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草原王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自己指出问题所在,就能得到解决。
    ——草场这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
    在这西元前——至少是在如今汉室,草场和矿场一样,属于纯天然物资,根本无法通过人力去创造。
    所以,韩颓当这些年只是发牢骚,却根本没有将这件事拿到朝议上说。
    ——说了也没用啊!
    光指出问题有什么用?
    不带着配套的解决方案,那提出问题就是毫无意义的。
    作为在草原上土生土长的‘游牧之民’,韩颓当清楚的知道这一点。
    作为后世来客,拥有数千年历史视野的刘荣,也明白这一关键。
    但除了这二人,如今汉家,恐怕就没多少人,能看透这个问题的本质了。
    ——没看到连‘矮子里面拔将军’拔出来的太仆直不疑,都没看透这个问题的本质吗?
    于是,刘荣也就没兴趣再同直不疑,说自己还没来得及说出口的下半段话了。
    ——如今汉室马政的马苑圈养模式,确实是有诸多弊端;
    汉家明知难为而为之,实属无奈。
    至于草原游牧之民所采用的经济实惠型畜牧业发展方向,看上去是很不错,但实际上,汉家却根本无法照搬硬套。
    现如今的草原,畜牧业之所以成本低廉,最主要的原因是现在的游牧之民,是人如其名的‘游牧’之民。
    准确的说,他们采用的,并非后世人刻板印象中的畜牧业,而是专属于这史前时代的游牧。
    游牧,畜牧,一字之差,却是让二者所需要的投入、运作成本,呈现出了极为夸张的两个极端。
    畜牧业,就是要砸钱!
    而游牧业,更像是一笔无本儿买卖——带着牛羊牧场在草原一路走,一路吃,只要牧畜不大范围死于天灾人祸,就稳赚不赔!
    而这样的模式,显然不是如今汉室——乃至于任何一个华夏封建王朝,所能完全效仿的。
    要想为华夏文明点亮‘畜牧’这一科技树,刘荣首先要做的,是摸索出一套更适合华夏文明,更贴合农耕文明的畜牧模式。
    比如:限定区域的小范围游牧;
    比如牧民定居某处,并于每年的固定时间回到居所。
    再比如······
    “再比如~”
    “分封·······”
    ···
    “封草原王啊~”
    “嘿;”
    “就怕一招不慎,搬起石头,砸了朕自己的脚······”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