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黄文清连忙道谢。坐下来的时候,看了一眼苏烈,犹豫片刻后说:“不瞒公子,我这件事”黄某只有一妹,如今业已故去。她膝下也仅此一子,极为挂念。我曾在她灵前发誓,定然会好好照顾。
定方这孩子。性情网直,不晓圆滑。这一点,他和他爹,和我颇有些相似。
我如今是犯官之身,也难给他什么帮助。他爹也是个木头疙瘩,之所以能当上兵曹,还是因为年初时流寇犯境,他组织乡勇击退流寇”王县令手中也确实没人,苏芭这才当上了官。苏邑是卑品出身,王县令也是个浊官,日后难有什么前程。我们这些人窝囊一辈子也就罢了,可我实不希望。定方和我们一样。他聪明,本事也不弱,弓马纯熟,武艺不差。
只是他性子不好。又没有门路。留在这里,迟早会被耽搁。
公子你是名门子弟,又是士林高士,门路宽,人缘也广,远非我们这些人可以比拟。今年,信都颇不平静。流寇丛生。我和他爹一直商量着,想为他寻个好出路。正苦于没有门路的时候,不想公子您大驾光临。我就想着,让定方跟你做事,这孩子做事,还让人放
一旁郑宏毅不由的诧异看向苏烈,好奇的打量起来。
而苏烈,也没有想到”…
“定方,你休要多嘴。
刚才我已派人征询过你爹的意见,他也同意了。若非城中尚需巡视,他也一定会跟你前来。”
苏烈挠挠头,闭上了嘴巴。
他姓苏,名烈。定方,想必是他的表字吧。
苏定方”郑言庆突然一惊,仔细打量了一眼苏烈,“你叫苏定
“哦。定方还是王县令赠他的表字。他少有勇力,武艺不俗,平日里最喜欢行军布阵之事。
所以王县令就赠他“定方。二字,说是希望他将来,能平定一方,为苍生谋利。”
苏定方,那可是初唐时期,自徐世绩之后的名将。只是他属于大器晚成的主儿,在贞观年间才崭露头角。以至于隋唐之交时,并无太多名声。可论起功绩。苏定方的战绩。不逊色于徐世绩。
贞观初年,他从军初征东突厥,崭露头角。
显庆元年,也就是公元六五零年,大唐攻伐西突厥,程知节王文度因怯战而被罢免官职,唯有苏定方,荣升行军大总管。显庆二年,再击西突厥,战功卓著,后攻伐葱岭。俘获叛军首领。显庆五年,东征百济,俘虏百济王义慈。一生征伐无数。战功赫赫。威名远扬。
不过由于时间的关系。郑言庆一直以为苏定方出生于大业之后,甚至可能在武德年间。
没想到,他这个时候就已经成*人。
那计算起来,历史上苏定方真正崛起的时候,只怕快六十岁了,
看苏定方的目光,立刻变得不同。
郑言庆不由得再次打量一番,“苏大哥,你可愿意跟随我吗?”
苏烈一怔,犹豫片刻道:“我自是愿意。不瞒公子,再听说你“投敌。之前,我一直对你非常敬重。您写的《三国演义》,堪称兵家宝典。之前杨公卿犯境时,我就使用过其中计策。
只是,您写到败走江夏的时候,就再也没有续写,可把苏烈急坏
郑言庆这两年,的确没怎么再发表后续章节。
在峨嵋的时候已写到了进西川,但后来因为随军入高句丽,就没有再动过笔。不过,他在峨嵋那两年写的文章,基本上没有发出来过。以至于在坊间求后续文章的人,大有人在。
言庆没有想到,苏妄方竟然还是自己的书迷,也不由得笑了。
“苏烈愿意追随公子。可又不忍弃老父和舅父不顾。”
“定方,大丈夫当胸怀广阔,志在四方。你之前不也经常和我说,希望能征战天下,创立功名吗?
我和你爹都老了,走不动了”这一辈子的希望,就寄予你一身,望你莫要再犹豫。我们都好办,在武邑县,也没什么事情。等过些年,你有了成就,到时候我们再找你,也能求个安稳日子。郑公子既然愿意收你,你可不要三心二意,日后前程似锦,正可光耀苏家门据。”
苏烈不再犹豫,“定方定不负父亲和舅父的期望。”
而后,他伏身在言庆身前跪下,“苏烈愿追随公子,还请公子收留。”
郑言庆心里乐开了花:这可是送上门的好帮手。
“苏烈,你要跟我。却还需耐得住性子。你可耐得住吗?”
“苏烈耐得住。”
“既然如此,你回家收拾一下行礼,咱们明早动身。”
苏定方喜出望外,连连点头答应。黄文清又是好一番感激,和郑言庆又谈论片刻,这才告辞离去。
郑宏毅张了张嘴巴。想要和言庆交谈一番。
他还是希望能探探郑言庆的口风,能劝解一下。
可言庆没给他这个。机会,“宏毅,咱们奔波一日,你也辛苦了,早些休息吧”我很累。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