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刘协病逝,从今以后,刘标就如鸟上青天,再不受约束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世家的确力量很庞大,可公侯世家又不是不能替换!”
    曹操的脸色更凝重:“自古王朝积弊时,都会有人变法图强。”
    “战国时期,天下竞相变法。魏有李悝、楚有吴起、齐有邹忌、赵有赵武灵王、燕有燕昭王、韩有申不害、秦有商鞅。”
    “只要变法行之有效,王朝都会变得强大。”
    “倘若刘标真的改了百年来的积弊,孤难以为敌啊。”
    郭嘉笑道:“明公勿忧。此一时,彼一时。”
    “战国变法,跟今汉改革,是截然不同的。”
    “战国的老贵族,跟今汉的公侯世家,也不可同日而语。”
    “刘标要动公侯世家,公侯世家也不是泥做的雕像。”
    “刘标要动谁,明公就保谁。”
    “彼消此涨,明公只需要以静制动,那些自诩百年或几百年的公侯世家,都会主动投入明公麾下。”
    “就比如河内司马氏,也得主动向明公低头。”
    四年前。
    即建安六年,曹操听闻上计掾司马懿的名声,想要征辟司马懿。
    结果司马懿装风痹症。
    曹操何等奸诈的人,又岂会看不懂司马懿是在假装?
    之所以不点破,是曹操在跟袁绍争夺河内,不想得罪河内的世家大族。
    听了郭嘉的分析,曹操心神领会,内心的担忧也少了大半。
    在跟郭嘉商议细节后。
    曹操又散布消息。
    称刘协因为受到刘备的辱骂,忧愤交加,病重而亡。
    虽然刘协的死亡跟刘备的喝骂有关,但这是明面上的。
    如果没有曹操故意绑着刘协来樊城,又不给刘协车驾,让刘协在疲累的时候又被刘备喝骂,刘协也不会染病。
    刘协染病后,曹操又让刘协行军两日,这才让刘协病重不能治愈。
    只不过。
    这些内幕,曹操肯定是不会提的。
    现如今传出的流言,几乎就成了“左将军刘备以下犯上辱骂天子,导致天子病逝。”
    在断章取义带节奏上,两千年来都是一个样。
    只是听到刘协病逝的流言,刘备的内心还是有触动。
    相较于刘标这个表面遵守规矩内心鄙视规矩的,刘备这个土生土长的汉室后裔,始终是有礼法观念的。
    刘备甚至还拒绝了徐庶“张贴榜文澄清事实”的提议。
    不过刘备虽然拒绝了提议,张飞却不肯让刘备平白受冤。
    于是张飞跟徐庶一合计,将刘备怒骂刘协的话整理记录,连夜送了一份去江陵诸葛亮手中。
    同时。
    又将襄樊的战报快马送往彭城。
    诸葛亮也知道流言的危害。
    流言虽然能止于智者,但智者是很少的。
    若不及时澄清,流言就会变得如猛虎一般。
    也幸亏。
    张飞、徐庶、诸葛亮处理得及时,才没让曹操散布的流言在荆州引起轩然大波。
    彭城。
    司探中郎将陈大,早一步返回了彭城。
    且将刘备阵前怒骂刘协以及刘协在返回许都的途中病逝的情报,逐一向刘标和庞统汇报。
    听闻刘协已死,即便是刘标也难掩心中的激动。
    “陈大,你干得很不错!”
    “即日起,你升任为司探将军。”
    “以你的功劳本可封侯,只是现在封你为侯,你的身份就难以隐藏,会给你带来未知的危险。”
    “故而功劳暂记,待我得了天下,再累积功劳。”
    刘标的许诺,让陈大激动万分。
    陈大叩首道:“能为楚王办事,是末下的荣幸。即便不封侯,末下也无怨言。”
    陈大这是真心话。
    想当初,陈大只是郝萌麾下的一个小卒,只因护送刘标回府就结下了缘分。
    又因陈大和张丑杀了袁术的使者而被下狱,得到了刘标的信任开始组建情报组织。
    如今的陈大。
    跟了刘标十年了。
    十年的时间,从一个每日里还在想着怎么吃下一顿的小卒,变成如今的司探将军。
    司探将军,即专司刺探的将军。
    是刘标自创的将军位。
    如果要将楚国的将军分梯队。
    第一梯队是前后左右,五虎上将军
    第二梯队是四征四镇四安四平。
    司探将军,就在第三梯队。
    如此地位,陈大在十年前郝萌麾下时,做梦都不敢想!
    刘标扶起陈大,笑道:“我一向赏罚公平,说会记功封侯,就一定会记功封侯。”
    “其余弟兄,都按天策府的赏罚条例,该赏的赏,不可吝啬!”
    “记住:只有赏罚公平了,众弟兄才会真心效力!”
    陈大心中一凛,领命而去。
    待得陈大离去,刘标再也忍不住喜悦。
    “刘协终于死了!”
    “从今以后,我就如鸟上青天,再不受约束了。”
    刘标开怀大笑。
    作为穿越者最讨厌的是什么?
    陈规旧习。
    封建余毒。
    动不动就不合礼法、不合规矩。
    甚至取个名有时候都得忌讳下,因为那是皇帝用过的!
    在这方面。
    刘标挺佩服刘病已的。
    刘病已改名时曾下诏。
    大意是:我听说古代天子的名字,民间都不常用,所以很容易避开。而如今我的名字民间常用,以至于很多士民因为冒犯了忌讳受到刑罚,这让我很痛苦。因此我改名为刘询。
    而这刑罚,小的挨鞭子,大的直接处死。
    这让刘标很是反感。
    刘标本就喜欢混迹于百姓中,若这些百姓因为忌讳刘标或刘标儿子的名字就要改名,那刘标今后还有什么颜面面对旧识父老?
    这样的封建恶习,刘标是一定要破除的。
    而且也只能由刘标来破除。
    百官士民即便有这想法也不敢提,否则刘标不动手就会有一大批人赶着动手。
    唯有如刘病已一般,以皇帝的身份下诏。
    如此。
    不仅能解决问题,还能受到称赞。
    这也是刘标致力于“单开族谱”的原因。
    刘标的规矩,才是规矩!
    儒家老顽固想教刘标怎么当皇帝怎么守礼法?
    门都没有!
    大笑之余。
    刘标又想到了被袁尚带走的传国玉玺。
    袁绍死后,传国玉玺到了袁尚手中。
    在逃离邺城前,袁尚就将传国玉玺带走了。
    这让刘标很是不爽。
    给袁绍的传国玉玺,袁尚你有什么资格带走?
    “士元兄。”
    “如今曹操放弃了襄樊和上庸,刘协也死了。”
    “曹操想稳固许都的朝政,以及稳定河内、并州、魏郡、关中和西凉等地,短时间内不会再跟我兵戎相见。”
    “我准备先灭掉袁尚,夺回传国玉玺!”
    “你意下如何?”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