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这是什么铳?给四哥玩玩!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第174章这是什么铳?给四哥玩玩!
    朱元璋批了几个奏章。
    忽然想起了什么。
    抬起头来。
    看到朱、朱棣、朱檀三人正向殿外走去。
    “檀儿,咱忘了问你,那50万石粮食,现在到哪儿了?”
    朱元璋也知道,这么多粮食,不一定能跟朱檀一样快运到。
    首先就是运力的速度本就慢,再加上筹集粮草还需要时间。
    不过,朱元璋之所以将这件事安排给朱檀,也是因为他那个红颜知己吴婉儿家就是山东最大的粮行!
    其实,在跟鲁商盐行合作之后,吴家为了活取盐引,更是全国各地收粮、囤地,在晋商没落后,已经成了大明第一大粮行。
    所以,50万石粮草对于其他人来说很难,但对于朱檀来说,应该不是什么问题才对。
    另一边。
    朱和朱棣听到朱元璋的话忍不住面面相觑。
    朱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难怪父皇宠十弟呢,一口气就给派了50万石粮食的任务!
    从山东运过来,怕是得花掉40万两银子了!
    自己忽然就不怎么眼红了。
    朱棣也是哑然失笑。
    一次就给朝廷运了50万石军粮,基本上解决了明军北伐初期所需要的全部粮草。
    十弟可真能干啊!
    也难怪他能张扬跋扈了,哪怕纵情享乐又怎么了,给朝廷花了那么多银子,自己享受享受不是理所应当吗?
    自己劝他属实是有点多余。
    父皇就会一直站在他这边的。
    朱檀听到老朱的话却摇了摇头,笑道:“回父皇,粮草尚未运到。”
    朱元璋微微皱眉道:“哦?没运到?可是因为缺银子?还是缺粮?”
    随后叹口气,道:“没运到应该早点告诉咱!你这不是耽误军机吗?还好咱在九边囤了不少粮,倒也不是非要用你的不可!”
    朱檀笑道:“粮草还在路上,孩儿想着走陆运,这么多粮,损耗太大,索性都走海运了!鲁王卫也都跟着上了船,应该这两三日内便到了!”
    朱元璋愣了愣,皱眉道:“海运?胆子有点太大了吧?遇到风浪怎么办?若是遇到倭寇又怎么办?你的鲁王卫会海战吗?”
    朱檀笑道:“遇到倭寇更好,顺手剿了!只是儿臣估计他们不敢来!
    至于风浪
    父皇,其实前朝每年也都用海运,每年从南方运粮到北平,一年的损耗还不足半成,实在是微不足道,儿臣这次用的都是能运万石粮食的大船,更是不用担心风浪问题!反倒是漕运、陆运消耗更大!50万石粮,海运折算一下,成本也就是一万石左右。
    但陆运的话,估计就要二十万石损耗了!漕运.”
    朱檀笑了笑。
    如今北平又不是京城,没那么多人口,也没有那么大的粮食需求,元朝时候很通畅的京杭大运河,如今又淤积了不少。
    很多航段已经不能走了。
    朱元璋倒也清楚,又问道:“那海运的速度跟陆运比又如何”
    朱檀笑道:“自然是海运快了!海运可以昼夜不停,陆运可做不到!而且那么多民夫壮丁耽误日久,跟海运的效率是比不了的!
    这些粮食过几日便会卸在海津府的码头上,到时候再转陆运送过来,父皇放心便是!”
    朱元璋脸上这才露出笑脸。
    原本,他是对朱檀用海运省钱有些不满的。
    毕竟,军国大事,一刻也耽误不得,如果朱檀爱惜银子,在朱元璋看来,还是格局小了。
    如今看来,海运不但快,还便宜。
    那就没什么好说了。
    只能说这小子,真能干啊!
    朱元璋看看不远处。
    朱和朱棣正向自己这边张望,皱眉哼道:“看什么看!没事多跟你们十弟学学!一个个身为兄长,好意思被弟弟比下去么?
    这一次北伐,谁表现好,咱也给他亲王双俸!”
    朱棣叹口气。
    自己自小跟岳父徐达学的是打仗啊,哪懂这些东西!
    朱更是满脸无奈。
    其实自己也挺能搞钱的,如果不考虑藩地内老百姓的死活的话
    不过,到底是不如老十啊!
    七八日后。
    如今的北平城中。
    尽管春节的热闹已过,但寒冷的气候依旧牢牢抓住这座城市。春寒料峭的气息中,街道两旁的柳树只是勉强吐出了几点嫩绿,仿佛在冰冷的空气中颤抖。
    早晨,薄雾缭绕,遮蔽了远处的山峦,使得整个城市仿佛笼罩在一层神秘的面纱之下。
    行人们穿着厚重的棉衣,领口紧闭,脚踏着沉重的棉鞋匆匆而行,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为抵御寒冷而紧绷的表情。
    不时有商贩推着木轮车,车上堆满了柴火和炭,发出吱吱呀呀的声响,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