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高兴了吧?满意了吧!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刘荣从不曾预料到:周亚夫这头老倔牛的倔脾气――尤其是导致周亚夫‘不得好死’的臭脾气,居然是有刘荣自己,来充当第一个受害者。
    ――刘荣,已经把话说的很难听了。
    但周亚夫不管。
    无论刘荣怎般强硬,周亚夫都是雷打不动的一句:家上矫枉过正,过犹不及……
    以至于即便知道不能这么做、不该这么做,刘荣也还是不得不无奈下令:封案!
    将整个案子,都留到老爷子折返长安之后,再由老爷子亲自决断。
    只不过,所有人心里都清楚:原本可大可小――至少可以表面上粉饰太平,将政治影响、政局动荡控制在最小范围的事儿,却被周亚夫彻底闹大了。
    如果说之前,刘荣‘公报私仇’,拿着莫须有的罪名,来替那些蠢货掩盖不可饶恕的过错,那在今日朔望朝之后,一切就都得就事论事、公事公办,甚至是公之于众了。
    ――你囤积粮草,哄抬物价,还欺压太子储君不说,甚至意图为了一己私利,而动摇汉家之国本?
    你特么个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而且不同与先前,有刘荣为这些蠢货敷衍制作的遮羞布,朝堂完全可以将这桩大案,粉饰成功侯群体集体脑抽作死――在周亚夫闹过这么一场之后,这些蠢货的罪名,便只能根据周亚夫的‘请求’,严格按照法律条令规定的来。
    并且,还得广而告之,让每一个想要了解这件事的人,都知道这些功侯后人,究竟死于何罪。
    或许在后世人的视角看来,这才是正确的。
    犯了什么罪,就受什么样的惩罚、种了什么因,就得什么样的果,这才是最正确的。
    但在封建时代,摆在掌权者――尤其是帝王面前的,往往有一比事实、真相本身,都还要更加重要的东西。
    政治影响。
    太祖高皇帝立汉国祚,始封开国元勋功侯,共计一百四十七家;
    时至今日,这一百四十七家元勋功侯家族,绝嗣的绝嗣,造反的造反;
    再算上那些被吕太后顺带弄死的,留存至今的开国元勋家族,总共不超过八十家。
    孝惠皇帝在位七年,不曾裂土封侯。
    吕太后掌权十五年,遍封诸吕子侄为王、侯,待诸吕之乱平定之后,凡是吕太后颁诏敕封的藩王、彻侯,都被一棒子锤死,尽数除国。
    先帝倒是封了一些。
    有薄氏外戚的轵侯薄昭,窦氏外戚的南皮侯窦长君、章武侯窦广国这样的外戚恩封侯;
    弓高侯韩颓当这样的归义侯、故安侯申屠嘉这样的‘准开国元勋’恩封侯。
    当然,也有不超过五指之数的军功侯。
    当今天子启即立三年多,也封了不少彻侯,却大都是因平定吴楚七国之乱,而涌现出的军中豪杰。
    掰着手指头算下来,汉家当下现存的彻侯家族,总数不超过一百二十家。
    而这一次,却有足足十四家功侯――超过一成的功侯家族,因为‘暗中勾连,动摇国本,对抗太子储君’这种比直接举兵谋反,都还要严重一些的罪名,而即将被举族诛灭!
    更要命的是:这十四家获罪的功侯,无一例外,都是太祖刘邦始封的开国元勋家族!
    换而言之,仅存不超过八十家开国元勋当中,有足足十四家――将近两成串联在了一起,和储君太子作对。
    什么概念?
    放到任何一个时代,这都将是一场巨大的政治地震!
    最顶级的贵族阶级中,有超过一成的人、开国功臣群体当中有超过二成的人,因为同一件事而获罪?
    这是不是说明,这个政权已经到了连他自己的贵族,都对政权严重不满的程度?
    要不然,贵族们日子过得好好的,为什么要串联起来,去做这种随时可能被杀头,回报却只是些许钱财的蠢事?
    所以,刘荣先前才会‘顾左右而言他’,随便找几个敷衍的罪名,便为这十四家功侯定了罪。
    ――亲自去尚冠里拿人,是刘荣在告诉尚冠里的贵族老爷们:别惹我!
    ――我很不好惹!
    ――惹我就是这个下场!!
    ――勿谓言之不预!!!
    而那些看似搞笑,实则暗藏玄机的罪名,则好比刘荣在尚冠里立威之后,转头就看向旁观群众,满不在意的嘿笑道:嗨~没啥大事儿;
    就是这几个蠢货脑子抽抽了,非要扎堆作死。
    他们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犯下的罪也都是各犯各的,绝对没有任何人暗中勾连,也没人做出任何有损宗庙、社稷的事。
    至于他们被扎堆捉拿、治罪,更完全就是巧合。
    对我汉家,贵族们没有任何不满,依旧对太祖高皇帝、先太宗皇帝,以及当今陛下感恩戴德,日子过得别提有多舒坦;
    其他的功侯们,都说这几个傻子自作自受,
章节报错(免登陆)
正确、无广告内容,点击下载APP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