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北伐的构想,宋国的花边小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看完了近期的情报,
    除了一些生活中的琐事、笑谈外,就是各国之间的摩擦,倒也没有什么重要的事情发生。
    其中的重点关照对象,齐国。
    根据黑冰台的情报,
    叶璃拜了一个东瀛倭寇为大司马,掌管全国兵马。
    而且齐国内部,
    似乎正在整军备战,
    大量的粮草,正源源不断的运往南部边境。
    这种举动,
    不禁让韩子安想到了一个事实,
    齐国又要动兵。
    对于苇名信玄的‘隆中对’,韩子安自然不知道其中内容。
    但是齐国的动静是瞒不了人的,
    尤其是这种大规模的调兵,明显是在整军备战。
    “有点穷兵黩武了啊...”
    “去年,才经历了那么多次的惨败,今年没有一刻消停,居然还要继续动兵。”
    “而且还打算在临淄城以西,修建宫殿和苑林?”
    总结了齐国最近的动向后,
    从中,
    韩子安嗅到了一股,
    国家即将倾覆的味道。
    穷兵黩武、大兴土木、残害忠良...
    当这些形容昏君、暴君的词汇,浮现在脑海之中的时候,韩子安似乎察觉到了什么,低声喃喃道:“齐国的国运......似乎已经尽了。”
    国运......
    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这或许是属于封建迷信。
    但有的时候,
    却发现,
    国运这个词并非是空穴来风。
    纵观历史各个王朝的兴衰,总能发现很多巧合。
    比如一个王朝,
    到了末年的时候,
    总会出现各种天灾人祸。
    一些王朝的建立,又似乎占尽天时地利人和。
    就比如刘邦建立汉朝,总是能险之又险的从项羽手中逃脱。
    韩信北伐时,还能从水路运送粮草。
    但是随着武都的一场地震,导致水路改变、天池大泽消失,致使丞相想要北伐时,运粮成为了噩梦。
    冥冥之中,
    汉朝的灭亡,
    似乎就像是国运走到了尽头。
    每当让人看到希望的时候,总是会出现一些差错。
    若是从国运上看,
    或许......
    齐国,早在十一年前就应该灭亡了。
    之所以拖到现在,
    也全部是韩子安自己的力挽狂澜。
    但从目前的情况看,
    续上的这口气,
    已经被叶璃消耗光了。
    望着地图,
    韩子安沉思良久,
    北伐的路线,早在去年,就在心中演化过不止一次。
    无论是从哪条路线进攻,
    韩子安都势在必得。
    现在缺乏的,
    无非就是楚国需要发展的时间。
    战争,拼的是国力。
    外行谈战术,内行谈后勤。
    在双方将帅的能力,兵员素质没有太大差距的情况下,比拼的就是双方的综合国力。
    这也是秦国能在长平战胜赵国,王翦能率六十万大军踏平楚国的关键。
    无他,
    秦国的综合实力更强。
    双方同样数十万大军,
    但秦国的后勤,总是能源源不断的补充上来。
    在商鞅建立的大数据库中,使得秦国的高层能清楚的知道,自己能够调动多少资源,从哪里调动。
    后面的汉朝,
    也是在萧何的手中,继承了这一切。
    所以刘邦可以输给项羽很多次,但项羽输一次都不行。
    其实,
    以现在楚国的兵力,
    若是真倾国之力,足以调动数十万大军。
    粮草也能应付一年以上。
    凭借韩子安的能力,若是北上伐齐,胜算绝对不会低。
    但是,
    这么做,
    没有容错率。
    一旦输了,将万劫不复。
    韩子安不想冒这个风险。
    要的,是稳扎稳打,保证绝对的胜算。
    就像孙子兵法中所言,
    ‘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
    一个优秀的将领,就是要先确保自己不会失败,在去寻找可以战胜敌人的契机。
    韩子安自然也要确保这一点。
    不然的话,
    去年的时候,
    韩子安直接就挥师北上了,
    虽然表面上,韩子安从来没有表露出来。
    但无论是韩子安自己,还是身边的苏清浅、肖婉君,其实都清楚,
    对于去年在齐国遭遇的一切,
    韩子安始终都耿耿于怀。
    毕竟为齐国付出了那么多,结果最后,却是这样一个局面。
    这种事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