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3章 进士贡举

章节报错(免登陆)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是指还有别的科目要考试。
    而且唐代的阅卷是开卷,考生的名字信息一目了然,所以唐代的人平时都拼命给自己编故事树人设,拼命发表诗词作品攒人气。
    平时没事就交笔友啊,参加诗词会啊,要不就印点自己的诗词文稿到处发。所以知道为什么唐诗那么多了吧?
    都是为了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自己,让阅卷的人听到自己的名字,有个好名声。
    所以,唐代就产生了一个很普遍的行为……行卷。
    在大唐,你不搞行卷,考上的机率和中福彩差不多。
    不是作弊,是把自己的诗词作品通过关系送给一些达官贵人,让他们评价,可以理解为一种广告营销。
    其实也可以直接给礼部送作品,叫公卷,只是难度更高。
    韩愈三考不中,第四次的时候,他找了贬职宰相郑余庆行卷。
    老郑看了他的作品,觉得是个人才,就在朋友圈给宣传了一下,再加上考官是他长兄韩会的故人,然后老韩就中了。
    进士及第,或者干脆就中了状元,是不是就代表着当官了呢?
    不是。中了,只是表示你有了当官的资格,还需要经过吏部的‘释褐试’,笔试加面试,状元也不一定就能过。
    身、言、书、判,看看身高相貌,口语表达能力,字写的丑不丑,文章写的好不好。
    这次考试通过,才是当官了,才能把白衣换成浅绿官服,算是有着落了。至于什么大红袍状元帽,你真想多了。没有。
    那是明代以后的事儿,明代以后,大红色才成为喜庆吉利的代表色,唐朝还不是呢。这会儿结婚新娘子都是穿绿的。
    新郎穿的也不是红袍,而是浅绯色,就是五品的官服颜色。
    实际上就是驸马都尉的官服,这叫借吉,就像宋代为了鼓励婚娶允许新娘子凤冠霞帔。
    张军用鼻子在女儿的小脸上蹭了蹭,惹的小姑娘嘻嘻咯咯的躲着笔。他没搞明白这两位来找自己干嘛。
    春闱实际上和地方上的关系不大,乡贡生员去年秋天已经录下来送到礼部去了,现在也就是公车送行的事儿。
    而且凤翔距长安这么近,再磨蹭也就是三天的事儿。
    哦,现在不是了,自己的辖区可是从朔方到剑南西川,还要加上远在江南的宣州。
    “可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张军问了一句。
    要是真的自己辖区的乡贡生徒不能按时赶到长安参加科考,免不了要被御史们参上一本,这事儿还是挺严重的。
    虽然他到是不怕这些事情,但终归不太好。而且他也不想因为自己的原因耽误了这些生员的未来。虽然也都是些官宦人家的子弟。
    每年科考的生员有两部分,一部是通过县州两级考试举出来的乡贡举人,还有一部分是县学,府学,太学,国子监的学生,叫生徒。
章节报错(免登陆)
验证码: 提交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