹操:“大将军的意思,朕明白了。”
“大将军不必心忧,朕又岂会因为几句夸赞之词,怀疑大将军跟刘备有营私之举?”
“大将军初心不改,朕心中甚慰啊。”
“种侍中,将刘备的《赠司隶校尉书》传与众爱卿,一同赏阅。”
种辑上前拿起《赠司隶校尉书》,快速扫了一眼,忍不住手都有些抖。
难怪曹操会将这书信给陛下看,又自称是怕被旁人说闲话。
这哪里是怕旁人说闲话,这是生怕旁人不知道这信的内容啊!
真是奸诈!
种辑不动声色,将《赠司隶校尉书》传与殿中众人一同赏月。
能混到三公九卿且位列大殿的,都是人精。
除了曹操的亲信外,看了《赠司隶校尉书》内容的众臣,纷纷心中鄙夷谩骂。
羡慕嫉妒恨的心思都快藏不住了。
尤其是信中最后的《度关山》,将忧国忧民的心思抒发得淋漓尽致。
刘协年幼,还不知道曹操兵屠徐州的凶残,只知道曹操引兵勤王又让聚拢流民屯田等等忠义之举。
又看了这《赠司隶校尉书》,对曹操的忠心更认可了。
可刘协不知道,不等于众臣不知道。
曹操是什么样的人,朝中不少人都是心知肚明。
《度关山》第一句“天地间,人为贵”的意境,跟曹操实际行为是有天壤之别的。
只是众人心中骂归骂,谁也没点破。
这个时候跑去骂曹操,不仅讨不了好处,还会平白引来血光之灾,甚至还会引起刘协的厌恶。
曹操得意的抚髯。
刘备送来的《赠司隶校尉书》,可比曹操自导自演要有奇效多了。
眼见氛围到了。
曹操又抹了一把眼泪,叩拜泣哭:“陛下,臣请辞去大将军一职。”
话音一落,君臣皆惊。
什么情况?
曹操要辞去大将军一职?
是我们今日没睡醒吗?
就连陈登都忍不住流露惊讶。
直觉告诉陈登,曹操必然有更深层次的谋划。
刘协忍不住问道:“大将军,你这又是何必?朕方才都说了,朕不会因为几句夸赞之词就怀疑大将军。”
曹操“泣哭”道:“陛下,臣并非因为刘备的夸赞而惶恐,而是因为河北的袁绍而不安。”
“袁绍恼恨臣位居大将军之位,既撵走了使者又上表不受封拜,更有引兵来许都的意图。”
“臣兵微将寡,挡不住袁绍,臣也不希望颍川再遭战祸。”
“唯有臣辞去大将军一职,将大将军之位让给袁绍,方能避免祸事。”
“陛下若是怜悯臣,臣愿卸甲归田,回谯县筑精舍读书。”
话音一落,满殿皆静。
太奸了!
陈登内心更是惊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