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请父皇称太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再屠一门栗氏外戚,肃清太子党羽,为小十扫除障碍――对父皇而言,也不过是便宜之内罢……”
    神情淡然,语调平和的一番话,惹得天子启又是一阵含笑摇头。
    又悠然呼出一口气,方面带轻松道:“公子,比朕聪明许多~”
    “――至少,比当年的‘太子启’聪明许多……”
    “想当年,先帝也会时不时,以朝政、社稷之事考校于朕;”
    “考校十回,朕却只能答对三两回――还大都是误打误撞蒙对的。”
    “答错了,先帝动辄斥责、喝骂,说朕德不配位,还不如早日把储位让出来,免得让先帝在天下人面前蒙羞。”
    “――便是答对了,先帝也会追问一句:此话怎讲?”
    “朕答不上来,免不得又是被斥骂一通……”
    似是自嘲,又莫名带着些追忆的一番话道出口,天子启只含笑望向远方,沉默了许久。
    久到刘荣都有些站不住,轻轻将衣襟紧了紧,天子启才深吸一口气,从思绪中回过神来。
    抬起小臂,对身后的宦者令春陀轻轻摆手,便再度招呼刘荣在身旁的的摇椅上坐下身。
    待刘荣乖乖坐下,又被春陀取来的薄被盖住下半身,天子启才披着另一张薄被,侧身正对向刘荣。
    面上神情虽仍是云淡风轻,但语句中,却莫名带上了一股肃然。
    “朕,不知道合格的太子储君,应该是什么样的。”
    “――朕亲眼见过的唯一一个太子储君,是朕自己。”
    “先帝说,朕这个太子并不合格;”
    “但朕却做了二十一年太子,最终又做了天子。”
    “这天子,朕自认为做的不错。”
    “所以,朕唯一能确定的是:朕这样的太子储君,是合格的――至少是勉强合格的。”
    莫名严肃的道出一语,天子启面色不由再一正,朝刘荣微一昂头。
    “公子这样的太子储君,对宗庙、社稷而言究竟是福是祸,朕不清楚。”
    “――一个思绪活泛,机智过人,又友爱手足、恭顺母亲的太子,朕不知道这样的储君,日后能否成为一个合格的天子。”
    “所以,公子方才的话,对,也不对。”
    “立皇长子为太子储君,确实是朕出于‘绝梁王之念’的目的所为。”
    “但考察公子是否合格,朕却并没有具体的标准。”
    “――无论是公子还是小十,朕都无法确定孰是孰非、孰优孰劣。”
    “朕能遵照的,只有自己的判断。”
    许是和刘荣摊了牌,又或许是一桩心事落了地,让天子启肩上的胆子轻了不少;
    说起这番话,天子启侃侃而谈,眉宇虽还算严肃,却也无时不刻带着轻松。
    刘荣听的很认真。
    天子启,却说的更认真。
    “在朕看来,公子的优势、劣势,都很明显。”
    “年壮即冠,为朕诸子之长,手腕老练,天资卓绝――这都是优势。”
    “母栗姬,则是劣势。”
    “――甚至可以说,是公子唯一的劣势。”
    “朕的母亲,还算是个不错――至少是个不太差的太后,尚且能逼得朕为了册立太子储君,粗暴的将北军开入长安。”
    “只差那么一点,朕便险些要成为一个暴君,甚至险些蒙上一个‘囚母’的骂名。”
    “朕的母亲尚且如此,朕实在想象不到公子的母亲,会成为一个怎样的太后;”
    “又会为我汉家,带来怎样的动荡和灾难。”
    “――如果公子年幼丧母,甚至没有母亲、母族作为助力,朕都可能不会考虑小十,只全心培养公子。”
    “但公子的母亲,实在是让朕很难对公子放心。”
    对于天子启如此坦诚的说出‘你不错,但你妈忒不靠谱’,刘荣惊诧之余,却也莫名感到一阵心安。
    别说是汉家的帝王――便是后世的老师,也是一样的道理:愿意说你,说明你还有救;
    愿意批评,说明你还有希望去改正。
    更何况这些话,是天子启前脚刚为刘荣‘抢’来了储君太子之位,后脚便说出口的。
    这其中,有几分提点、几分敲打,刘荣,自也了然于胸。
    “小十对朕而言,也是万不得已之下的权宜之计。”
    “除非公子实在不争气,让朕实在无法放心,从而不得不狠心废储另立;”
    “否则,朕便不会将我汉家的未来,寄于小十身上。”
    正思虑间,天子启笃定的话语再度传入耳中,惹得刘荣再度侧过头。
    便见天子启道出此语,又沉沉一点头,面上严肃之色,也随之带上了些许惆怅。
    “朕,已经老了……”
    “小十,却太过年幼。”
    “若果真立了小十,那我汉家日后,必定难逃主少国疑,君权旁落。”
    “――朕在,东宫即便偶有不稳,也翻不出什么大浪。”
    “但待朕去见了先帝,留一个年不及冠的小十,坐我汉家的宗庙、社稷,那无论小十日后天资、手腕如何,都绝不可能压得住东宫太后。”
    “若朕走的急了些,小十要面对的,甚至可能不止一个太后――而是会再多出个太皇太后!”
    “这对一个年不及冠的‘儿皇帝’而言,几乎不亚于让一个还没断奶的婴孩,同一头猛虎搏斗……”
    言罢,天子启便莫名呆坐在了原地,似是为自己刚说出的这番话,而感到些许愕然。
    ――刘荣很好,可惜有个叫‘栗姬’的母亲;
    而除刘荣外,唯一可供天子启选择的后备人选,是年仅三岁的皇十子刘彘……
    “朕很希望公子,能撑到朕合眼的那一天。”
    “――很希望朕宫车晏驾时,我汉家的储君太子,是今日册立的皇长子荣,而非日后易储另立的皇十子彘。”
    冷不丁到处一语,天子启已是皱起了眉头,望向远台外,神情说不清的凝重。
    “但希望归希望,对朕而言最重要的,仍旧是宗庙、社稷的未来。”
    “如果公子无法证明自己,能压制自己的母亲――能保证自己的母亲,不会在日后颠覆我汉家的宗庙、社稷……”
    “那朕,即便再怎般不愿,也只能咬牙硬撑几年,好让小十再年壮些、再年长些。”
    “至于公子,既是做过太子、坐过储君之外,待日后小十得立,便也就断没有苟活的可能。”
    “这些,公子都明白?”
    言罢,天子启便满带着郑重,望向身侧,已经穿上太子冠服的刘荣。
    却见刘荣闻言,只深吸一口气,旋即带着自信的淡笑,对天子启一拱手。
    “父皇方才,唤儿什么?”
    “――嗯?”
    “――公子?”
    “请父皇,称太子……”
    “儿臣,已得东宫太后册封,亦已于新丰太庙祭祖。”
    “请父皇,称太子…………”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