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七章 康华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良微微颔首,“还有吗?”
    夏长胜不傻,他看得出大老板对他的回答并不是很满意。
    脑海里不由回忆着那份火炬集团年初提交的三年发展规划。
    思索良久后,脑中灵光一闪。
    “可能还有一点保守。”
    “具体说说。”
    看着大老板平静的眼神,夏长胜知道自己猜对了。
    作为红岩COO,跟在大老板身边多年,他对徐良的一些理念也有一定了解。
    “彭志宇制定的火炬发展规划,几乎把90%以上的精力和财力都用在了传统变速箱、汽车底盘、火花塞等配件的研究上。
    对电池、电控、电机投入不够多,也缺乏详尽的规划。”
    徐良叹道:“当初我跟他交代过弯道超车,把更多资源放在三电研究上。老彭跟着做了,他觉得以现有的条件,十年之内电动汽车根本不可能实用化。
    所以先做技术积累,一开始不用投入太多资源。
    等电池密度提升上来了,再投入巨资开发三电系统也不迟。
    公允的说,他的决定确实没问题。
    按部就班,用最小的资源获得最大的收获。
    但。
    这不是我想要的。”
    他想要的是真正把电动作为火炬集团未来的发展根基,汽车、工程车辆、货车、重型货车、环卫车、校车等等。
    都要从现在开始积累电动技术。
    由小见大,先易后难。
    他想要让火炬成为华夏的‘特斯拉’,而不是什么都准备好了才下场。
    他给火炬投入那么多资源,不是让它成为平庸的追随者。
    “您应该跟彭总沟通一下。”
    徐良摇了摇头。
    “在刚收购德隆组建火炬集团的时候,我就已经跟他沟通过了。
    而且运营理念不同,强制他执行,最后也是事倍功半。”
    夏长胜明智的没再多嘴。
    他看出大老板已经有意调整火炬集团,这种敏感的人事问题,除了大老板谁也不能插手。
    这时候李金玲走了过来。
    “徐总。”
    “出什么事了?”
    “刚刚收到消息,一个星期后是李照基先生80岁的生日,他邀请您参加他在半岛酒店举办的生日宴。”
    “四叔生日?”
    徐良拿出手机打了过去。
    李照基是他在香江最亲密的合作伙伴,渣打股权的收购,康师傅股权收购,甚至维旺迪的收购,都帮了大忙。
    电话很快就接通了。
    作为老辈的香江人,李照基的普通话说的很好。
    “徐生,听说你到香江了?”
    “昨天刚到。四叔,我记得你不是明年才过八十大寿吗?”
    “我们顺#德人讲究过九不过十,所以提前一年。”
    “原来是这样。”
    “徐生,一个星期后我在半岛酒店摆酒过寿,你可一定要来。”
    “四叔是长辈,过去又帮我那么多,就算再忙,您八十大寿我也要亲自到场。”
    “呵呵,你这样讲,我好高兴。……晚上有时间吗?我请你食饭。”
    “先谢谢四叔,不过这几天我忙着广发行的收购,恐怕没时间过去。”
    “需不需要我帮忙?”
    “需要四叔出手的时候我一定开口。”
    “不管什么事,只要你开口,我一定帮忙。”
    “那我先谢谢四叔。”
    “不用这么客气……”
    两人又聊了一会,徐良挂断了电话。
    “四叔喜欢民国大家的字画,你买一幅,价位在300万左右就行。”
    李金玲答应下来。
    看了看时间。
    “快中午了,走,吃饭去。”
    招呼夏长胜来到公司餐厅。
    虽然不是很大,但菜色很丰富。
    注意到大老板,周围的员工纷纷问好。
    徐良笑着打过招呼,吃过午饭后继续跟夏长胜商量公司的事情。
    晚上才回到天比高徐家庄园。
    先跟孩子们玩闹了一会,吃过晚饭后,徐良带着乔玉会和张钧宁来到书房。
    只要徐良在身边,两人都会抽出一定的时间聊聊工作。
    不仅能汲取智慧,解决问题。
    这也是一种情感上的沟通。
    多说多聊,才能了解彼此。
    “今天在公司我又看了一下冠生园的资料,我想把黄酒业务卖出去。”乔玉会道。
    “为什么?”
    “市场太狭窄了。除了江浙沪,准确的说除了浙省,其它省份的黄酒市场很小。
    全国范围内加起来黄酒的市场份额都不足百亿,而且还在不断走下坡路。
    目前市场上也没有出现黄酒的饮用场景。
    我不看好黄酒的未来发展。”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