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七十章屯河集团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770章屯河集团
    上市后的屯河水泥厂,虽然盈利能力不咋地,但好歹还能盈利。
    虽然韭菜们看不上它,但在资本的眼中,这是一个很不错的净壳。
    所以,他们被在资本行业混的风生水起,赚了大钱的德隆看中了。
    1993年l0月,德隆受让部分屯河水泥厂的集体股,以第四大股东的身份进入屯河。
    德隆的胃口当然不满足于只当一个小股东。
    很快就以日拱一卒的方式,不断收购,成了屯河的大股东。
    拿到控股权后,德隆凭借雄厚的资本,马不停蹄的展开了并购。
    屯河股份、屯河工贸和屯河农牧业,先后被德隆拿下。
    在这些企业的基础上,屯河集团成立了。
    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屯河集团一开始的主业是水泥。
    到了90年代末,已经是水泥产量过百万吨的西域第二大水泥巨头。
    在屯河之外,西域还有第一大水泥巨头‘天山股份’。
    唐万新当然不甘心就这么把自己养的孩子卖掉。
    反倒是老三、老四、老五们都被干死了。
    一看事情陷入僵局,德隆很快转变思路。
    两家整合后的水泥年产量突破300万吨,已占西域水泥产量的60%。
    庞大的规模效益,让天山股份当年便获得了9300万华夏币的净利润。
    俗话说,一山不容二虎,除非一公一母。
    偏偏两者的产量相差不大。
    2000年3月,在德隆的主动撮合下,屯河将自己旗下的水泥业务卖给了天山股份。
    所以,2002年9月,以2.67亿华夏币的代价,收购了天山股份第一大股东天山建材集团5578.56万股股权,占总股本32.18%。
    这句话放到西域水泥行业也很准确。
    从1996年开始,就不断通过并购、技改等方式增加屯河的水泥产量。
    不过天山股份的大股东并不是德隆集团,而是天山股份原本的大老板――天山建材集团。
    既然赢不了,那就合并。
    所以在90年代末期,两大巨头相爱相杀,你降价出货,我也降价。
    结果两家打的精疲力尽,谁也奈何不了谁。
    都想把对方干死,自己当老大。
    你收购我也收购。
    天山股份由此奠定了中国第三、西北最大水泥企业的地位。
    不仅成为天山建材集团的第一大股东,还直接控股了天山股份,让他成为德隆集团旗下‘新三股’之一。
    天山建材集团和天山股份,也成了德隆整合水泥和建材产业的航母。
    回头再说屯河集团。
    把自己的主业――水泥业务卖掉后,屯河集团的主营业务彻底转向了农牧业。
    依托于西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投资数亿元发展番茄、红花、胡萝卜、枸杞及其他特色果蔬资源加工为核心的红色产业。
    通过一系列买买买。
    短短三四年的时间,德隆就形成年产24万吨番茄酱,1万吨番茄粉,10吨番茄红素的生产能力,居亚洲第一、世界第二。
    产品出口欧美、俄罗斯、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为了开拓国外渠道,还收购具有20多年番茄酱经营资历的美国番茄酱销售商‘新瑞公司’和意大利‘甘多弗公司销售公司’,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现在,屯河番茄酱的市场份额占全国75%、全球17%。
    虽然成了世界级的番茄酱巨头,但屯河本身并没有多少议价权。
    整个2004年,屯河在番茄酱上的收入也只有9亿元左右。
    对于番茄酱规模不大的现实,德隆还是老办法,买买买。
    收购额敏食品公司,收购汇源果汁等等。
    当然,汇源后来被徐良买走了。
    但德隆还是坚持在果汁、食品行业扩大自己的市场。
    并且在喀什、和田、阿克苏等地,建立了5家杏酱加工厂和20万亩果园。
    截止现在德隆拥有每年10万吨鲜杏的加工能力,年1.8万吨杏酱加工能力。
    屯河杏酱、杏干、杏仁、罐头,沿着德隆搭建起来的番茄酱销售渠道出口到欧美、日韩及中西亚、俄罗斯和阿拉伯国家。
    占国际杏酱市场贸易量的40%,是世界知名的杏浆产品供应商。
    除了番茄酱和杏酱,屯河集团还是全国最大的甜菜种植和白糖生产企业,在焉耆盆地和伊犁地区拥有45万亩甜菜产地。
    在西域和晋省拥有9家糖厂。
    甜菜日处理能力为2.5万吨,并形成了年产47万吨糖,18.3万吨颗粒粕,4.2万吨食用酒精的生产能力。
    糖产量占到西域总产量的80%,占全国甜菜糖产量的36%。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