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四章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股市上的大户就会迅速跟进。
    俨然已经有了‘一代名庄’的风范。
    时间到了1996年,央妈发布公告,停办新的保值储蓄业务。
    上面也提出了‘稳步发展,适当加快’的方针。
    在这个大背景下,沪深全面飘红。
    但老唐这个在在商海里厮混了十年的老猎手,嗅到了‘变味’的气息。
    果断命令,把德隆手里的所有股票和债券全都卖了出去。
    果然。
    等时间进入十月后,上面连发‘十二道金牌’,决心整顿股市。
    消息传开,沪深两地一片璀璨的绿色。
    全国上下都回荡着一个字。
    卖。
    从这一刻开始,华夏拉开了大A长达八年的熊市。
    德隆因为退的比较快,几乎没什么损失。
    也因为这次老唐的操作,为德隆赢得了普遍的赞誉。
    为后来他们在金融市场纵横捭阖打下了基础。
    因为股市的退朝,德隆不得不把目光转移到实业上。
    那时候,因为东西方在商业、科技上的差距,不管是政界,还是商界,普遍喜欢出国考察。
    德隆也不例外。
    老唐带着兄弟们考察了一圈后得出结论:
    对华夏来说,最有优势,最有机会的行业,还是传统行业,也就是制造业。
    第一,华夏劳动力便宜。
    第二,经过‘七五’、‘八五’和‘九五’技术改造,拥有较高的技术水平。
    一方面具有生产能力,一方面面向全球市场,这是华夏历史性的机遇。
    有了结论就要行动。
    但往哪方面使劲则是个问题。
    恰巧在这时,老唐遇上了自己的贵人。
    他就是当时西域屯河的董事长何贵品。
    老何早期是西域昌吉州地方国企,屯河水泥厂厂长,在当地有着丰富的人脉资源。
    而他比唐万新大了足足有27岁,一边是初出茅庐的愣头小青年,一边是运筹帷幄的地方话事人。
    两人的关系,着实有点像狂飙里的高启强和太叔。
    有传言称,唐万新私底下尊称何贵品为老爷子。
    有了这层关系在,德隆的目光自然转移到了西域屯河身上。
    巧的是。
    96年,西域屯河成功在上交所上市了。
    如果经营实业,德隆实在不咋地。
    但要说股市,老唐那是手拿把攥。
    3个月以后,德隆便以2.51/股的低价,收购了西域屯河713万股的法人股,而当时的收盘价却高达13.35。
    一来一去,相当于何贵品给唐万新的收购方案打了个1.88折。
    这已经不是打骨折,这是脑袋一下全折了。
    完全是亲儿子才有的待遇。
    拿到了股权后,德隆的持股比例来到了10.185%,成为了西域屯河实际上的第三大股东。
    为了掩人耳目,平息低价收购西域屯河股权惹来的风言风语。
    老唐通过配股和协议转让的方式,将对西域屯河的直接持股比例稀释到了7.36%。
    但暗地里却不断增持西域屯河的第一大股东‘屯河集团’,并拿下了90%的股权。
    股权穿透后,持有了西域屯河21%的股权,彻底的掌控了公司的话语权。
    随后的两年,他又如法炮制,先后完成了对沈&阳合金和湘火炬的并购。
    老三股齐活了。
    公司大了以后,分歧就多了。
    德隆内部最大的分歧,就是对公司发展战略的分歧。
    大哥唐万里认为德隆应该以实业为主,金融为辅。
    而唐万新则反过来,金融为主,实业为辅。
    在德隆内部,戏称为‘唐大路线’和‘唐四路线’。
    但实业的发展需要时间,远没有金融市场来钱快。
    再加上唐大留在京城,协调德隆和政府的关系,远离了德隆魔都大本营。
    所以,渐渐整个德隆集团都走上了唐万新为主的金融为主战略。
    第一,发展实业资产,释放利好消息抬高股价;
    第二,在股市上坐庄,低买高卖割韭菜。
    当老三股割的差不多后,又收购了重&庆实业、中燕股份和天山股份这三个韭菜地继续割。
    巅峰时期,德隆拥有24705个股东账户,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大庄。
    但没有实业的支撑,终归不能长久。
    夜路走多了,总会遇到鬼。
    德隆最后还是把自己玩死了。
    “一个清醒地制造危机的赌徒,一个梦想把火山化作金矿的狂人。”
    徐良心里默念着《财经》杂志对唐万新的最后总结,情绪有些惆怅。
    唐万新和他的德隆,几乎就是另一个版本的他和红岩。
    一样的横跨金融和实业,一样横跨多个行业。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