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麒麟高卧声自远 第六章 长安好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91书院(91shuyuan.com)更新快,无弹窗!

此。恰好这聆听着,又是一个对长安满腔怀念的房玄龄。与其说是吟诗,倒不如说是唱出房玄龄的心声。曲江也是江,水面漂浮莲花,翠绿莲叶,映衬江水幽绿如蓝,也非常应景。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长安?”
    房玄龄突然抚掌大笑,引项高歌。
    歌声,在曲江上空回荡,引得无数人翘首观看。
    “咦,那船上白衣者,不就是河南王千岁吗?”
    “你认得河南王?”
    “以前在洛阳时,曾见过几次。”
    “莫非是河南王在为长安赋诗一定是这样的,非河南王,谁又能吟出这等好诗?”
    每一个地方的百姓,都有着极其浓厚的乡土情结。
    谁都知道,李言庆是洛阳人、荣阳人的骄傲。他在洛阳、豪阳做过很多事情,被人们所接受,所尊重。可是在洛阳,人们听说过言庆的名字,却无太多感想。
    毕竟,对于长安人而言,李言庆是一个外人。
    但现在,一个外人,一个名满天下的外人,在长安城如此赞美长安。令得无数长安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你们看,河南王也认为,长安好啊!
    一艘画舷和小舟错身而过。画航很大,船头上插着一面黄锦缎子的旗帜,上书“襄阳,二子。
    从画航里走出一男一女,男的大约在三十多,快四十岁的模样。
    生的相貌堂堂,仪表不凡。而在他身边的女子,也有三旬上下,到算不得倾国倾
    “舟上,莫非河南王李王千岁?”
    李言庆闻听一怔,有些愕然的抬头看去。
    “王爷,这是襄阳公主画舷,说话的那人,乃当朝驸马,寰诞!”那毫无疑问,窦诞身边的女子,想来就是襄阳公主喽?这襄阳公主。是李渊的次女,但论及地位,却不算太高,全因她的母亲,是窦皇后的通房丫鬟。襄阳公主名叫李婉。性情很温和,也颇为贤惠,但在史书上,并未留下太多的痕迹。
    流传最多的,莫过于她嫁给寰诞的过程。
    窦诞本有妻室,后因娶襄阳公主,而不得不休妻。
    好在,襄阳公主和箕诞也算举案齐眉,琴瑟相和。两人素来共同进退,也是皇室的一段佳话。
    这窦诞,官拜殿中监,安丰郡公,是窦抗的长子。
    李言庆不认得窦诞,可郑宏毅却认得。
    言庆连忙起身,隔船一拱手,“实郡公。一向可好?”
    窦诞笑道:“果然是李王千岁!呵呵,我刚才还觉得奇怪,如此佳作。又是出自哪位之手,原来是千岁所做。果然不凡。”
    “窒郡公过奖了!”
    言庆说完,又向箕诞身边的女子看去,微一欠身,小王见过公主。”
    襄阳公主倒是个害羞的性子,连忙摆手,退后一步道:“千岁万不可如此,千岁乃我大唐元勋功臣,襄阳怎敢当千岁之礼呢?应该是襄阳向千岁见礼才是。
    这个女子,倒真是有趣。
    李渊如今共有十九个女儿,最小的去岁末才出生。
    不过这十九个女儿里,言庆只见过李云秀,听说过李永嘉,其他人一概不认识。
    在言庆的印象中,唐朝的公主们,都不是让人省心的主儿。
    李云秀,平阳公主,舞刀弄枪,好问政事,颇有男子之风。此后还有什么高阳啊,什么太平啊,要么红杏出墙,要么野心勃勃。这襄阳公主。倒是个特别的存在。
    “李王爷,再作一首诗吧!”
    岸上人,突然大声呼喊。
    一个人喊出来,很快就得到了无数人的响应。
    长安人皆知,李言庆文采出众。诗书双绝,只可惜无缘看见。
    现在,鹅公子莅临长安,又岂能是简简单单的一首诗就能放过?
    窦诞也笑道:“李丰,既然大家如此期盼,何不再赋诗一首呢?久闻李王诗书双绝,下官却从未见过。不如这样。李王登舟一叙,畅游曲江,也是一段佳话。”
    “是啊,妾身也常听人说,李王的诗。确是高明呢。”
    李言庆看了一眼房玄龄,却见房玄龄闭上眼睛,好像睡着了一样。
    这家伙无事癫狂,惹来这许多麻烦。现在到好,居然不闻不问,置身于事外,着实可恨。
    沉吟片刻,言庆拱手向曲江两岸一揖。
    “非是王拿捏,只是今日陪同苏州使者游玩,实在无法脱身。
    不过,公主既然要小王赋诗小王就在此献丑一番”这样吧,今日曲江与公主,与驸马,与诸君相逢。也是有缘。而我这好友,亦是久未至长安,小王就以此为题,赋诗一首如何?”
    窦诞浓眉一挑,来了兴趣。
    这可是应景诗……
    窦诞能肯定,言庆这是临时起意,而非刻意准备。
    不过,这要应景,还要点题。同时又是即兴,却非一件容易的事情。
    
章节报错(免登陆)
下载APP,无广告、完整阅读
验证码: 提交关闭