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未来的康华想要发展的更好,就必须注重细分市场。</P>
所以高端、中端和低端必须有不同的品牌。</P>
白酒业务,舍得仍然是高端,沱牌主打中端,牛栏山如果成功收购的话,就作为我们的低端品牌。</P>
如果收购不成功,我们重新塑造一个。</P>
甚至不只是白酒业务。</P>
公司其它业务也会针对细分市场开发新产品。”</P>
乔玉会忽然一笑。</P>
“说起来还要多亏了鸿蒙盘古,他们开发的大数据系统对我们开发新产品帮助太大了。”</P>
眼前的男人的眼光长远的让人佩服。</P>
当年如果不是他坚持,康华也不会那么早引入大数据。</P>
现在,不仅仅是产品开发使用大数据系统提供的宏观数据,连康华的管理,品牌营销也越来越利用大数据系统和云计算。</P>
康华能发展的这么快,除了强盛的资本支持,最主要的就是对新技术的追逐和利用。</P>
从最早的互联网战略,到现在的大数据和云计算,几乎走在了全球同行业公司的最前面。</P>
“盘古目前开发的大数据系统还比较原始,后面随着数据量的提升,以及算法的进步,盘古的大数据系统会给康华带来更多的帮助。</P>
不过,除了大数据和云计算,你平时也多关注一下自动化。</P>
华夏经济越发展,人工成本就会越贵。</P>
生产设备自动化,会削减我们的生产成本。”</P>
乔玉会点了点头。</P>
“今天我跟华闰的宋云山见了一面……”</P>
徐良简单把今天见面的情形说了一遍。</P>
“如果顺利的话,雪花啤酒和怡宝矿泉将置入康华旗下。”</P>
“你的把握有多大?”</P>
“70%吧。广发行可是仅次于‘工农中建交’的二线全国性银行,对于华闰这种横跨多种业务,对资金需求比较大的集团有着致命的诱惑。”</P>
“如果真能收购的话,康华的啤酒业务将彻底占据全国70%的市场。”乔玉会眼神中透着期待。</P>
2004年的华夏啤酒市场,雪花产销量第一,突破500万吨;</P>
青岛啤酒第二,产销量在420万吨。</P>
康华啤酒第三,产销量在380万吨。</P>
燕京第四,产销量310万吨。</P>
2004年末,康华啤酒吞并了珠江啤酒,产销量瞬间突破550万,力压雪花成为第一。</P>
等到2005年又吞并了青岛啤酒,产销量突破1000万,断崖第一。</P>
如果再把雪花也吃下去,康华的啤酒产销量将达到1800万吨。</P>
相比之下,目前全国啤酒产销量才2518万吨。</P>
吞并雪花,康华啤酒就是毫无疑问的啤酒霸主。</P>
但论产销量,能够超过康华的也就百威英博、南非米勒、嘉士伯和喜力四家。</P>
可惜虽然康华啤酒在努力丰富自己的中高端产品线,但一时半会之间成效有限,就算加上雪花啤酒,一年的营收也不到300亿华夏币。</P>
还不到喜力和嘉士伯的零头,就更别说跟百威英博和南非米勒这两家全球啤酒巨头相比了。</P>
“吞并了雪花,国内啤酒市场,康华就算是走到头了。”徐良道。</P>
乔玉会明白他的意思。</P>
并购了雪花后,康华基本不会再通过大规模的并购扩张产能。</P>
公司的注意力将从纯粹的并购扩张,转移到以品牌培育为主的营销上来,完善中高档产品线,提升公司的营收。</P>
现在不管是康华也好,雪花也罢,80%以上的产品都是利润微薄的低端啤酒。</P>
雪花比康华更夸张,百分之百的低端啤酒。</P>
在业界,雪花被讥讽为‘工业啤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