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孤儿军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徐徐入营!”
    约莫小半个时辰之后,博望苑西侧的军营外,响起一声声此起彼伏的嘹亮呼号。
    只不过,随着军官们――随着北军出身的关中良家子弟铿锵有力,气势昂扬的呼号声涌入军营内的,并非是身形高大的兵丁;
    而是一队队缄默不言的孩童。
    这些孩童,大的约莫十四、五,已经到了婚娶的年纪。
    小的则只有七八岁,身上军袍即便是按着自己的尺寸量身定制,也还是难免有些松垮。
    在军官的带领下,机械式的涌入军营之内,于校场列队整齐;
    随着军官们的命令,又哗啦啦盘腿坐到了地上,略有些迷茫的昂起头,这才看见校场靠近营房位置的点将台上,已经是被一位位身着朝服,甚至是皇子华服的贵人们所占据。
    “这……”
    “是要我们上战场了吗?”
    “应该不会吧?”
    “太祖高皇帝不是说,士不教,不得征的吗……”
    孩子们很迷茫。
    此刻,正盘腿坐在校场之内,齐齐昂首望向点将台的每一个孩子,都是父祖为国捐躯的英烈之后。
    有些人,是祖父、曾祖父追随太祖高皇帝,最终战死于关东;
    也有的人,是父亲死在了先帝年间的北方边墙,亦或是去年,爆发吴楚七国之乱后的关中战场。
    只无一例外的是:在这里的每一个孩子,都已经失去了父母双亲,且没有可以为他们做监护人的直系亲属。
    于是,太子刘荣一声令下,他们便在关中各地方郡县的统筹、护送下,来到了这方博望苑。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
    至于这些命运悲惨的孤儿,就更是如此。
    无父无母,举目无亲,身无长物,却被某位贵人莫名召集到了一起,这些孩子也大都能明白:自己的后半生,应该就是被某位贵人当做死士培养,并最终,死在某一次刺杀/护送任务当中。
    只不过,当这方军营拔地而起,孩子们也住进了这处位于博望苑内的军营之后,孩子们却发现接下来的一切,都有些出乎自己的预料。
    “孤的锐士们,可都得了孤赐下的田亩?”
    点将台上,刘荣昂首挺胸,双手背负于身后,目光在将台下的‘锐士’――或者说是娃娃兵们的身上次序扫过。
    这一千多个孩子――这一千多烈士遗孤,是刘荣往后的人生中,最值得信任、依仗的武装力量!
    当然,这支武装力量,和拥有者刘荣一样,依旧还处于发育阶段。
    但刘荣很清楚:当着一千多个娃娃兵,以太子亲卫――甚至是皇帝禁卫的身份,走出这方军营的一刻,不会有人怀疑刘荣的这句话。
    不会有人怀疑,刘荣将这样一支武装力量,当成自己最值得仰仗的臂膀,究竟是对是错……
    “禀家上,得了的。”
    刘荣发问,栗仓自然是当仁不让的上前。
    “奉家上之令,博望苑从附近,属于少府的上林苑皇田中,划拨了良田二十万亩。”
    “此刻,校场之内,凡是家上所能见到的‘兵丁’,都已经得到了家上所赐的百亩良田。”
    “明年开春之时,博望苑还会借出粮种,以及一应农具。”
    “一年之后――也就是明年秋收之后,家上的‘锐士’们,便都可以自力更生了……”
    听闻此言,确定自己的交代有了着落,已经被落实下去,刘荣也随即微微一点头。
    给‘锐士’们,或者说是娃娃兵们赐田,是刘荣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最终做出的决定。
    至于目的,却并非是单纯意义上的邀买人心。
    诚然,自打太祖高皇帝刘邦开始,汉家的皇帝,就总是以赐田,来作为邀买百姓民心最简单直接的方式。
    太祖刘邦,孝惠刘盈,先帝刘恒,乃至于当今天子启,都是如此。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汉天子通过赐田尽得天下人心的方式,也已经有些行不通了。
    ――太祖高皇帝时,天下已经经历了春秋战国、秦灭六国、天下群起而反秦,以及楚汉争霸等一系列战争。
    天下千疮百孔,民居十室九空,诸夏疲敝,百废待兴。
    在那样的情况下,太祖高皇帝大笔一挥,自然有的是藏进深山老林,以躲避战火的前秦遗民,乃至故六国遗民从山里走出来,将自己的户口录入汉家农籍,以换取那百亩田地、一方宅院。
    到了孝惠皇帝时,贯彻整个太祖一朝的异姓诸侯叛乱悉数平定,天下终于彻底安稳了下来,汉天子赐田,也还是即不缺田,也不缺受赐的人。
    但到了先帝之时,情况就有些微妙了。
    ――太祖七年,孝惠七年,前、后少帝,也就是吕太后掌政八年;
    经过这前后二十二年的时间――尤其是吕太后掌政那八年,汉室天下已经从最初的困局中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