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 这不搞人心态吗这?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的判断过后,做出性价比最高的选择。
    今日,天子启便险些被愤怒冲昏头脑,做出错误的决断。
    但终归是羽翼丰满,手腕老练,又曾在太子之位上,磨砺过二十多年的成熟帝王。
    哪怕是动了怒,天子启,也依旧本能的将事态,控制在了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晁错,是朕削藩的剑。”
    “袁盎,则是晁错的鞘。”
    “――没了晁错这把剑,朕就会像今天这样,眼睁睁看着一盘炙肉摆在面前,却根本没有刀来切肉;”
    “可若是没了袁盎这柄剑鞘,晁错这把剑――这把锐利无比的宝剑,便极有可能伤了不该伤的人……”
    “甚至,都未必不会伤了朕……”
    经过和刘荣的这番交谈,此时的天子启,已经彻底冷静了下来。
    而‘冷静的天子启’,也完全可以算作是华夏历史上,继‘长寿的始皇帝’之后的又一个概念神。
    在为情绪所左右时,天子启或许会是那个抡起棋盘,一言不合就将堂弟砸死的混账太子;
    但在冷静状态下,汉景帝刘启,便会是那个和父亲联手缔造了文景之治,为后世那些天资平庸的皇帝,做出教科书级典范的合格帝王。
    “贬袁盎为白身,是因为袁盎在朝仪之上,公然反对削藩。”
    “――削藩,是朕亲自为朝堂定下的大策。”
    “在叛乱平定之前,朕绝不允许朝堂上,出现任何反对削藩的声音。”
    将怒火及一切可能左右自己决断、决策的情绪尽数压下,天子启便恢复到平时,那好似完全没有情感,好似机器般的冰冷心境。
    简单解释过自己为什么要处置袁盎,又随口补了一句:“至于抄没家产,也算是给他一个警告。”
    “左右朕这边刚抄没,太后那边便又会赏赐回去。”
    “――也算是佯做‘杀’了袁盎这只鸡,好震一震朝野内外观望的猴。”
    “免得晁错今日这一退,朕好不容易拿上台面的《削藩策》,便又被那些胆小如鼠的人再压回去……”
    似是提点,又似是自辩的一番话,只引得刘荣连连点头,配合着露出一个‘原来如此’的表情,分寸却又拿捏的极恰当,根本没有引来天子启的关注。
    便见天子启又是一阵思虑,方以闲聊似的轻松口吻问道:“你母亲那边如何?”
    “最近这些时日,倒是消停了不少?”
    刘荣倒是没想到今日,天子启居然会问起栗姬。
    被问的当下一愣,又自然地挤出一抹似苦不苦的淡笑,对天子启微一点头。
    “朝野内外发生了这么多事,儿臣又屡屡‘落难’,当是长进了些。”
    “只儿臣,终归还是任重,道远……”
    简短的两句话,却惹得天子启不由又是一阵感同身受。
    长呼一口气,又颇有些感慨的轻轻捶打着大腿,嘴上也不忘说道:“皇祖母一走,母后头上压着的最后一块定山石,便也就此没了。”
    “如今,刘濞举兵在即,母后自还能顾全大局。”
    “但吴楚乱平之后,梁王再入长安之时……”
    “唉……”
    悠悠一声叹息,天子启便也耷拉着一张脸,似是比刘荣都还要更苦恼些。
    ――倒也没错。
    刘荣再如何,眼下也暂时不用太为母亲栗姬感到头疼,改造计划也初见成效,未来可期。
    反倒是天子启,费尽心机忽悠着梁王刘武,在即将发生的吴楚之乱中卖血卖肾,到头来,还要为后续的收尾事宜而头疼。
    至少就目前为止,天子启需要头疼母亲窦太后的频率,比刘荣为母亲栗姬头疼的频率要高出不少。
    但作为儿孙,刘荣自也没有在这个话题上多说的立场,便也就任由皇帝老爹发着牢骚,静静的聆听着。
    就这么各怀心绪的坐了一会儿,搞得刘荣都有些疑惑起来,误以为皇帝老爹这怕是忘了自己还在,殿外终是走入一道身影。
    ――宦者令春陀;
    未央宫内的寺人、宫女们的头头。
    面色如常的小步上前,在天子启身侧附耳低语一阵,天子启本淡然如常的面容,只立时涌上一抹哑然。
    呆坐许久,天子启也终是感知到身侧,刘荣向自己投来的好奇目光,才面色复杂的再一声长叹。
    “昨夜,晁错的父亲,与晁错起了争执。”
    “再三劝阻,却被晁错严词拒绝之后……”
    “晁父,自悬房梁而死……”
    饶是早就有预感,待从天子启口中听到确切的消息,刘荣也还是不由呆了一瞬。
    不能怪刘荣定力不足,实在是古人――尤其是汉家这动不动吞金块、喝毒酒,乃至抹脖子的自杀风气,让刘荣很难完全理解。
    就拿晁父来说:儿子入朝为官,官至九卿之首的内史,再进一步,便是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