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鲁王疯了!顶撞老朱!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孤高吧!”
    朱元璋点点头,忽然感叹一声。
    “孤臣好啊!
    孤臣不会结党营私,不会通同一气,不会上下勾结!
    咱现在,缺的,就是孤臣啊!”
    朱元璋揉了揉太阳穴,皱眉道:“这个茹太素,咱不喜欢!
    当年便打过他的板子!
    实在是太耿直!
    这些年,也是几经贬谪,起起落落。
    到了现在,还能保持初心,实属不易!”
    朱标忍不住微微一笑。
    茹太素,算得上是洪武朝的名人了。
    洪武三年,中了乡试举人。
    因为上书得了老朱赏识,被提拔成了监察御史,三年后,升迁为四川按察使。
    洪武七年,正式踏足中枢,成了刑部侍郎。
    升迁速度堪比火箭。
    原本。
    所有人都以为,得了圣眷的茹太素会成为洪武朝的重臣,日后注定是要成为中枢的顶层人物的。
    事实上。
    当时也确实有所表现。
    譬如。
    他在任刑部侍郎的时候,上奏的意见被老朱悉数采纳,并给与褒奖。
    不过,很快,他便因受牵连,被贬为了刑部主事。
    再之后,他依然不改喜欢直言的性格。
    做了刑部主事,竟然洋洋洒洒写了数万字。
    看的老朱心烦意乱。
    再加上茹太素多多少少有点贬斥朝政的意思,喷了不少人。
    这也让老朱十分愤怒。
    干脆揍了他一顿板子。
    甚至下旨,今后上书奏章一定要言简意赅,并命令中书制订上奏的格式,杜绝大臣呈述奏文繁琐冗长。
    不过。
    茹太素的才华还是得到了老朱认可的。
    虽然几经贬谪,但茹太素始终在老朱的视线里。
    只是茹太素的脾气太直,总是惹得老朱不爽。
    所以才没有办法轻轻松松成为高官。
    甚至在洪武十六年晋升为正四品的都察院佥都御史后,又因为范言直谏被老朱贬为了七品小官翰林院检讨。
    但现在。
    所有人都听出了皇帝的意思。
    茹太素,估计又要被启用了!
    朱元璋叹口气。
    “家有铮子不败家,国有诤臣不亡国!
    这茹太素,咱不喜欢!
    但咱偏偏要用他!
    宋学士,拟旨吧!
    升翰林院检讨茹太素为户部尚书!”
    话音落下。
    所有人都惊了!
    户部尚书!
    正二品!
    甚至在同为二品尚书的六部当中。
    户部尚书也是举足轻重的存在!
    现在,茹太素竟然以区区七品官的身份一跃坐上了这个位置!
    朱标忍不住道:“父皇,茹太素一直在刑部做事,性情虽然刚正不阿,可是.却不通户部的部务啊.
    更何况,他如今只是七品检讨,一跃而升为正二品的户部尚书是否有些过快?”
    朱元璋摇摇头,道:“那郭桓倒是精通部务,在户部干了十多年,又如何!
    越是精通越是天下之大害啊!”
    说着。
    朱元璋重重一拍桌案。
    “咱用郭桓,还不如用条狗!”
    朱元璋皱眉道:“茹太素虽然不通部务,他不贪不占,没有私心,刚正不阿,如今整顿吏治,需要的正是这等人物!
    就这样吧,宋学士,拟旨!”
    “臣,遵旨!”
    宋讷一边拟旨,一边心中五味杂陈。
    户部尚书啊!
    正二品啊
    这官帽,就这么轻松落在了一个区区七品翰林院检讨头上?
    当然茹太素若是论资历也是够的,毕竟他之前做过三品刑部侍郎,只是之后屡遭贬谪,才落到了七品的地步。
    尽管如此,宋讷等人心中还是有些不是滋味.
    他们这些时常能接触皇帝的大学士,听上去名字好听,但官职无非四品五品而已
    这一转眼,“小茹”变茹大人了!
    朱元璋定下茹太素的事。
    忽然问道:“鲁王还没来吗?郭桓都招供几天了?他在拖延什么?
    哼!做事情拖拖拉拉!一点也不爽利!”
    朱标苦笑一声。
    锦衣卫早就将郭桓的口供报了上来。
    他分明感觉到,父皇的刀都要压不住了。
    现在却还非要等朱檀的消息。
    估计,也挺难为父皇的。
    忽然。
    陈老太监走到近前。
    “陛下,鲁王殿下在宫门口求见!”
    朱元璋点点头。
    “宣!”
    很快。
    朱檀走进殿来。
    朱元璋对宋讷等人道:“你们带着奏章去值房!”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