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老朱:什么罪过?咱皇儿只有功劳!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原本,朱元璋猜测朱檀会大闹一通。
    坚决不会上交多余的银子。
    毕竟,当初是自己跟他说好的,长芦盐场不收回,他每年按照约定的数额给朝廷送钱便是。
    现在是自己毁约在先。
    朱元璋最好的预期,也不过是让朱檀每年给朝廷260万两银子。
    将朝廷的盐税部分补齐。
    毕竟,朱檀这么做,是将朝廷的盐税全吃了,他得将这块国家缺失的收入补足。
    但是朱元璋没想到。
    朱檀竟然如此大方!
    二话不说,就跟自己对半分了!
    朱标听到朱檀的话,也是满脸惊讶。
    上一次十弟还闹出了隐匿倭寇缴获的事情。
    这让朱标十分担心,这一次十弟会更加不愿意给朝廷银子。
    毕竟,这些都是他堂堂正正凭自己的本事赚来的。
    父皇如今这么做,其实没什么道理。
    甚至可以说真正受委屈的是朱檀。
    十弟太识大体了!
    朱标忍不住在心中感叹。
    朱元璋虽然心中也对朱檀十分满意。
    但还是眼珠一转,嚷道:“怎么才五成啊?咱”
    朱檀摆摆手道:“停!父皇您也别咱了!最多五成!剩下的银子儿臣另有用处!”
    朱元璋顿时沉默下来。
    悻悻地,口中嘀咕着。
    “咱是皇上.咱问你要,你怎么能不给呢400多万两啊,那有好大用处的你要拿去干什么?要是咱拿了这银子修中都凤阳不就有钱了?”
    朱檀摇摇头。
    “父皇,中都那个地方不适合营建都城,您已经给祖宗们修了大宅子了,其他的就算了!
    这钱,您还不如用来兴修水利,鼓励垦荒,发展生产,加强边防呢!”
    自己这个老爹有的时候气魄是真大,建国时候就承认了元朝的中华正统地位。
    口口声声说自己承袭了元朝的统治。
    事实上,老朱的心思,朱檀最清楚。
    既然他承袭的是元朝的统治,那么元朝之前的地盘就应该都是大明的吧.
    别管后来变成什么金帐汗国、伊利汗国,也别管向西直达多瑙河,向北直达“日不落之山”。
    总之,大明即是大元,大元即是大明。
    所以这些地盘都是大明的!
    这才是老朱的野心。
    区区长城,是束缚不了明太祖的。
    而这一点,也将会在随后几年得到验证。
    譬如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便下令让晋王带军队去天城、白登等地放牧。
    甚至老朱还言传身教,亲自教导晋王如何在草原上放牧、怎么打马草、怎么养马、怎么盖房
    到了洪武二十九年,又指示晋王去口外方圆两千里的大草原去放牧屯垦,甚至还教导塞王们如何剪羊毛、挤羊奶、生羊羔等等。
    后来干脆要求晋、燕、代、谷、宁、辽等诸多塞王统率军民草场,都来大草原上圈地盘,甚至子孙后代也要坚持下去。
    若是长此以往下去
    无论如何,鞑靼瓦剌是不敢嚣张的。
    毕竟汉人牧民吃得饱、穿得暖,武器装备还精良。
    从这里也能看得出,老朱针对北边草原邻居的国策,从来都是积极进取的。
    要进攻,要征服,要统治!
    而这,也是他承认大明承袭元朝的原因之一。
    然而。
    这样一个大气魄的人,却也莫名其妙有很多小家子气的操作。
    譬如营建中都凤阳。
    凤阳这个地方,明明不适合作为都城,但老朱硬是为了照顾老家,修建了皇城、皇陵和勋贵宅子,以吸引他们退休后去凤阳居住。
    这期间,花费了巨量的人力物力,却最终放弃。
    除了“厌镇”之事的发生,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没钱!
    最终。
    皇城废了。
    勋贵们的宅子也废了。
    因为没有几个功臣勋贵活到退休。
    大部分宅子都成了鬼宅。
    浪费了天量资源,老朱也没能让自己的家乡富起来,反而造出了一个天字第1号的烂尾工程。
    总之。
    在朱檀眼里。
    自己的老爹朱元璋,就是个填不满的无底洞。
    真正的大明第一败家子。
    给他多少银子就能花多少银子的主儿。
    跟后来的朱老四永乐帝是一样的人。
    朱檀现在给老朱一半银子,也只是为了让他更加信任自己。
    方便接下来他做事情。
    毕竟,身为一个藩王,在大明的土地上,想做什么都瞒不过老朱的眼睛。
    既然瞒不过,索性也不要瞒。
    直截了当地告诉老朱自己有多大的价值,让他全心全意倚重信赖自己便是了。
    朱元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