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定得精力充沛。
跟着太史慈同来的还有邓当。
邓当被张辽击溃,这心中自然是不服气。
周瑜没有问罪邓当,邓当不能自个儿当没事发生。
若不能将皖口夺回,今后也没脸再领重任了。
到了夜深。
太史慈和邓当来到了皖口外。
看着灯火通明、军卒来回的皖口水寨,太史慈不由蹙紧了眉头。
“这是有防范啊。”
若有了防范,想偷袭皖口水寨就没那么容易了。
太史慈有了退回皖城的心思。
邓当劝道:“张辽白日里跟我厮杀,军卒夜里又安排巡逻,定是疲惫。”
“我等带来的都是生力军,即便是正面强攻,也能获胜。”
“太史都尉,不要迟疑,杀进去,夺回皖口!”
太史慈迟疑。
虽然邓当说得没错,但太史慈担心吕布也会派兵来支援皖口。
倘若吕布的援兵就在皖口附近,这杀进去岂不是腹背受敌了?
思考良久。
太史慈决定先回皖城。
“中郎将有令,若皖口有防范,就退回皖城。”
“我等遵命行事,不得有误。”
邓当欲言又止,只能恨恨的跺脚。
就在太史慈撤离不到一里,就听得月下一阵急促的锣鼓声。
一将策马而来,正是吕布。
“哈哈!”
“太史慈,果然是你!”
“白日杀得不够尽兴,可敢跟本侯夜战!”
吕布持戟大笑,赤兔唏律律的高呼。
太史慈脸色大变,急声高呼:“速退!”
吕布都出现在这里了,明显就是个陷阱。
若跟吕布在这里厮杀,太史慈可没把握全身而退。
邓当也吓出一声冷汗。
方才若是杀入皖口水寨,这个时候肯定就被吕布和张辽前后包围了。
幸亏有太史都尉洞察秋毫,否则我命休矣!
“邓当,我来挡住吕布,你引兵突围。”
太史慈心知吕布骁勇,不敢有丝毫大意。
若要挡吕布,就没办法分心去指挥兵马了。
邓当不敢迟疑,领了军令后就带着军士突围。
太史慈则是持戟跟吕布战城一团。
“太史慈,你有如此武艺,为何要助孙策?”
“本侯观你弓马娴熟,这长戟也使得极好,不如归附本侯如何?”
吕布一边跟太史慈厮杀,一边劝降。
来的时候。
庞统就告诉吕布,若去皖口的是太史慈,不可死斗。
吕布一听就明白庞统的意思了。
不可死斗,意味着太史慈被刘标给盯上了。
想到太史慈的箭术,吕布也是极为欣赏。
若能招降,自然是极好!
吕布从不担心刘标盯上的良臣猛将会招降不了。
如韩胤、桥蕤、舒邵、纪灵、黄猗、袁胤等,可都是袁术昔日的旧部。
如今都在为刘标效力。
刘标的嘴,骗人的鬼。
啊,不对。
刘标心诚重义,谁不钦佩?
太史慈面容严肃,长戟没有因为吕布的劝降而留力:“我既认了平南将军为主,又岂会降你。”
“收起这份闲心,你若大意,死了可别怪我!”
吕布大笑:“太史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啊?”
“昔日你在平原时,跟本侯的贤婿刘标刘孟临有一面之缘,玄德见你义气,也尽起平原兵马去救孔融。”
“玄德本想请你留下,你却婉拒说跟刘繇有约,不能背信弃义。”
“刘繇被孙策攻杀,你却认孙策为主。”
“莫非你忘了昔日的恩义了?”
“这让本侯,很疑惑啊。”
太史慈的长戟,力道明显一滞。
“平南将军以信义待我,我又岂能不以信义相报。”
“正礼公因病在豫章去世,平南将军到了豫章后,亲自收敛且车载正礼公的尸身,又为正礼公发丧,善待正礼公的家眷。”
“如此恩义,我又岂能不报?”
听到太史慈的回答,吕布更喜了。
虽然吕布不是重信义的人,但吕布喜欢重信义的人。
心中擒太史慈的想法更甚了。
然而。
擒和杀是两码事。
吕布骁勇,太史慈也不弱。
想不重伤太史慈的情况下生擒太史慈,吕布也是办不到的。
眼看邓当就要突围成功,吕布心中不由有些急切。
若让太史慈跑了,想再擒就没机会了。
正犯愁间。
张辽从水寨杀出。
吕布大喜高呼:“文远,助我擒下太史慈!”
张辽听得呼声,径自策马往太史慈而来。
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