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老朱:弱宋? 狗都不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不敢出。
    父皇说什么,二人也是唯唯诺诺,满口答应。
    谁能想到,十弟竟然敢对父皇如此说话。
    而父皇,竟然也真的能容忍!
    二人之间的对话,倒颇像是寻常百姓家父子斗嘴一般。
    这等待遇,便是自己这个太子也不太能享受到
    上一次因为孙贵妃的事情试了一下,险些被父皇拔剑砍了.
    朱标看二人还僵着,忍不住道:“父皇,十弟的建议毕竟还没有说出来,儿臣以为,听一听也无妨!”
    朱元璋哼道:“听什么听!弱宋都是饭桶!废物!咱的大明才不会跟他们学!”
    朱檀哼道:“大哥!别劝了!父皇食古不化,我便是说了,他也学不明白!爱学不学!”
    朱元璋怒道:“你敢骂咱食古不化?”
    朱檀忍不住一翻白眼。
    “话都不让人说完,还说不是食古不化?”
    朱元璋怒道:“你”
    ……
    朱标有些头疼地揉了揉太阳穴。
    算了。
    吵吧
    自己管不了!
    反正父皇这么疼十弟,吵吵也无妨!
    说着。
    朱标走到一旁,让陈老太监送来一杯茶,吹了吹,正要边喝茶边看吵架。
    忽然发现,朱元璋和朱檀二人正盯着自己,顿时被吓了一跳。
    手中端着的茶杯一抖,险些掉在地上。
    朱檀看着朱标,神色复杂道:“大哥.你变了!以前兄弟们被父皇责罚,你都会劝架的.现在你竟然做起了吃瓜群众!”
    朱标闻言满脸无辜。
    本宫只是喝茶
    没吃瓜啊
    朱元璋看着朱标,也是幽幽叹了口气。
    “太子,咱脾气不好,有时候,你得劝着点咱!咱发火了,老十能走,但你不能走!”
    朱标苦笑一声。
    我刚才没劝吗?
    你们倒是听啊!
    朱元璋摇摇头,对朱檀皱眉道:“老十!现在你讲讲这弱宋是如何解决土地兼并的吧!老实说,如果不是你说,咱还真懒得听!
    那些废物
    便是咱养条狗去他们弱宋做皇帝,只怕也比那些蠢材强!
    起码不会坏事!”
    朱檀笑笑。
    说起来,如果北宋末年真的让皇位上做条狗,无论如何也不会发生靖康之变那等奇耻大辱.
    如果南宋初年皇位上也坐条狗,岳飞没准就把开封甚至幽云十六州收回来了!
    到时候,便是蒙古再强势,只怕也难以灭亡南宋!
    神州又何至于陆沉
    朱檀轻咳一声,讲了起来。
    “其实,宋朝建立之初,因为土地已经大部分沦为私产,国家已经基本丧失了对土地的所有权,而只有统治权!
    这也就意味着,唐代以来的均田法在宋朝是无法施行的,因为国家没有多余的土地授予农民。
    再加上,宋朝皇帝正如父皇所说,得位不正!
    皇帝的权威纵观史书,也算很差的。”
    朱元璋点点头。
    “这倒是!哼!
    什么皇帝与士大夫共天下
    堂堂皇帝连朕都不敢说,非要称官家!
    依咱看,他就是心虚!”
    朱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你老朱不也不自称朕,而说咱?
    果然
    如果一个人对别人有了成见,那么那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是错的。
    呼吸都是犯罪!
    宋朝在老朱眼里差不多就有点这个意思。
    朱檀笑笑。
    继续道:“因为当朝皇帝没什么权威,作为大地主代言人的文官集团自然会推行更加符合豪强利益的政策!
    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田制不立,不抑兼并!”
    朱标忍不住道:“十弟,其实宋朝还是抑制过兼并的宋濂师傅教过本宫,当年宋朝也曾经禁止土地买卖!”
    朱檀笑笑。
    “那些政策执行起来都是名存实亡的,后来到了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干脆就全部废除了,土地兼并的速度反而更加快了。”
    朱标点点头。
    这倒也是。
    朱檀继续道:“对于土地大量兼并的后果,想必父皇也知道,就是会导致大批农民失去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而变成流民!
    这些人一旦多到一个程度,就会导致王朝的覆灭。”
    朱元璋点点头。
    所以自己在立国之初才会采取那么多措施,防止流民出现。
    即便是出现了,也要在第一时间处理干净,防止尾大不掉。
    朱檀笑道:“但对宋朝来说,他们既然无法阻止土地兼并,那就要解决流民的问题。
    这里面,我们会发现一个极其重要的举措!”
    朱元璋皱眉道:“什么举措?”
    朱檀一字一顿道:“商业!”
    朱元璋眉头皱得更深起来。
    “商业?”
    朱檀点点头,肯定道:“就是通过发展商业,他们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流民的问题!
    不同于本朝!
    宋朝在对待农民上,是没有“永佃权”的。
    地主与佃户之间的依附关系并没有那么强,
    大多数贫困的、少地或无地的农民,基本上摆脱了成为地主豪强奴才的命运。
    反而大多数获得了迁徙和退佃的权利。
    这些农民流动起来,最获益的,便是宋朝的商业!
    因为有了大批的自由劳动力,宋朝的各行业如工商业、手工业中都普遍存在雇工现象。
    这些人有力地活跃了宋朝的商业,为朝廷创造了大量税收,同时也解决了农民失去土地后的谋生问题!”
    朱元璋听到这里,冷笑着问道:“所以,老十,你的意思,是让咱也学弱宋,大力发展商业?”
    朱檀点点头。
    肯定道:“商业的繁荣是一定会解决土地兼并问题的!因为商业会让很多行业变得比购买土地剥削农民要更加有利可图!
    这样一来就能大大减缓土地兼并的速度,同时即便出现了土地兼并和流民问题,这些流民也能有一个很好的出路!”
    朱元璋摇摇头,道:“老十,你或许很聪明,头脑灵活,眼界也开阔!但对于发展商业,咱是绝不会同意你的想法的!”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