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老朱暴怒!怎么老十又惹麻烦?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金陵城中,朱元璋的旨意一下,六百里加急,驿站的马匹换了一批又一批,锦衣卫们恨不得肋生双翅,马不停蹄地赶往山东。
    这山东,对他们来说,可是个是非之地,谁都不想在鲁王和那些士族之间被撕扯。
    而此时此刻,风暴中心的朱檀却仿佛一切都没发生一般,依旧在山东大地上纵马奔驰,兴致勃勃地巡视着他的“新政”。
    什么新政?
    说白了,就是两个字――把钱捞回来!
    他正带着一队人马,浩浩荡荡地走在青州府的乡间小路上。
    “殿下,前面就是益都县了。”
    一名亲信指着远处城墙说道。
    朱檀点了点头,伸手理了理身上的蟒袍,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这益都县令,可是个肥羊啊!”
    自从来到山东,朱檀便推行了一系列新政,其中最受百姓欢迎的,便是“火耗归公”。
    所谓火耗,便是百姓缴纳赋税时,官府以损耗、熔炼等名义,额外收取的银两。
    这本是朝廷明令禁止的陋规,但地方官吏却借此中饱私囊,百姓苦不堪言。
    刚到益都县,朱檀便直接杀向了县衙,将那县令堵在了后堂。
    “下官参见鲁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那县令吓得面如土色,扑通一声跪倒在地。
    朱檀也不废话,直接开门见山:
    “本王此来,只为一事,将你这几年收缴的火耗银两,全部交出来吧!”
    那县令一听,顿时哭丧着脸:“殿下,这……这火耗银两,下官早已上缴朝廷了啊!”
    “放屁!”朱檀一拍桌子,怒喝道,“本王早就打听清楚了,你这益都县,每年少说也有数万两火耗银两,你敢说都上缴了?”
    那县令被朱檀的气势吓得瑟瑟发抖,支支吾吾半天,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哼,敬酒不吃吃罚酒!”
    朱檀冷哼一声,朝身后挥了挥手,“来人,给本王搜!”
    “是!”
    身后的侍卫们早就按捺不住了,一拥而上,将整个县衙翻了个底朝天。
    不出所料,很快便从后院的枯井中,搜出了十几个装满银子的箱子。
    “好你个狗官,竟敢欺瞒本王!”朱檀指着那县令的鼻子破口大骂,“来人,将他给本王拖出去,杖责五十!”
    “殿下饶命啊!殿下饶命啊!”
    那县令的惨叫声在县衙中回荡,听得周围的百姓都忍不住拍手称快。
    类似的一幕,在山东各地上演着。
    朱檀所过之处,那些贪官污吏无不闻风丧胆,纷纷乖乖地将这些年贪墨的火耗银两交了出来。
    在山东的另一个角落,朱檀的亲信张珂,正带领着一队人马,在田间地头忙碌着。
    “大人,这块地已经丈量完毕,共计一百二十亩。”
    一名士兵拿着丈量工具,向张珂汇报导。
    张珂点了点头,接过记录册,仔细地记录下来。
    “大人,咱们这样做,会不会惹恼了那些地主豪强啊?”
    一旁的副将有些担忧地问道。
    张珂冷笑一声:
    “怕什么?咱们鲁王殿下,可是连陛下都不怕,还会怕这些土豪劣绅?”
    朱檀在推行“火耗归公”的同时,也在暗中进行着另一项更为重要的改革――摊丁入亩。
    所谓摊丁入亩,便是将原本按人头征收的丁税,改为按土地面积征收。
    这样一来,那些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强,便要承担更多的税负,而那些贫苦百姓,则可以减轻负担。
    这项改革,触动了山东士族的根本利益,自然遭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
    但朱檀却铁了心要推行下去。
    因为他知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改变山东的现状,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
    三日后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鲁王府的青砖碧瓦上。
    朱檀正斜倚在凉亭中,手里捧着一卷书,却心思全然不在上面。
    自打他来到山东,这片土地上的动静便如同一锅烧开的沸水,而他,则是那添柴加火的人。
    忽地,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庭院的宁静。
    王府管家匆匆而来,躬身禀报道:
    “殿下,宫里来人了,说是锦衣卫,有要事求见。”
    朱檀眉头一挑,将书卷往石桌上一丢,嘴角勾起一抹冷笑:
    “呵,说曹操曹操到,看来咱爹是坐不住了。”
    管家迟疑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问道:“殿下,那这……”
    “让他们进来吧,”朱檀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倒要看看,他们这回又想耍什么花招。”
    不多时,几名身着飞鱼服的锦衣卫便鱼贯而入,各个腰佩绣春刀,神色冷峻。
    为首一人上前一步,单膝跪地,沉声道:“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