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下一步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长安城,未央宫,宣室殿温室侧殿。
    随着十一月的到来,长安的初雪,也在这刘荣新元二年年初悄然而至。
    宏伟壮阔的宫室银装素裹,宫内小道、宫外八街九陌,皆呵气成冰。
    即便在短短一年当中——在天子荣新元元年初、年末,各打赢了一场与匈奴人之间的战争,寒冷,也还是将长安百姓给赶回了家中。
    同样的一幕,几乎发生在长安每一家农户家中。
    ——一家老小,往往是一位稍年长的男性大家长,带着一老妪、一少女,儿媳一二,儿孙三四;
    一家人围坐在屋内的墙角,本能的缩起脖子,将手探向屋内唯一的热源:墙角处的室内灶。
    只是大家伙的脸上,基本看不出多少底层百姓疾苦的苦楚。
    几乎每一个人,都将满含憧憬的目光,下意识投降遥远的北方。
    父母亲们,在期待家中儿郎衣锦还乡,给自己,乃至历代先祖、子孙后世赚下好大脸面!
    妻子们、孩子们,则期待着丈夫、父亲,能在平安归来的同时,给家中带回各式各样的战利品。
    兄弟姊妹们,更是早早开始吹嘘起了‘俺家兄长、兄弟如何如何’,已然是成为了街坊邻里间最靓的仔。
    更有媒人冒着刺骨寒冬,登门找上那些本就在军中有点小官职,如伍长、什长之类的家庭,赶在那位潜力股班师回朝之前,就与其父母双亲商量起了婚事。
    ——寒冷,将整座长安城包裹!
    却并没能将充斥着整个长安里里外外、因战争胜利而产生的热烈熄灭。
    所有人都在等。
    无论是朝堂内外、宫讳禁中,还是街头巷尾,乃至于长安城外——每一个人,都在等那支取得伟大胜利的王师凯旋!
    唯独刘荣,悠然自得的依靠在温室殿内,那柄新制作出来的竹制摇椅之上,一边查阅着手中竹简,一边还略有些烦闷的将衣襟扯开来些。
    “葵五~”
    “葵五?”
    “去把殿内的暖炉撤下去几口。”
    嘴上说着,刘荣还不忘本能的侧过头,等候着那道熟悉的魁梧身影,为自己拭去额头上的一层薄汗。
    不多时,果然有一张绢布触碰到刘荣额头;
    却不似记忆中,那般……
    粗鲁?
    感受到绢布擦伤额头的异常力道,刘荣本能的抬起头;
    见是二憨当中的夏雀,这才想起自己的贴身太监葵五,至今都还没有从博望城回来。
    “唔……”
    “也不知葵五那憨子,在博望城忙些什么。”
    “仗都打完了,还留在博望城作甚?”
    嘴上虽是这么说,刘荣面上,却丝毫看不出不愉之色。
    只轻轻探出手接过绢帕,在额头上随意抹了抹,便将手中竹简轻轻丢在了腿上,望向殿门外的方向,悠然发出一声长叹。
    在战前,为了培养一下自己的嫡系班底,刘荣几乎将所有潜邸心腹,都派去了‘大有可为’的河套战场。
    至于葵五,刘荣原本想的很简单:就那汉子牛犊般强壮的身子骨,便是砍下几颗首级、立下武勋,那也没什么好奇怪的。
    虽然是个寺人,但好歹也是自己的贴身宦官;
    放出去历练一番,就算是有武勋傍身,也只是有助于这憨子作为宦者令的位置,对刘荣而言,有百利而无一害。
    ——毕竟再怎么说,宦者令,那也是正儿八经比二千石的官职;
    虽然多有宦官充任,却已然是脱离了‘家奴’的范畴,属于实打实的臣子。
    事实上,放眼整個未央、长乐两宫,能自称‘臣’而非‘奴’的宫女、太监,满打满算就三个。
    天子身边的贴身太监,未央宫的宫人头子:未央宫宦者令;
    皇后身边的后宫主管太监,未央宫的太监头子,宫人二把手:椒房殿大长秋;
    以及,东宫老太后身边的老太监,理论上的两宫宫人头子,事实上的长乐宫宫人一把手:长乐宫中车属令。
    只是和太后可以自称朕,但为了不刺激皇帝很少以‘朕’自称一样:可以自称‘臣’的理论特权,基本不会被以上三者使用。
    为了表明自己的绝对忠诚,哪怕到了这三个位置,已经拥有了可以自称‘臣’的权利,也不会有哪个太监敢真的以‘臣’自称,乃至于以臣下自居。
    毕竟秦奸赵高那么大一个负面案例在那摆着,无论是为了向皇帝、太后标榜忠心,还是为了避免被外朝抨击,太监群体在这件事情上,都会十分识大体、顾大局。
    只是作为皇帝,刘荣虽然对这种‘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权势从何而来’的自知之明非常受用,但只要有机会,刘荣也丝毫不会吝啬于为属下——尤其是嫡系元从创造机会,以更顺利的座位刘荣为他们所安排的职位。
    毕竟宦者令,可不是刘荣为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