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这一次,是皇帝错了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53章长安急报!
    长安城,袁府。
    自晁错身死,吴楚乱平,曾经的中大夫、在吴楚乱起后,被朝堂临时任命为奉常的袁盎,便莫名淡出了朝野内外的视野。
    ――说来也是;
    过去这二十多年,袁盎这个人名的出现,往往是和晁错形影不离的。
    当然不是因为两个人关系好,而是两个人的关系,差到了能让朝野内外,都搬来瓜子板凳,坐下吃瓜的程度。
    没人知道这两个人,是因为什么事交恶、因为什么事结怨;
    人们只知道这两个人,几乎就是一块吸铁石的两面。
    ――晁错不苟言笑,不与人往来;袁盎长袖善舞,故交遍天下。
    ――晁错铁骨铮铮,极具原则性;袁盎老辣圆滑,凡事好商量。
    平日里,二人相见两厌,除了朝仪之上,凡是其中一人走进某间堂室,另一人便会立即起身离开,绝不同席而坐。
    朝中有个什么事,也都是其中一人但凡支持,另一人便必定会站出来反对。
    而且是支持者越坚定地支持,反对者便会越强烈的反对。
    《削藩策》便是如此。
    晁错一纸《削藩策》,立志要做汉家的商君,袁盎就站出来,全方位无死角的给天子启分析:诸侯藩王造反,朝堂中央是吃不消的……
    虽然说最终,晁错身着朝服而斩于长安东市,几乎完全是天子启个人的考量,但在天子启最终做出决断的过程中,袁盎也绝对没少出力。
    推波助澜或许还算不上,但耳边风,却是实实在在没少在天子启身边吹。
    晁错死了,袁盎顿感不妙――坏了!
    ――良弓藏、走狗烹!
    不等袁盎想到解局之法,天子启一纸诏书,便让袁盎顶着奉常的职务,以天子使节的身份,去睢阳城外的吴楚叛军大营,劝降吴王刘濞。
    没错;
    劝降。
    跑去吴楚叛军大营,劝降正攻城攻的起劲儿,眼看着就要攻破睢阳,并在事实上成为‘东帝’的刘濞……
    “想起那日,刘濞老贼看我的眼神,我就感觉那都是上辈子的事。”
    “能从叛军大营逃回来,也实在是祖宗庇佑……”
    站在客堂外的瓦檐下,伸出手,感受着春天的暖阳,袁盎的眉宇间,却尽为阵阵阴郁所充斥。
    而在袁盎身侧,听闻袁盎这莫名而来的一声感叹,老管家也只苦着脸低下头,又莫名其妙的唉声叹气起来。
    “自从逃出叛军大营,又得以返回长安,主君的事,似乎就再也没有一件顺遂得了……”
    老管家凄苦一语,也引得袁盎神情恍惚的点下头,又悠悠发出一声长叹。
    “陛下派我去劝降刘濞,当是没想过我能活着回来。”
    “之后,又是册立储君一事,让太后与陛下生了不快。”
    “――陛下,从来都不当我是自己人,而是把我当做是太后的臣子;”
    “而眼下,册立储君太弟不成,便是太后,都有些责备我没有为梁王出力,更隐隐有些疏离我了……”
    说着,袁盎便提起衣袍下摆,就地蹲下身。
    伸手捡起身前,那片才刚从屋檐上滑落,当着袁盎的面摔落在地,险些就要掉在袁盎头上的破瓦片。
    定定的看着其中一枚较大的碎片,嘴上也沉沉问道:“第几回了?”
    “――这样的事,是第几回生在府上了?”
    “我知道的、不知道的,都说来吧。”
    闻言,老管家面上再添一分愁苦,语调中,更是隐约带上了些许惊惧。
    “最开始,是有客人起夜,于后院失足落进了鱼池中;”
    “次日一大早,东厨才从市集上买回来的活鱼,只生个火的功夫便腐烂发臭。”
    “再到前夜,厩里的马夜半而惊、昨日清晨,钱氏所生的少君染病夭折;”
    “――昨日午后,府上的客人都惊惧而走,连主君送的盘缠都顾不上带走。”
    “最后一桩,便是这枚瓦……”
    老管家每说一句――甚至是没说一字,袁盎的眉头便皱紧些;
    待听到这最后一句,眉头更是紧紧锁起。
    捏着岁瓦片起身,又低头注视许久,袁盎终是面呈若水的抬起头。
    “备车。”
    “我要去趟长陵邑,好生算上一卦。”
    “――总觉得这几日,会有什么不好的事发生。”
    “而且是极其严重的事……”
    鬼神之说,后世固然没什么人相信。
    但在如今汉室,鬼神,是得到官方背书的、‘客观存在’的东西。
    甚至连后世的神棍,在这个时代都叫‘日者’;
    技术好点的日者,更是基本都聚集在奉常的太史衙门,顶着‘国有神棍’的编制。
    而这段时日,袁盎在府上的遭遇,也确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