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处以凌迟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一百五十二章
    处以凌迟
    夜寒鸦叫,宋知的惨叫,一声比一声高!慢慢地,一声比一声低!
    白起没有一刀杀死他,锋利的纯钧,来来回回,来来回回!
    掌管律法和刑罚的宋知,一下子就看出来白起在执行凌迟之刑!
    宋知没有想到,萧权竟熟悉大魏刑罚!
    大魏对犯人行刑的时候,手法都是保密的!
    能知道的人,必然是极其熟悉律法之人!
    一个书生,懂得诗词歌赋也就罢了,为何还这么熟悉律法?
    凌迟,又称千刀万剐,是针对谋反、犯上作乱、“口语狂悖”等“大逆”、“逆伦”罪的人设置的。
    宋知残害开国将军,欲要嫁祸皇帝,以谋逆之罪凌迟处死,最合适不过。
    “凌迟”的执行方式是将犯人碎割,使其极尽痛苦而死,让那些声称“脑袋掉了不过碗大个疤”的好汉,想速求一死而不得,何况文人宋知?
    华夏历史上有记载被“凌迟”处死的人,华夏明朝中期的大宦官刘瑾。“例该3357刀,先10刀一歇一喝。头一天先剐357刀,每一刀如大指甲片大小,在胸膛起开刀,一共剐了3天。”
    还有明朝翰林的郑曼,以“杖母不孝”被“凌迟”处死,剐了3600刀。
    这两个案子都是由皇帝钦定的,依据《大明律》量刑。
    3600刀。
    一刀都不会少。
    萧权给了白起三天的时间。
    白起剑法了得,宋知在最后一刀之前,还留有一口气。
    凌迟,让人最痛苦的不过精神折磨。
    无论宋知跪地哀求也好,想逃过白起的剑一头撞死也好,萧权都没让他如愿。
    整整三天,宋知像条狗一样磕头求饶:“放过我吧!”
    “求求你放过我吧!”
    “我痛!我好痛!”
    萧权的确放过他……一阵子。
    毕竟,白起也是要休息的。
    第一天,割了357刀,白起歇了歇。
    身上357处的伤口,如指甲盖大,浑身鲜血淋淋的宋知,已经奄奄一息。
    “够了……够了吧!”宋知咬牙。
    萧权冷眼,够?
    怎么会够呢?
    萧权像极了一个严正、一丝不苟的行刑官:“宋知,你是廷尉,很清楚刀数。所以,不要心存侥幸,明天会继续。”
    宋知倒吸一口寒气,此时他像是一滩烂泥倒在地板上,地板上全是他薄如蝉翼的肉片。
    宋知身体痛,精神上更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更让他一直记挂的是,为什么?
    为什么自己叫得这么大声,这么惨,家里一个人都没有来?
    宋知问萧权,萧权不答,白起也不答。
    于是宋知吼,萧权淡淡不答,还淡淡一笑。
    宋知跪在地上,求萧权放家里人一条生路,萧权笑得更大声了。
    宋知一愣,他笑什么?
    啊,萧权一定是怕了!
    萧权刚入仕途,不过是护才府的一个七品小府司,残害二品命官,就算他如意杀了自己,最后萧权一定也会死的!所以萧权害怕得疯疯癫癫,用大笑来掩饰他最后的慌张和疯狂!
    可是……
    家人不来也就罢了。
    为什么他四天不上朝,也没有人来寻?
    魏监国一派,那么多权贵,那么多同僚,为什么,为什么一个都没人来?
    宋知和宋千汶一样,以为魏监国和朱氏对待自己和别人有所不同。
    临死前,还以为魏监国一派会舍命保他。
    宋知傻,他不知,他只不过是九卿之一,死了一个廷尉,魏监国一派再提拔一个人当廷尉便是。
    毕竟,杀秦八方不是小事,总得有人出来背好这口锅。
    而宋知是最好、最合适、最合理的人选。
    宋千汶因为萧权而死,宋知难掩丧子之痛,起了谋害萧权之心,谁料,不小心误杀了秦八方。
    魏监国一派的人,用的什么理由和措辞,萧权都猜到了。
    “不……不是这样的……”宋知摇头,他是廷尉啊,他是堂堂廷尉啊!
    “本官是……二品!”
    “我跟了魏监国这么多年!魏千秋一直很器重我!他怎么会算计我?”
    宋知摇头,不信!他万分不信!
    “其实,你儿子本来不会死,”萧权冷笑,“奈何那天朱衡一直刺激他动手,宋千汶强出头,所以才犯了国忌。”
    没错。
    魏监国不是现在算计宋知。
    是宋千汶死的那一刻起,宋知在魏监国的眼里,便已经是下一枚棋子。
    宋知为了当魏监国的垫脚石,把全家人性命搭进去,真是忠勇可嘉。
    “不信?你问问他,”萧权哈哈一笑,指了指秦桧,“你以为,你是他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