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草原剧变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527章草原剧变(第1/2页)
    不等军臣话音落下,伊稚斜便难掩震惊的瞪大双眼!
    去西方!
    作为匈奴右贤王,哪怕是汉人口中的‘狄酋’‘蛮王’,伊稚斜也不可能不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战略放弃!
    放弃已经被汉人吃下,并正在快速消化的河套!
    放弃即将被汉人染指,且单于庭大概率无力阻止的河西!
    然后以高阙为界,与汉人长期对峙,将一场场断断续续、此起彼伏的局部战争,转化为一场长达数年、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全面拉锯战!
    作为当代右贤王,先右贤王之子,伊稚斜实在太清楚这意味着什么了。
    ——按照汉人的纪年,大约是在汉太宗孝文皇帝三年,汉匈双方,便曾险些展开一场拉锯战。
    当时,汉人的太宗孝文皇帝,可谓是带着大决心、大毅力,几乎穷尽汉家之钱粮辎重、将帅兵士,要与已故老上稽粥单于决战!
    睿智的老上单于,知道汉人的优势,也知道游牧之民的优势。
    故而,对于汉太宗皇帝‘来啊!单挑啊!’的决战邀请,老上单于明智的决定:于边境陈列重兵,却不急于开展。
    拖。
    看谁先撑不住。
    最终,老上单于幸运的等到了汉人,率先撑不下去。
    ——不是因为汉人的意志不够坚定,又或是如长平之战的赵国军队那般,后勤辎重无法维序。
    而是汉人的大后方,一个名为刘兴居的叛王,打乱了汉人的阵脚。
    一个叛王,就逼得汉人的太宗皇帝,不得不叫停汉匈双方的拉锯战,只得屈辱和亲,好转身去平定济北王刘兴居叛乱。
    从当年那一站后,汉匈双方都明白了一个道理。
    汉人明白:在解决所有的关东诸侯王,确保汉匈决战时,没有任何一家诸侯王会起兵反叛前,汉家绝对不能再主动挑起汉匈决战。
    如若不然,就要重蹈太宗皇帝三年,汉家砸锅卖铁,却仍旧不得不和亲、不得不前去平定叛乱之覆辙。
    于是,太宗皇帝在位的之后二十三年,以及先孝景皇帝在位的六年多时间——前后将近三十年,汉家都再也不曾主动征集军队,向匈奴人发起决战邀请。
    也就是这三十多年的时间,让汉人最终得以解决到关东诸侯割据,反复无常的弊病,具备了与匈奴人决战的内部条件。
    大概也就是吴楚之乱平定后,汉家对待匈奴人的态度,便肉眼可见的变得愈发强硬。
    吴楚乱平短短三年之后,当今天子荣元年,汉匈双方便爆发了朝那之战。
    次年,汉家更是将计就计,主动发起了汉匈河套-马邑战役,一战而得河套在手!
    至于匈奴人,则从当年那场拉锯战中明白:只要汉人地界,有名为‘诸侯藩王’的东西存在,那就总是能在汉人身上占便宜。
    打,汉人不敢——至少不敢放开了打。
    和,汉人虽然嘴硬的不行,但逼到极限,也终究还是不得不对匈奴使者予取予求。
    于是,匈奴人开始了长达三十年的间歇性侵扰、日常性讹诈。
    幕南各部年年侵扰汉边,隔个三五年,更是多部族联合,甚至由右贤王乃至单于庭领衔,成建制的对汉北边境发起入侵。
    这么做的目的,除了从附属的汉人地界抢东西,便是通过鲜血来提醒汉人:开门,自由和亲!
    嫁女和亲,陪嫁物资的委屈日子,汉家过了足足三十年。
    若是算上汉匈平城之战,太祖高皇帝身陷白登之围后的七年,以及孝惠皇帝、前后少帝——也就是吕太后掌权的十五年;
    林林总总算下来,这种汉人予取予求的好日子,匈奴人,也过了足足五十年!
    那么,那场发生在汉太宗三年的汉匈全面拉锯战,究竟给当时,还只是右贤王之子的伊稚斜,教会了什么道理呢?
    答案是,自那以后,伊稚斜便明白:拉锯战,消耗战,最终结果并不是草原上常见的赢家通吃,而是两败俱伤。
    伊稚斜清楚地记得,那场持续时常不到一年的拉锯战,就让草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成群结队的牛羊,没了。
    取而代之的,是随处可见的牛首、羊骨。
    ——膘肥体壮的战马,不见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匹匹嘴角泛沫,皮包骨头,恨不能倒反天罡骑在人身上,才能勉强走路的瘦弱马匹。
    虎背熊腰,四肢粗壮的勇士,变成了骨瘦如柴,双目无神的‘饿鬼’;
    装满水囊、布袋的奶酒、奶酪,变成了污水和腐肉。
    那一战,汉家倾国之力,最终后院失火。
    但匈奴人,也同样被消耗的惨不忍睹。
    伊稚斜很确信:当年,但凡汉人再多撑一个月——不用多,就只一个月!
    只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