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周亚夫,你不高兴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时辰。
    只要过了半个时辰,申屠嘉就会疲惫不堪,连头脑清楚、条理清晰都很难保证了。
    再看看现在?
    于上林苑猎场行宫外下了车,跟着刘荣走了这都有三二里地了,申屠嘉依旧脸不红气不喘,还走得动路不说,甚至还能和刘荣说上两句!
    对此,刘荣只能说:为国家大事谋算,当真是这人世间,最损耗寿命的事了……
    “即是做了太子师,故安侯,便不可再如往日那般,为了公务而不顾身体了。”
    “――好生调理一下身子,顺带替我汉家的宗庙、社稷,看着点孤这个混账太子便好。”
    “剩下的事,自有年富力强的太子傅头疼。”
    说着,刘荣不忘带着戏谑的笑容,望向另一侧的表叔:新任太子太傅窦婴。
    便见窦婴闻言,也不由得翘起嘴角,言辞温和道:“家上说的是。”
    “太子平日里的课业,本就是由太子太傅为主,再辅以各博士、大家。”
    “故安侯为宗庙、社稷操劳多年,确实应该好生调养一下身子。”
    含笑看着刘荣、窦婴表叔侄二人唱双簧,申屠嘉终也只是呵笑着止住脚步,一边轻轻捶打着腿侧,嘴上一边也不忘说道:“家上不必忧虑。”
    “臣这个太子师,究竟应该做成什么样子――陛下任命臣为太子师,是想要臣做些什么,臣都了然于胸。”
    “日后,家上但有所需,臣这个太子师,便全然没有置身事外的道理。”
    “――臣素不与人往来,元勋公侯们的事,臣恐怕很难帮到家上。”
    “但好歹也是做了这么些年丞相,朝中的事,臣自认多少还能说得上几句话;”
    “若是有家上看中的人,臣当也能替家上,把人接去太子宫?”
    多年不见,申屠嘉依旧是这般直率,刘荣也是不由得一阵莞尔。
    稍一敛面上笑意,对申屠嘉默然拱手一拜,刘荣便自然地走上前,自手臂下侧扶起申屠嘉,继续朝着不远处,那明显才刚围起不久的私苑:博望苑走去。
    ――纵是申屠嘉快人快语,方才那番话,申屠嘉也还是自谦了。
    说得上话?
    毫不夸张的说:但凡是和朝中百官,以及朝堂有司部门相关的事,申屠嘉几乎都能替刘荣办妥!
    之所以是‘几乎’,而非‘肯定’,则是因为少府这个特殊的存在,并不包含在丞相的职权范围之内。
    但刘荣怎么说,也和少府令岑迈有点私交,在少府也算是混得开;
    再加上老爷子有意无意的纵容,刘荣最好沟通的,其实恰恰是外朝最不好接触的少府。
    有了申屠嘉这番表态,刘荣日后,便不用担心朝野内外,会出现某个自认为良好的蠢货,学当年的廷尉张释之,拿自己这个太子储君刷声望了。
    “太师需要调养,太保又已拜相,日后,便要辛劳表叔这个太子太傅了。”
    到了太师申屠嘉的表态,刘荣自然而然,便将注意力移到了表叔窦婴身上。
    不出刘荣所料――早就有意提前下注、提前和刘荣亲近的窦婴,是刘荣这太子三师中,最不需要刘荣为之头疼的一个。
    “家上言重。”
    “食君之禄,自当忠君之事;”
    “――吃了太子傅的禄米,臣自当倾力而为,以报陛下、太后。”
    “更何况在太子宫,臣也并非孑然一身。”
    “有南皮侯做太子詹事,总览太子宫大小事务,臣要做的,不过是教家上以《诗》《书》大义而已……”
    窦婴这番表态,可以说是比申屠嘉还直白。
    ――家上放心!
    ――臣,南皮侯,还有我俩背后的整个窦氏一族,都是家上最坚实的后盾!
    ――太后那边,也有我们从中斡旋!
    要说窦婴这个太子太傅,为刘荣带来的最大助力,便也不外乎于此了。
    作为外戚,尤其还是窦氏一族鼎力培养的新生代代表性人物,窦婴在窦氏一族,乃至当朝窦太后面前,都具有举足轻重的话语权!
    有窦婴这个太子太傅存在,如今又多了个太子詹事窦彭祖,就算有一天,东宫窦太后因为什么事而对刘荣生了不满,也将不得不考虑一下两个族侄,会不会被刘荣这个太子所牵连。
    简单来说:太子太傅窦婴,便是刘荣为太子妃阿娇寻找到的替代品,来作为太子宫与东宫长乐之间的桥梁而存在。
    再加上一个太子詹事,也就是家令窦彭祖,刘荣基本已经是将窦氏一族的未来,强行和自己绑定在了一起。
    刘荣安,则窦氏兴;
    刘荣危,则窦氏衰。
    有朝一日,万一刘荣失了势,就算有东宫太后在,窦婴、窦彭祖二人,大概率不会给‘废太子刘荣’陪葬,但‘废太子党羽’的政治标签,却是怎么都撕不下的了。
    新生代最能拿的出手,或者说是唯二拿得出手的新鲜血液,却带着这么个政治标签,窦氏一族还想在未来、在取代刘荣成为太子的那位治下落得好处?
    嘿……
    长的不丑,想的倒挺美……
    “条侯的兵符,当是还与父皇了?”
    和窦婴也沟通过了,刘荣终于驻足望向身后,一路上都闷闷不乐,甚至都不跟着刘荣三人一起走的周亚夫。
    被刘荣这么一问,周亚夫本就不算愉快的面色,也顿时再添了一份郁闷。
    “陛下信重,臣自感激于心。”
    “但臣行于行伍多年,只知兵事,却不甚熟于政务。”
    “――卸任太尉,臣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即是卸了任,那兵符也确实该还给陛下。”
    “但臣,真的非常担心自己,无法完成丞相的使命啊……”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